徐 丹
(太原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K79+195扭泉溝大橋位于寧武縣新堡鄉(xiāng)新堡村扭泉溝,沖溝呈V字形發(fā)育,地形復雜。橋梁起點樁號左幅K78+842,右幅K78+832,終點樁號左幅K79+568,右幅樁號K79+558,橋梁全長726 m。上部結構采用先簡支后連續(xù)40 m預應力連續(xù)T梁,下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矩形薄壁墩,柱式臺,鉆(挖)孔灌注樁基礎。
本橋計劃在左幅K79+245,右幅K79+235處,即對10#8根樁處進行試挖樁,以確定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圖紙一致。本樁位處地質為:黏土2.5 m,強風化泥巖17 m,弱風化泥質砂巖5.2 m,微風化泥質砂巖4.5 m,設計樁長25 m,虛樁4 m左右,為嵌巖樁。
(1)熟悉圖紙、會審施工圖,領會施工組織設計意圖。
(2)對業(yè)主提供的坐標和水準點進行復核。
(3)搭設施工臨時設施,敷設現(xiàn)場臨時水電供應管線。
(4)確定設備安裝位置,按順序組織設備就位安裝。整平施工場地。
(5)上崗前對工人進行安全培訓和安全交底。
3.2.1 測量放樣
利用全站儀依次放出各樁位,并進行閉合校正。釘上木樁,并以樁上的鐵釘作為標記,用砼固定木樁,樁位經監(jiān)理單位測量人員在開挖前進行驗證后,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3.2.2 樁孔中心點的控制
為防止雜物在開挖時落入孔中,也便于第一節(jié)砼護壁施工,防止地表水滲入井內,開挖前應以樁中心點為中心,按相應的樁徑加大20 cm澆筑混凝土并保證高出井周圍地面200~300 mm(即做沿口圈),同時通過樁中心引兩條垂直直徑線與井圈相交得4點,在這4點處設置4個鋼釘,或用油漆在這4點作標記,作為控制中心點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據,控制點必須牢靠直至終孔驗收,要求每模都進行吊中,拆模后進行復檢,及時修正,做到中心偏差在10 mm以內。
3.2.3 樁井開挖掘進
(1)無論什么地質,孔深超過1 m后,孔口都應支設鋼筋砼護壁,護壁應高出地面20 cm以上,以防雨水流入孔內和石塊滾入孔內傷人。1 m以下可根據地質情況澆筑鋼筋砼護壁或混凝土護壁,所有樁孔采取全程護壁。如遇不良地層或砂礫層,采用錐形臺階式護壁,見圖1。經過計算確定護壁厚度:上口護壁厚15 cm,下口壁厚10cm,錯臺寬5cm,下段護壁將上段護壁封腳,封腳高5cm,厚5 cm;護壁采用C25級砼澆筑;樁身配筋環(huán)向鋼筋為φ8@200,縱向鋼筋為φ12@400,其長度要能插入下節(jié)護壁的一定深度,以利其連接。
圖1 錐形臺階式護壁
(2)護壁質量要求:①支護后截面尺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②鋼筋位置準確,保證砼的保護層厚度不超過2.5 cm;③砼強度等級不低于C25級,為了使護壁盡早起到支護作用,可在砼中摻加早強劑。
(3)挖孔:井內挖孔為土質時只需人工用鎬和短鍬在井內施工,土層較硬時用風鎬松動。若遇巖層時,可采用小型爆破方法進行處理。爆破第一層時,打眼要向中心傾斜,見圖2,炮眼距孔邊應大于30 cm。以下各層可采用直炮眼,炮眼的平面布置采用梅花型,距孔邊≤25 cm。炮眼的多少,可根據孔徑大小、巖層堅硬程度等因素決定,炸藥用量應以松動為主,雷管采用毫秒分段雷管(最好是用1#和5#雷管)。井口加蓋鋼筋骨架組成的橡膠蓋,以緩沖飛出的石塊。對于井內有水的情況,應采用防水炸藥。炮口還要用事先準備好的短木棒塞好。爆破完后,先用鼓風機吹干凈毒氣煙塵,人工再用風鎬清理井壁和孔底。每挖一層(2 m左右),需重新從井口引縱、橫軸線,檢查井內尺寸是否正確。
