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銳
(廣東省航運規(guī)劃設計院,廣東廣州 510050)
地質編錄是收集和觀察研究巖芯中所賦存的各種地質信息和地質現象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地質工作。21世紀是加速海洋開發(fā)的時代,隨著沿海地區(qū)各類工程項目的實施,海上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日益被業(yè)主、設計、勘察、施工、監(jiān)理方所高度重視。而做好海上巖土工程勘察的基礎是做好海上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質編錄工作。
海上巖土工程勘察有別于其他勘察項目,其具有成本高,風險大,鉆孔完成后補救難度大的特點,而決定鉆孔質量的就是編錄人員和鉆探工人的水平,因此,編錄人員的水平在海上地質編錄中尤為重要。但是,在現在的海上巖土工程勘察中,編錄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經常存在編錄新手負責地質編錄工作的情況存在,而且編錄人員一般只負責編錄,缺乏對鉆探工人的監(jiān)督管理,造成鉆孔完成質量較差,現場試驗數據嚴重失真等后果,使勘察報告的參數的提出偏離實際情況,造成嚴重的損失。
配備編錄人員要以技術熟練、業(yè)務水平高為標準。對一些新手要在技術培訓的基礎上由老技術人員帶領編錄實習足夠長時間后,才可讓其獨自承擔海上地質編錄任務。為了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標準,必須在海上工作開展前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認真學習現行的港口巖土工程勘察的規(guī)范、規(guī)程,及該項目的地質情況和鉆探技術要求等,使地質編錄工作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地質編錄工作是直接采集原始地質數據和進行地質現象描述的手段,這項工作進行得好壞直接影響鉆孔資料的利用價值,故它是海上地質工作的重點。為了提高地質編錄的準確性和統(tǒng)一性,要求地質編錄與鉆探施工同步進行。同步編錄可及時了解鉆孔情況,及時指導鉆機施工。
在海上鉆探施工中,隨著海水的漲潮和落潮,鉆探平臺面至水下鉆孔淤泥面的深度值也隨海水上升和下降,而相對不變的是水下鉆孔孔口處的界面,該點即是水下鉆探深度測量的參照點。每回次提鉆時量出鉆探平臺以下的鉆探深度,再測出鉆探平臺至海底面處的深度,二者之差即為從海底面鉆孔處算起的鉆孔孔深。取樣與標貫貫入試驗深度也用相同的方法計算。鉆孔深度準確是海上地質編錄正確分層的基礎,編錄人員要了解施工期間潮水漲落規(guī)律,每回次量測平臺至泥面的深度,校正鉆孔深度,以確保分層的準確性。特別注意的是,因受海流、風浪影響,使用測繩量測水深,誤差較大,有時達幾米以上。在水深流急的水域中施鉆時,鉆孔深度應多次測量水深,并用下入水中套管的長度作校正,但要注意套管在較軟土層中的自重下沉。
海上鉆探工作開始后,編錄人員要帶上必備的工具上作業(yè)平臺進行地質編錄,原始地質編錄應隨鉆探進度及時進行,對大于50 cm的土層要獨立分層描述,具體的內容包括:巖土的名稱、類別、顏色、狀態(tài)、密實度、主要成分、成因類型、地質時代等。
海上勘察地質編錄完以后,要對鉆孔巖芯逐箱拍照。終孔照片在勘察報告出版時,需作為附件一起出版。
受野外工作時間和工作環(huán)境影響,編錄表上的內容不能在現場及時完成,要回到室內整理,當天編錄要當天整理完畢,并進行100%的自檢。在整理編錄資料時若發(fā)現有問題或錯誤,第二天編錄時一定要檢查核實后及時修改和補充。一個鉆孔編錄結束,編錄人員整理完編錄資料后,要進行小結,小結可按以下5個方面編寫:1)鉆孔性質;2)施工日期;3)鉆孔深度;4)巖芯采取率;5)鉆孔揭穿地層。小結寫完后把編錄表和鉆探班報表裝訂成冊。
鉆孔終孔后,地質編錄者首先把資料輸入電腦,輸入完畢后要檢查對照是否錯誤,然后生成柱狀圖。在認真對比編錄資料的基礎上,確認柱狀圖是否存在不符合規(guī)范及相關規(guī)定。例如,依靠標準貫入擊數確定砂層的密實度描述是否準確。
海上勘察工作中的鉆孔,往往受多種地質作用的影響,巖土性質較為復雜,形成混、夾等層位關系,編錄工作重點是鑒定和描述巖土的形狀。海上勘察鉆進中,在砂土層等很難取得完整的巖芯,因而進度描述是區(qū)分地層巖性和同一巖性密實度的最直接的方法。這就要求編錄應隨施工進行,是動態(tài)的。對于海上勘察,標準貫入試驗較多,能不能準確、到位的進行直接關系著成果報告質量的好壞,因而編錄人員應隨鉆探人員一起,認真、細心的觀察和記錄其鉆探進度并詳細的描述所取的巖芯。
鉆探過程中的鉆進速度、鉆桿跳動情況都是描述和確定各層界線的間接判斷的一種標志,此時編錄人員的實踐經驗顯得相當重要。如稍有疏忽,便很容易將持力范圍內的一些夾層漏掉,而這些夾層的頂面埋深、厚度、力學性質往往對工程性質影響很大。因而應在采取率低的地層多作原位測試,以了解其粒徑的變化和力學性質的變化。
在現在的海上勘察項目完成后,地質編錄人員已經完成該項目的所有工作,勘察報告由室內的資料員進行出版。但由于室內的資料員缺乏對該項目情況的了解,所以出版的內容往往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筆者作為一個地質編錄人員,認為地質編錄人員應該參與到勘察報告的編寫中去,因為地質編錄人員可以作為一個紐帶把野外工作和室內資料整理完美的串聯(lián)起來,提高海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針對性和準備性。
野外地質編錄是取得第一手地質信息資料的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方法,能否對各種地質現象,地質信息進行準確的全面的描述,直接關系著勘察成果的質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進行海上勘察地質編錄時,要認真重視,合理分層。在做好地質編錄的同時,還需要觀察附近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結合實際,為評價巖土的性質、出版港口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提供基礎的資料。
[1]GB 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2009年版)[S].
[2]JTS 133-1-2010,港口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