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關于魯迅》述論

        2012-08-15 00:46:08熊飛宇
        懷化學院學報 2012年12期
        關鍵詞:梁實秋魯迅

        熊飛宇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抗戰(zhàn)文史研究基地,重慶400047)

        1940年代,在重慶曾出版過《關于魯迅》和《魯迅正傳》(鄭學稼著,勝利出版社,1943),兩書被視為抗戰(zhàn)時期“敵意魯迅”[1](P31)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關于魯迅》,共收錄七篇文章,計有梁實秋《魯迅與我》,魯覺吾《關于魯迅》,鄭學稼《魯迅與民族主義文學》、《魯迅與阿Q》、《評魯迅的吶喊》,秋水《魯迅與王實味》,梅子《魯迅的再評價》。其編輯者:梅子;印行者:勝利出版社;總經(jīng)售:文信書局(重慶保安路),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十月初版,六十八頁,定價每冊二元。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3(1940-1945)》(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7)曾收錄(P1101-1115),但文字略有出入,且不易獲見。1994年10月,孫郁主編的《被褻瀆的魯迅》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其“下編”亦收《魯迅正傳》(節(jié)選)和《魯迅的再評價》。2009年1月,貴州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孫郁系列”。而學界對《魯迅正傳》和《關于魯迅》,也時有批評。不過,從引文所出現(xiàn)的錯誤推知,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十之八九未曾見過原書?,F(xiàn)據(jù)《關于魯迅》初版本,詳加縷述,以期能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其主要觀點。需要說明的是,該版錯漏亦多,引用時也兼作校注。

        一、梁實秋:《魯迅與我》

        該文曾發(fā)表于1941年11月27日《中央周刊》第4卷第16期?!岸昵啊?按:關于此次演講的時間,為1923年3月3日[2](P62)),梁實秋曾親去八道灣,邀請周作人到清華演講,題目是《日本的小詩》。北大學生何植三先至。這次“于誤會中會過魯迅先生一面”,印象是:“一位高顴骨黑黑的矮矮的人捏著一根紙煙走了進來”。北伐成功那一年(按:即1927年),新月書店在上海成立。發(fā)起者有徐志摩、胡適之、余上沅、潘光旦、劉英士等,“多少是自由主義的信徒”。文學上,雖然標榜“健康”與“尊嚴”,不過是對“當時一部分潮流”“消極的抵抗”,并“沒有任何具體主張”。政治上的興趣,是由于胡適之的“領導”和后來羅隆基的加入,才漸趨濃厚,但討論最熱烈的問題,還是“人權的擁護”。結果,便成為“普羅文學家”和“左翼作家”攻擊的目標。采取的戰(zhàn)略,則是“圍攻”,即“指揮若干種刊物,季刊月刊周刊日刊副刊,同時發(fā)動攻勢,一方面使被攻者無從分辯,一方面使社會上一般讀者錯覺”其“理直氣壯”。對這種“依賴人多勢眾的辦法”,胡適之甚是“鄙夷”,以為“獅子老虎總是獨來獨往,只有狐貍和狗才成群結隊!”首先對圍攻者“施以報復”者,是梁實秋。在《新月》二卷一期的弁首,梁實秋插入《告讀者書》,表明:“我們容忍一切,就是不容忍那`不容忍'的態(tài)度”。下面即是《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嗎?》,“直接駁難`普羅文學'的論據(jù)”,“觸到”“共產(chǎn)主義”的“要害”,但并未涉及魯迅個人。碰巧魯迅譯出《文藝政策》,“其譯筆之硬澀難通,實在驚人”。于是,梁實秋又作《魯迅先生的硬譯》,排在卷末。而魯迅投入左翼陣營,大概正在此時,“且無形中成為盟主”。對此兩文,魯迅以為是“首尾照應”,乃作《論文學的階級性與“硬譯”》回擊。這便是梁魯糾葛的開始。

