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祁 鑫, 李吉昌, 景 倩,鄧 鈞, 張 健 高廣剛, 劉 紅,*, 宋朝宇
(1.黑龍江省潤特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154004;2.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聚烯烴因其性能優(yōu)異而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然而由于其表面能低,導致材料的親水性和相容性較差,從而限制其應用[1].目前,已產(chǎn)生多種方法對聚烯烴進行改性,包括表面涂覆法、火焰處理、酸蝕處理、表面活性劑處理、接枝改性等[2].MAH是最常用的一種接枝改性單體,其分子中的氧原子帶有孤對電子,易與帶有空軌道的聚烯烴共混、粘接;MAH接枝聚烯烴的研究也開展得十分廣泛,但在傳統(tǒng)熔融接枝過程中,由于大分子自由基含有大量的叔碳原子,在引發(fā)劑存在下,易發(fā)生交聯(lián)等副反應,使產(chǎn)物的接枝率低,凝膠含量較高.因此20世紀50年代,Oster等[3]提出了紫外光引發(fā)聚烯烴接枝改性的原理及方法,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引起材料學家的重視.隨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用途的出現(xiàn),紫外光接枝法的應用領域也由表面改性發(fā)展到表面功能化、高性能化等其它方面[4,5].與化學接枝法、電子束輻射接枝法相比,紫外光接枝法具有反應速度快,雜質(zhì)含量低等特點,且紫外光能量低,輻照后不損傷材料本身性能,設備成本低,易于連續(xù)化操作等特點,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型接枝方法.
本文首次運用紫外光輻照法成功制備了EVA-g-MAH,研究了輻照時間、單體濃度、引發(fā)劑用量等因素對接枝反應的影響.同時與不同廠家利用化學法生產(chǎn)的EVA-g-MAH接枝物進行性能對比.
雙螺桿擠出機(南京杰恩特機電有限公司);RM400B型轉(zhuǎn)矩流變儀(哈爾濱哈普電氣技術有限責任公司);QLB-25平板硫化機(揚州天發(fā)試驗機械有限公司);UV輻照儀(FUSION UV SYSTEMS,INC).
馬來酸酐(濟南創(chuàng)世化工有限公司);乙烯-醋酸乙烯酯6110(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二苯甲酮(江陰摩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亞磷酸-苯二異辛酯(江蘇昌和化學有限公司);亞磷酸苯酯(江蘇昌和化學有限公司).
將EVA 6110樹脂,光引發(fā)劑BP在轉(zhuǎn)矩流變儀于130℃,轉(zhuǎn)速40 r/min條件下熔融共混5 min,加入 MAH、阻聚劑,繼續(xù)共混 5 min,出料,于130℃平板硫化機中壓片,片材厚度為1.0 mm,將加熱成型后的片材放入紫外光輻照儀中進行光照,調(diào)整通過紫外燈光照時間,控制接枝率與凝膠含量,最終制得接枝率高,凝膠含量低的EVA-g-MAH物.
測試接枝率前需對接枝產(chǎn)物進行純化:稱取2 g EVA-g-MAH于含150 mL二甲苯的三頸瓶中,150℃ 加熱回流2h,將二甲苯溶液倒入150 mL丙酮中,攪拌,抽濾,用100 mL丙酮洗滌兩次,得純化的EVA-g-MAH,濾餅于70℃ 烘箱中干燥24h.
采用化學滴定法測定EVA-g-MAH的接枝率:稱取0.5 g純化后的EVA-g-MAH于100 mL二甲苯中,加熱回流,使EVA-g-MAH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乘熱加入0.1 mol/L的KOH-EtOH溶液10 mL,加10滴1 mol/L的酚酞作指示劑,用0.1 mol/L的草酸乙醇溶液進行滴定,直到粉紅色消失[6].接枝率按公式(1)進行計算.
式中,G為接枝率(%);V1為加入的0.1mol/L的KOH-EtOH溶液(mL);V2為滴定時消耗的草酸溶液體積(mL);M為草酸濃度(0.1mol/L);m為稱取EVA-g-MAH的質(zhì)量(g);98.06為MAH分子量.
凝膠含量的測試按JB/T 10437-2004附錄A進行,剪取0.12 mm孔寬的不銹鋼網(wǎng),制成約40 mm×40 mm的方形口袋,稱重(W1).稱0.5 g EVA-g-MAH裝入袋中,封口、稱重(W2).將裝有試樣的網(wǎng)袋放入500 mL圓底燒瓶中,用一根細金屬系在網(wǎng)袋上,穿過冷凝回流管并系在管口,使網(wǎng)袋懸于燒瓶中,加入300 mL二甲苯,加熱回流4 h,取出網(wǎng)袋放于150℃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后,放入干燥器,冷卻稱重(W3).凝膠含量按公式(2)計算.
式中:W1為不銹鋼絲網(wǎng)袋重量(g),W2為試樣和網(wǎng)袋重量(g),W3為干燥后試樣和網(wǎng)袋重量(g).
分別將三個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化學接枝制備的EVA-g-MAH(代號為A,B,C)與實驗制得的紫外光輻照接枝產(chǎn)物(D)添加到105℃ 低煙無鹵電纜料中,通過測試電纜料的機械性能,對比不同EVA-g-MAH對電纜料相容性的影響.