若為嵌巖樁時,應記錄好地質變化情況,遇與設計圖紙不符時,及時報與監(jiān)理工程師,由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上報業(yè)主和設計單位,等待變更批復。因泥巖不能作為嵌巖樁的持力層,地質情況必須準確,終孔后用¢16的探釬往下探1 m,檢查有無軟弱層,才能終孔。
圖2 爆破打眼
3.2.4 孔內排水
孔內少量泥水可在樁孔內挖小集水坑,隨挖隨用吊桶將棄土吊出;如大量滲水,可在樁孔內先挖較深集水井,用小型潛水泵將地下水排出樁孔外,隨挖隨加深,井內集水涌出可采用潛水泵排入場內臨時排水溝;涌水量很大時,可將一樁超前開挖,將附近樁孔地下水位降低。護壁時可在模板上預留幾個小洞,插上硬塑料管作為引流管,澆護壁混凝土時孔壁的滲水可通過引流管流出,不會對混凝土產生離析。
3.2.5 成孔檢驗
成孔后要用專用孔規(guī)或自制的驗孔器(長4~6 D,D為設計孔徑,直徑不小于鋼筋籠直徑加10 cm),對成孔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待自檢合格后報駐地監(jiān)理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并簽認后,方可進行鋼筋籠吊裝。
鉆孔樁采用水下C25砼灌注,人工挖孔樁滲水量較大時必須采用水下灌注,旱樁和滲水量小的樁可按照干樁處理,但必須振搗密實。
灌注前應先對樁孔進行清理,抽干積水,下井清理沉渣,保證清底干凈。
灌注前應做砼驗證配比試驗,并按照最終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的配合比進行施工。采用一套2000型砼攪拌站和一臺750型砼攪拌機拌和,砼運輸采用砼罐車運輸。水下砼坍落度控制在18~22 cm,干樁灌注時坍落度控制在10~12 cm,砼連續(xù)灌注不得中斷。
砼灌注完畢,應按要求留置試塊,樁頂覆蓋草袋養(yǎng)護并經常濕水或蓄水養(yǎng)護。
3.4.1 施工準備
(1)根據試驗規(guī)程截取鋼筋試樣,做冷彎、拉伸及可焊性試驗,合格者方可組織進場。
(2)進場后的鋼筋必須按不同鋼種、等級、牌號、規(guī)格及生產產家分批驗收、分別堆放,不得混雜,且應設立識別標志。
3.4.2 施工方法
(1)鋼筋的截斷和彎曲:鋼筋的截斷和彎曲均應在加工棚內進行。需搭接焊時,應用彎曲機將兩鋼筋搭接端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小于5 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小于10 d(d為鋼筋直徑,下同)。
(2)加強箍筋的制作:根據設計尺寸,在一圓形鐵板上用¢22短鋼筋頭(長度約8 cm)焊成一圓形內骨架,擱置在彎曲機上。一人操作控制開關,一人握住鋼筋,利用電機的轉動帶動轉盤,彎制成圓形箍筋,先點焊再雙面焊接,加強筋設內撐架。
(3)骨架鋼筋的焊接: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焊工證,在考試合格后上崗。鋼筋接頭宜采用雙面焊縫,且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
(4)鋼筋籠骨架的制作:在加工場內用枕木或方木帶線找平,骨架鋼筋擱于方木上,用粉筆畫出加強筋的位置,加強筋每2 m設置一道,垂直焊接于受力鋼筋上,加強箍筋上用粉筆等分刻上記號,受力鋼筋用卡板順直焊牢,固定于加強箍筋上,要求雙面焊接、端部整齊、接頭錯開。待全部受力鋼筋焊接定位后,檢查斷面尺寸及間距,符合要求時方可套上調直的箍筋圈,在受力筋上刻上等距的記號線,螺旋筋必須緊貼主筋,用22#鐵絲綁扎固定。螺旋筋的接頭長度應不小于30 d,且末端彎制成135°的彎鉤。定位鋼筋每2 m設置1組,每組4根均勻焊接于加強筋四周。