        但是,“即以文學的階級性和硬譯兩點而論”,魯迅并未給出“滿意的答覆”。問題之一,是文學的階級性。為證明其有,首先要明確梁實秋的階級屬性,因此,魯迅“乃以共產(chǎn)黨所慣制的一頂帽子`資本家的走狗'”,擲于梁實秋頭上。此后,便有《萌芽月刊》的短評,宣稱梁實秋上課,乘坐的是“自備汽車”?!冬F(xiàn)代小說》也曾刊發(fā)葉靈鳳的《梁實秋》,以梁實秋為典型,揭發(fā)“小資產(chǎn)階級”的虛偽。登峰造極者,則有“工人共濟會”出版的一張小報,攻擊到梁實秋皮膚的顏色。問題之二,是“硬譯”。魯迅一再不予回答。梁實秋曾質問:“你把別人的主張都褒貶得一文不值,你自己主張什么呢?”雖有錢杏代他發(fā)言,但魯迅后來的戰(zhàn)術,卻“相當巧妙”,即拈取其中的“褒貶”二字,大做文章,借以證明梁實秋本人既已“不通”,則其指斥,無需置答?!八窃跒檗q論而辯論。他多生枝節(jié),他避開主題”。不過,“做為真理的辯論看”,梁實秋“并不心服”。

        “主要的論爭只有這一次,以后的都是些小接觸”。但魯迅及其盟友精于“游擊戰(zhàn)”,既認定目標,便“長期的隨時的出襲”。文章對兩件事,有所澄清與解釋。其一,兩人交惡后,魯迅在為曹靖華譯《蘇聯(lián)七作家集》作序時,提及梁實秋在青島大學,曾將其著作從圖書館里驅逐?!捌鋵崨]有這樣一回事”。服爾德說:“我不贊成你所說的話,但是我拼命擁護你說那話的自由”。梁實秋自謂:“對魯迅先生也抱同樣見解”。其二,魯迅逝世后,梁實秋在北平,曾對新聞記者談到自己的感想,略說:“魯迅先生近年思想又已改變,不復堅持普羅的那一套,而與上海各種派別的文藝作家(包括禮拜六派)攜手,聯(lián)名發(fā)表宣言爭取自由,可惜他在這時候死去了……”。結果再次遭到圍攻。但這些“文章都寫得很惡劣”,“能給人的攻擊只像是小雨點打在身上”。梁實秋不由感慨:“一個能寫好文章的論敵如魯迅先生者是不可多得的”。

        如何評價魯迅?梁實秋以為,“對于死者照例是應該一味頌揚,如有另外動機還不妨奉為偶像”?!棒斞赶壬髌分畠?yōu)秀處,我和任何人一樣都欣賞欽服。不同意處,不能因任何情形而變成為同意”。觀《魯迅全集》,其編制方法很是“新穎”。而前所未見的,是將其翻譯的小說和文字也悉數(shù)收入。魯迅的創(chuàng)作,只有“短篇小說和雜感文”。不過,“平心而論,魯迅先生的雜感文字是寫得極好,當代沒有人能及得他,老煉潑辣,在這一類型中當然是應推獨步”。此外,《人間世》曾刊出蕭伯納和魯迅的合影,“魯迅先生矮一大橛子,在作品數(shù)量上亦然”。魯迅也“似乎還不能和高爾基比”?!暗且贼斞赶壬牟帕?如果天假以年,而再不浪費精力于無謂的論爭,他的成就將不止于此”[3](P1-6)。