成功獲得了紫外光輻照接枝法制備的EVA-g-MAH,其接枝率為1.14%,凝膠含量為0.8%,且表面光滑,無色,透明度高,無雜質(zhì),加入到105℃低煙無鹵電纜料中,通過測試電纜料的機械性能反應其對相容性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自制EVA-g-MAH與三種化學法制備EVA-g-MAH在電纜料中的性能對比
由表1可知,將紫外光輻照接枝法制備的EVA-g-MAH應用于105℃ 低煙無鹵電纜料后,其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都優(yōu)于其它三種化學法制備的EVA-g-MAH,即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制備的EVA-g-MAH對電纜料的增容效果更好.
以DMF為阻聚劑的體系中,固定BP用量,在紫外光照射時間為18 s的條件下,測定MAH單體不同含量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MAH用量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MAH單體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增大趨勢,這是由于增加了單體與聚合物反應的機率.當MAH添加到一定量后,接枝率反而呈減小趨勢,且隨著接枝率的增大,凝膠含量也逐漸增加,這是由于隨著接枝反應的進行,發(fā)生交聯(lián)而形成凝膠.如圖1,在MAH的量添加至4% 時,可得到1.14%的接枝率和0.8%的凝膠含量.而且MAH濃度過大,其與初級自由基的碰撞頻率增大,產(chǎn)生MAH自聚,形成自聚產(chǎn)物,反而會影響接枝率的增大[7].
在DMF為阻聚劑的體系中,固定單體MAH用量,紫外光照時間為18 s條件下,考查不同含量光引發(fā)劑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BPO的用量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光引發(fā)劑BPO用量的增加,接枝率逐漸增大,但當增加到一定量時,由于光引發(fā)劑引發(fā)產(chǎn)生自由基含量增加多,接枝反應與共聚反應競爭,產(chǎn)生了單體自聚物和聚合物交聯(lián)產(chǎn)物,凝膠含量突然加大,而且引起聚合物的降解,極大影響了材料的整體性能[7].在引發(fā)劑增加到0.5%時,可保持較高的接枝率和較低的凝膠含量.
在光接枝的過程中,由于引發(fā)劑的存在,使EVA聚合物鏈上產(chǎn)生自由基,在接枝時,過量的自由基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生成網(wǎng)狀的EVA交聯(lián)產(chǎn)物,交聯(lián)反應產(chǎn)生的凝膠在接枝產(chǎn)物中屬于雜質(zhì),可影響其在電纜中的應用,使電纜材料整體機械性能和電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在接枝過程中加入阻聚劑防止過多的凝膠的生成.在固定單體MAH、引發(fā)劑BP用量,紫外光照時間為18 s條件下,考察亞磷酸苯酯、亞磷酸-苯二異辛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三種阻聚劑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結果列于表2.
表2 不同阻聚劑對產(chǎn)物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
添加阻聚劑抑制交聯(lián)的機理在于其供電子性,不同阻聚劑的化學結構不同,供電子性不同.P上的孤對電子給電子性明顯小于胺中的N,因此N,N-二甲基甲酰胺的供電子性效果最好,具有明顯的交聯(lián)抑制作用[8].由表2可知,N,N-二甲基甲酰胺用于阻聚劑,在顯著降低接枝物凝膠含量的同時,還可保持較高的接枝率.
紫外光輻照接枝過程中,光照時間對接枝產(chǎn)物的性能影響很大,本實驗選擇9s,12 s,18 s,24 s四種光照時間考察其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光照時間對接枝率和凝膠含量的影響
由表3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光照時間的增加,接枝率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是由于,BP引發(fā)的EVA大分子自由基既可以與MAH發(fā)生接枝反應,也可以由2個或多個自由基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并且,隨著輻照時間的增加,交聯(lián)度升高,凝膠含量也增加.因此,最終選擇紫外光光照18 s制備EVA-g-MAH,此時即可保持較高的接枝率和較低的凝膠含量.
首次運用紫外光輻照技術成功制備了EVA-g-MAH,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為阻聚劑(添加量為0.1%,EVA為100 g),MAH和BP的添加量分別為4% 和0.5% 時,在紫外光設備下輻照18 s,EVA -g-MAH 的接枝率可達1.14%,且凝膠含量為0.8%,將新制備的EVA-g-MAH接枝物應用于105℃低煙無鹵電纜料配方中,顯著增大了材料的機械性能,增強材料的相容性.
[1]陳炯樞,陳學康,劉相.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和影響因素[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7(9):1998-2002.
[2]Jia Z,Du S,Tian G.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crylic Fiber by Grafting of Casein[J].J Macromol Sci,Part A:Pure Appl Chem,2007,44(3):299-304.
[3]Oster G,Shibata O.Graft Copolymer of Polyacrylamide and Natural Rubber Produced by Means of UV Light[J].J.Polym.Sci.,1957,26:233 -234.
[4]鄧建平,楊萬泰.表面光接枝技術及其在分離膜中的應用[J].膜科學與技術,1999,19(3):13-17.
[5]Liang L,F(xiàn)eng X D,Peurrung L,et al.Temperature- sensitive Membranes Prepared by UV Phog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on a Surface of Porous Hydrophilic Polypropylene membranes[J].J.Membrane Sci.,1999,162:235 - 246.
[6]林意生,李莉莉,趙季若,等.HDPE氯化原位接枝MAH及產(chǎn)物結構[J].應用化學,2005,22(12):1282-1286.
[7]夏英,李姿,趙建,等.PS-g-MAH的制備及其增容PS阻燃復合材料的研究[J].塑料工業(yè),2010,38(4):86-90.
[8]陳連周,劉彥軍.添加劑存在下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合成[J].大連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9,18(3):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