(5)鋼筋骨架的運輸及吊裝:鋼筋骨架制作完畢,自檢合格后,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抽檢,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的鋼筋籠才能安裝。運輸采用簡易炮車,運至施工樁位處,汽車吊緩慢平穩(wěn)地起吊,大、小吊鉤配合,直至鋼筋籠垂直豎立,對準樁孔中心慢慢下放,即時拆除加強筋內支撐。圍上箍筋,綁扎固定,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當鋼筋籠下放到孔底設計標高時,應用吊環(huán)將鋼筋籠架立于孔口橫梁上,并調整鋼筋籠中心與樁孔中心至重合,焊接支撐定位鋼筋。
人工挖孔樁常見危險源:坍塌、中毒、觸電、機械傷人、墜落、物體打擊。
(1)每掘進1.0 m時必須護壁,當土質不良時改為0.4~0.8 m護壁,上下護壁間應搭接50 mm,且用鋼筋插實以保證護壁混凝土的密實度,當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一般為24 h)后拆模。護壁底部必須要有可靠的防滑壁措施。
(2)挖孔時如有水滲入,在滲水較大處為防止坍塌應加厚混凝土護壁,并在護壁混凝土中加設鋼筋網片以提高護壁的整體性。
(3)孔內遇到巖層須爆破時,采用淺眼松動爆破法,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
(4)挖出的土方應隨出隨運。
(5)凡孔內有作業(yè)時,3 m以內不得有機動車輛行駛或停放。
(6)孔內人員作業(yè)時,孔上必須有監(jiān)護人員隨時與孔下人員保持聯(lián)系。
(1)孔深>10 m時,加設機械通風設備及照明設備。
(2)施工現(xiàn)場配備氣體檢測儀,每次下井施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空氣質量,空氣達標方可下井施工。
(3)井下施工人員身上佩戴可與井上聯(lián)系的對講機,每10 min向井上操作人員通報井下情況。
(4)下井施工前必須由專職安全員對下井人員做身體情況的檢測,確認身體狀況良好,方可下井施工。
(1)挖孔時如有水滲入,積水采用水泵排走,但使用水泵時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
(2)井口必須設置井內用電總開關及漏電保護器。
(3)井內照明、水泵等用電設備必須由專業(yè)電工安裝接線。
(1)挖孔工人必須配備安全帽、安全繩、設置安全的吊籠、抓梯;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鉤、鋼絲繩、卷揚機等機具。
(2)機械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每班次挖孔不超過4 h。
(3)在吊桶起吊過程勻速一次到位,吊桶吊出井口時,需先移出井口再解除鎖鉤。
(1)挖孔現(xiàn)場在明顯處設置“施工重地,閑人免進”及“深井危險,嚴禁靠近”的標識。
(2)暫停施工及已挖好的樁孔必須用模板井蓋將孔洞用蓋蓋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1)井口圍護應高出地面0.2~0.3 m;不得使土、石、雜物滾入孔內。
(2)孔深挖至超過挖孔人身高時,在樁孔口或孔內裝設半圓護板(網),并隨著孔深增加往作業(yè)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時,孔下作業(yè)人員應避于護板(網)下。
挖孔樁施工作為一種便利、經濟、適用的施工方式被眾多施工隊伍采用,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必須引起廣大工程管理人員的重視,一定要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身的施工方式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