        二、魯覺吾:《關于魯迅》

        受梁實秋《魯迅與我》的引發(fā),魯覺吾乃有《關于魯迅》。魯覺吾(1900-1966),即魯莽,浙江紹興人。史良妹夫。報人,戲劇家。學生時代,常為劉大白的《紹興民報》寫稿。1929年協(xié)助創(chuàng)辦《山東民國日報》,任總編輯,正式進入報界。1930年轉任《天津商報》老總;1936年在南京辦《大夏晚報》;1937年去上海主理《華美晚報》。曾任國民黨軍委會政治部設計委員會和戲劇指導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中審會)委員,負責戲劇審查。編劇有:《杜鵑啼倦柳花飛》、《玉麒麟》、《黃金萬兩》、《自由萬歲》。作者首先闡明與魯迅的“鄉(xiāng)黨戚申之誼”,即魯迅之父母,為魯覺吾的堂姑父母,二人系表親。但魯覺吾“非魯迅弟子,也非攻擊魯迅的人”,只是“覺得魯迅這個人與其作品”,“值得成為”“研究的題材”。這即是本文寫作的緣由。

        對魯迅及其作品的認識與接受,魯覺吾在文中分階段道來。少年時代,校長曾陪同“行裝還鄉(xiāng)”的周氏兄弟,還有“兩個洋裝的女人”,到魯覺吾課堂上參觀,但“沒有講演”。中學時代,魯覺吾受教于劉大白,讀過魯迅的《顛》(按:作者回憶其內容為“秋瑾殺敵情景”,疑是《藥》)和《社戲》,“覺得滿紙都是紹興氣味,不但描寫本地的風俗人情,簡直文章也是很像紹興人說話,一種尖削刻薄的風氣,洋溢紙面”。時王書常、嚴伯鈞兩先生十分反對,陳湘理則認為白話文可提倡,但須“國語化”,而不可“鄉(xiāng)化”。擁護白話文的人,也多贊成“文學派的筆調”。魯迅的作品,在好的方面,“是深刻與譏諷性的強烈”,“可是因為地方性太大,很多異鄉(xiāng)人看不懂”,“所以主張文言文的反對,主張白話的也反對”。比較受歡迎的,“男的徐志摩俞平伯,女的冰心廬隱”,創(chuàng)造社的作品,也風行一時。大學時代,“魯迅的作品天天增加,看的人也天天增加”。但魯迅創(chuàng)作小說的作風,“依然是紹興錢店猢猻(即錢莊店員),空著坐在廚身上的一套`挖絕話'”。后來,魯覺吾到濟南從事新聞記者的工作,并在學校兼課,與胡也頻、丁玲等有同事之雅,始對魯迅有全面的觀察分析,并在《山東民國日報》發(fā)表《論魯迅》的一部分。

        魯覺吾的評價,總體觀點如下:“魯迅出身于`師爺',`刀筆吏'著名的紹興,他生長在好譏諷,善刻薄的紹興社會”,同時,又“出身于書香門第,士大夫階級”,但他的家庭已“相當?shù)钠坡洹?“酸與刻的環(huán)境風尚,已鑄成他同年時代性形之一部”,且已“建筑”其“以后作品的特殊風格的基礎”。辛亥以后,“魯迅長期逗留在罪惡之藪的北京,沒有被染黑,當然是反抗”,不過是“寄托于文藝作品”。精神的反抗,是那一時代的共同意識,決不僅只魯迅一人。邵飄萍、林白水,比魯迅的“倔強”,甚過萬分。但“聰明的紹興人”,不會到此地步。五四時代,是蔡孑民“領袖學界”,“鼓勵革命風潮”的時代。進步的知識份子,都加入到新的陣營,魯迅,不過是“慣用”其“秉賦”,“以深刻的筆調,描寫黑暗面”的一個“多產(chǎn)作家罷了”。北大的教授學生,在“五四的洪流”中,多傾向于“動”,即便是“行規(guī)蹈矩的孫伏園”,也不例外。只有魯迅,“卻是冷冰冰,刻刻板板地來去于公寓教室之間”,“因此他對人間世的冷觀,十分道地”,所以,“阿Q這樣的個性,只有他才能揣摩”。“他的文章,他的說話,他的思想,打成一片,是十足的書生”。而書生自有努力的目標。一旦未能實現(xiàn),便有牢騷發(fā)泄。因此,五四以后,牢騷不已;北伐之后,因“政治沒有走上軌道”,又牢騷不已。清黨之后,共產(chǎn)黨在政治上受到莫大打擊,跨黨的在朝份子,被打倒下層工作,并“進入地下活動”。既“被趕出統(tǒng)治者之門”,“共產(chǎn)黨作家,其實就是共產(chǎn)黨宣傳員,以文藝為宣傳工具,大量產(chǎn)生階級文學,和政治攻擊文學”,攻擊國民黨,辱罵國民政府。于是普羅文學開始興起,并有“左翼作家大聯(lián)盟”的產(chǎn)生。共產(chǎn)黨所要運用的,“第一是文藝,第二是文藝的創(chuàng)作者”,如魯迅先生,更被視為“阿物之尤”,所以一切“好的名詞”,都加諸身上。“志雖不同,道卻相合”。魯迅也就“樂于殺雞插[歃]血,強任左聯(lián)盟主”。對“東方高爾基”的頭銜,自然也卻之不恭。但流弊所及,許多高中校,甚至僅是初中的學生,“都學了魯迅的筆法,尖峭刻薄,罵人第一”。自然,諷刺是魯迅作品的“主干”,但諷刺只是一種“筆調”,其作者“不一定就是社會主義者”。至于說到思想,“不平則鳴,人之常情,社會主義性的文學,自古已然”,如杜甫(按:當為白居易)的名作《賣炭翁》?!棒斞傅淖髌?算得甚么”。需要附帶指出的是,“譏諷,不應是文學的全部內容,歪曲的指示,也不應是文學者的正常的天職,魯迅全部作品百分之八十是諷刺,是飄篤,是諷罵”,至于“載道的意識價值”,“無論是革命性的”,抑或“建設性的”,都“很缺少教育指導的滋味”,即“缺乏一種教育價值”[3](P7-13)。

        三、鄭學稼:三篇文章

        《關于魯迅》曾收錄鄭學稼的三篇文章?!遏斞概c民族主義文學》[3](P15-20),發(fā)表于《中央周刊》1942年第5卷第 2期?!遏斞概c阿Q》[3](P21-25),刊登在《中央周刊》1942年第4卷第 31期(后轉載于《現(xiàn)實文摘》1946年第 1卷第 3期)?!对u魯迅的吶喊》[3](P27-55),則連載于《現(xiàn)實評論》1942年第 1卷第 1至 4期。對其主要觀點,筆者在《傾聽一種非議的言說:鄭學稼論魯迅》[4](P124-128)一文中,已作撮錄,故不再贅述。

        四、秋水:《魯迅與王實味》

        時值魯迅逝世六周年,秋水將他和王實味放在一起,自覺有些“不倫不類”,但二者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王實味,因為發(fā)表描寫黑暗面的《野百合花》,被人圍攻。而魯迅的“目蒙目龍醉眼”,同樣“只感到和描寫社會的黑暗面”,其作品,“看不見一點光明”,也曾被“前進的文藝家”圍攻過。但魯迅所描寫的黑暗,是“中國農村中人物”,最著名者如阿Q。既然“農民階級”“代表中國革命主要力量”,“如果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只有阿Q精神,而且如果認為阿Q的時代還沒有過去”,那么,“中國的前途還有什么光明?”而王實味的《野百合花》,只不過描寫了“延安幾位領導大師們的黑暗”。既然并非“整個的黑暗”,或者還可意味著另一種光明。吊詭的是,前者卻成為“導師”和“主將”,后者卻淪為“托派”與“漢奸”。兩人的遭遇,為何竟有這般的不同?

        關鍵在于:“王實味描寫的是延安的黑暗面”。但是,“延安也是中國社會的一角”,無論它是“抗日根據(jù)地”或“革命圣地”,“決不能只有光明,而無黑暗”;而“中國除了延安以外的地方,就只有黑暗面而無光明”。況且延安的作家,據(jù)周揚《王實味的文藝觀與我們[的]文藝觀》所說,由于“日常生活的艱苦”,在作家的心靈上“投射了暗淡的影子”?!霸S多人的心里,原來窩藏著的小資產(chǎn)階級的本性,在遇到困難,就漸漸凸露出來”?!斑@種時候”,便會“無端感到寂寞,甚至覺得有些空虛”?!斑@種時候”,就會“把眼睛放得更尖利地去搜索生活中的缺點”,并常?!安恢挥X”“將責任推到`新生活環(huán)境'與`革命的集體'身上”。延安的文藝作品,“也有寫工農干部的”,如“一位農民出身的廠長,埋葬在瑣碎的事務里”;“一個醫(yī)院負責人整天躺在睡椅上”,“遇到一個小的實際問題也都束手無策”。還有關于“游擊隊長追求女人的故事”??蛇@些“還不能說是暴露黑暗的作品”?!兑鞍俸匣ā贰巴橛趤硌影驳那嗄?得不到溫暖”,但將責任推到“若干領導份子生活中的黑暗”。王實味如此,魯迅也難免會如此。不過,魯迅比王實味幸運。他“畢身沒有到過革命圣地,過去的`蘇區(qū)'或現(xiàn)在的`邊區(qū)'”。否則,在“歌囀玉堂春”“舞回金蓮步”的氣氛中,依照魯迅對于黑暗的“特別敏感和嫉視”,其“筆底下恐怕比王實味還要感到黑暗而失望”。正因為其作品“所暴露的不可救藥的黑暗”,不是出自“新生活環(huán)境”,所以魯迅能成為“導師”“主將”。

        由此,秋水得出結論:“(1)暴露黑暗,無論歪曲到什么程度,只要不是`新生活環(huán)境'中的,是青年導師,是文化主將。(2)暴露黑暗,而是`新生活環(huán)境'中的小人物,`還不算是暴露黑暗的作品'。(3)暴露黑暗,而又是`新生活環(huán)境'中的大人物,乃是`托派漢奸'”[3](P57-60)。

        五、梅子:《魯迅的再評價》

        文章分為四部分:一、“前記”;二、“魯迅底政治意識”;三、“魯迅底文學創(chuàng)作”;四、“余話”?!懊纷印逼淙?尚待考證。另有梅子編《非“革命文學”》,光明書局1929年出版,在思想上與本書同調。

        魯迅去世已經(jīng)五年,其相關評價,卻發(fā)生兩個絕對相反的結果,或神化,譽之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文化新軍的最偉大與最英勇的旗手”,甚至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魯迅藝術學院”的開辦,也歷有年所。這是一種“政治性的捧死人”。相反的,是把魯迅當作一個“萬死不足以蔽其辜的大罪人”,不僅視其后期的言行,為“一群魔鬼的幫閑頭子”,而且將其前期的創(chuàng)作,也“輕輕一筆抹煞”,于是,魯迅變成“中國文壇上十惡不赦的不祥之物”。因此,梅子欲重給魯迅一個“再評價”。

        首先來看魯迅的“政治認識”。從日本剪辮回到紹興西魯之后,魯迅曾受到鄉(xiāng)人“嚴重的詰難與笑罵”。此后,又在北京度過十四年的“小官僚生涯”。在此期間,魯迅雖曾參加反抗北洋軍閥的運動,但據(jù)說,其目的是想“活動一個北女師大的校長優(yōu)缺”。即便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之、李大釗、錢玄同等,“都曾顯露過很燦爛的光芒”,然而魯迅,“卻又名落孫山”。其思想與生活,實在找不出“主將”、“導師”、“旗手”、“大師”、“方向”的影子。魯迅在北京主編《語絲》時,曾與上海創(chuàng)造社論戰(zhàn),其“真實主因”,乃是為爭奪“中國文壇的霸權”,實際上與“思想問題”無關。此后,魯迅從北平而到廈大,從廈大再回上海,“欲`吶喊'而不可得”。但CP的垂青,“這幸運也是不幸之神”,卻落到魯迅頭上。于是,“成仿吾充軍到德國”,“創(chuàng)造社無形解體”,而魯迅也就“不折不扣”,成為左聯(lián)的盟主。不過,既然做了“旗手”,“一切文學上的理論”就“必須”跟隨“CP的政治主張”,由“普羅列塔列亞文學”,走到“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縱然受到同志和社會人士的“誹笑責難”,也只有“硬著頭皮作`韌性'的斗爭”。魯迅“嘗盡”“甜酸苦辣”之后,所收獲的“代價”,便是今天的“神化”。

        再看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站在純文學的觀點,《阿Q正傳》是魯迅“比較成功的創(chuàng)作”。其“時代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是在一個落后的小鄉(xiāng)鎮(zhèn)上”。作品指出“封建社會對于貧農的壓迫”,以及“貧農唯一的反抗方法”,即“阿 Q精神”。如果文學作品“應該反映現(xiàn)實,指導人生”,《阿Q正傳》“確已”不負使命。阿Q“早在一九一一年死去”,但其“斷子絕孫”,并未“損害”“作品的存在價值”。魯迅“并不是沒有文學天才”,可惜的是,后期的魯迅,卻被政治“毒害”和“斷喪”。CP的“訓令”,“簡直是殺害了他的創(chuàng)作生命”。其一,是“要他利用文壇上的地位,利用文學創(chuàng)作的武器,攻擊現(xiàn)政府”。這便是魯迅的“雜文”。其好處在“敲辣俏皮”,但“較之北四川路上`老槍'`蹩三'`娘姨'`大姐'們的當街大罵,打情妙俏”,卻“相形見描[拙]得多而且遠”。其二,是由“普羅文學”轉變到“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魯迅雖“奉命唯謹”,但“內心之痛苦”自不待言。因此,其正式的提出,不是“盟主”的“大手筆”,而是由高足胡風充當“前鋒”。這幕“舊戲新唱”或“新戲舊唱”的“滑稽劇”,本應在“寂寞”中“過去”,但“不知山高水低的無名小卒”徐懋庸和周揚,對此口號,卻提出抗議,要求改為“國防文學”?!懊酥鞯膶W[尊]嚴”不是“損毀于”“`敵人'手里”,卻“丟臉在”“`戰(zhàn)友'中間”,故被魯迅斥為“極糊涂的昏蟲”。然而,“魯迅的余年”,也最終葬送在這“一團糟的情形”之中。

        由此看來,如果文學“應該和政治結婚”,那么,“一位天才的文學家應該與正確的政治主張發(fā)生戀愛”?!叭绻欢鉡朵]鮮花插在糞土里”,“縱然是國色天香”,“也不會引人注意”。正因為如此,對魯迅的一生,梅子“只感到無限的寂寞與惋惜”[3](P61-68)。

        對于本書,孫郁在《被褻瀆的魯迅》的《序》中,作過簡短的點評。在他看來,“梁實秋、魯覺悟的文章雖對魯迅有微辭,但有的地方并不偏激。而鄭學稼與梅子的文章,則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和不切實際的推理。例如鄭學稼的《魯迅與阿Q》一文,把阿Q看成魯迅自我化身,并否認魯迅是革命家、思想家。梅子的《魯迅的再評價》則對魯迅的政治觀、特別是晚年思想大加否定。鄭學稼與梅子在對魯迅的總體評價上,有著相似的觀點,他們都竭力抹殺魯迅思想的社會意義”[5](P25)。對《魯迅與王實味》一文,孫郁則置而不論。不過,其中頗可商榷者,不止一二。首先,令人奇怪的是,孫郁在《序》中,竟兩次將“魯覺吾”寫作“魯覺悟”[5](P25)。即便是疏忽,但作為再版本,也實不應該。同時,如前所述,魯覺吾的論調,早已超越“微辭”的界限。孫郁的評價,其實并不恰切。其次,所謂“鄭學稼與梅子在對魯迅的總體評價上,有著相似的觀點”,予人的印象是:二者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然統(tǒng)讀全書,可以看出:梅子的文章,實則是對前六文的整合,不過其主要觀點襲自鄭學稼的論述而已。之所以命名為“再評價”,也宣示了本書有別于左翼的敘事立場。至于鄭學稼“不切實際的推理”,實際上卻為魯迅《阿Q正傳》的闡釋,帶來一種新的可能。更何況,文學批評并不排斥誤讀??傮w而言,梁實秋和鄭學稼的見解較為持平。其余如魯覺吾、梅子者,思想不但浮薄,行文亦甚粗陋,置于集中,高下立見。

        《關于魯迅》出現(xiàn)于抗戰(zhàn)的歷史語境中。這一時期的國共兩黨雖有合作,但摩擦與斗爭也如影隨形,并最終爆發(fā)“皖南事變”。作為“民族魂”的魯迅,其精神得到高度認同和空前發(fā)揚。在戰(zhàn)時首都重慶,每逢其忌日或誕辰,都有不同規(guī)模的紀念活動,而共產(chǎn)黨的倡導和推動尤為有力?!棒斞浮痹诔蔀槲幕柕耐瑫r,也閃耀著鮮亮的政治色彩。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魯迅作出登峰造極的評價。1941年10月19日,《新華日報》以《魯迅先生與新文化運動》為題,將此在顯著位置刊出,反響強烈?!蛾P于魯迅》作為“最早系統(tǒng)的反對魯迅的書”[5](P24),實際上是對這一浪潮的反撥。其矛頭所向,更多的還是希望穿透魯迅,直指中共。1985年,臺灣左派人士,陳映真的摯友尉天驄,曾在《魯迅正傳》的勒口上,寫過《推薦的話》:“從三十年代開始,魯迅在中國近代史的地位就一直難以確定,譽之者頌之為`中國近代思想的導師',毀之者詆之為`赤色的文棍';這些都是政治主義下被歪曲的魯迅形象。受到這種影響,人們便很難從中國近代史的演變和中國知識分子掙扎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沉痛中去理解魯迅,以至于他的吶喊、彷徨、悲憤、委屈,和他的挫折、扭曲、虛無與感傷,都難以為人了解。鄭學稼先生這本書根據(jù)第一手的資料來寫魯迅,不但使人接觸到中國近百年來的不幸,也同時使人體認到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歷程”[6]。對《關于魯迅》,也應從這一角度出發(fā),重新加以審視。

        [1]王衛(wèi)平.魯迅接受中的誤讀與曲解、攻擊和辱罵現(xiàn)象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5).

        [2]李國寧.論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俳句與周作人[J].日本問題研究,2006,(3).

        [3]梅 子.關于魯迅[C].重慶:勝利出版社,1942.

        [4]熊飛宇.傾聽一種非議的言說:鄭學稼論魯迅[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

        [5]孫 郁.序 被褻瀆的魯迅[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6]鄭學稼.魯迅正傳[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

        猜你喜歡
        梁實秋魯迅
        梁實秋談付出
        北平的零食小販
        梁實秋與冰心的友情
        海峽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6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半路夫妻情也深
        魯迅《自嘲》句
        梁實秋回請吃早飯
        魯迅看書
        沒留神
        快樂語文(2017年26期)2017-02-24 11:51:21
        魯迅的真誠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午夜高潮呻吟久久av| 亚洲视频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永久在线视频无毒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又色又爽又黄高潮的免费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五月婷婷开心五月激情| 成人免费看aa片|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中日韩字幕中文字幕一区| 那有一级内射黄片可以免费看| 成年女人粗暴毛片免费观看| 91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亚洲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大av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深夜福利| 91乱码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片精品av在线观看夜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密臀九色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 日韩人妻另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欧美性爱一区二区三区无a|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网| 激情都市亚洲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多p交换视频|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桃花| 91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