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龍,范艷霞,魏雙喜
(衡水綠源花木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耐鹽地被植物在衡水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馬海龍,范艷霞,魏雙喜
(衡水綠源花木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強調景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今天,地被植物成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價值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該文通過探討衡水市環(huán)境,介紹耐鹽地被植物在衡水園林綠化中應用情況,提出地被植物的應用存在的問題,初步探討了地被植物應用的發(fā)展趨勢。
耐鹽;地被植物;園林綠化
地被植物一般指能夠覆蓋地面的低矮植物群體,鋪設于空曠場地、陰濕林下和林間隙地等各種環(huán)境覆蓋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叢生及緊密的灌木等。在園林綠化中也將草坪植物歸于地被植物的范疇。地被植物是現(xiàn)代城市綠化造景的主要材料之一,也是園林植物群落中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它在城市綠化的人工植被群落中形成綠色的地被層,不僅能增加植物層次、豐富城市綠地的色彩,其花期更具有獨特的景觀效果。它對改善環(huán)境、防止塵土飛揚、保持水土、抑制雜草生長、增加空氣濕度、減少地面輻射、美化環(huán)境、節(jié)約養(yǎng)護成本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對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十分有利的。
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海拔高度12~30m,土壤含鹽量大,給綠化規(guī)劃造成很大的困難?,F(xiàn)在衡水城市綠化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利用淡水洗鹽、暗管排堿、鋪設隔離層、抬高花池、客土置換等,可以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土壤鹽分含量。二是用生物措施增加植被,篩選、培育不同耐鹽程度的植物,以適應不同的鹽堿地土壤。
衡水屬大陸季風氣候區(qū),為溫暖半干旱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全年平均氣溫12.7℃,春季干旱少雨多風,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氣溫下降,雨水驟減,冬季天氣干冷,寒風頻吹。針對鹽堿地城市園林綠化的特點,解決林下耐蔭植物缺乏以及園林地被植物過于單一化的問題,我們引進了一些地被植物。在地被植物的概念、特點、分類、功能、配置和資源等方面已有很多介紹,而在鹽堿地上的應用研究報道卻很少。近幾年,衡水綠源花木有限公司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引種和種植,并對各類綠地(公園綠地、機關綠地、交通綠地、居住綠地)的地被植物種類和配置方式等情況進行了調查?,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地被植物選擇時要十分慎重,應該按照園林中所具有的功能來篩選。首先應選擇適應性強的當?shù)刂参锲贩N,盡量選擇多年生、植株低矮、全部生育期在露地栽培且繁殖容易,生長迅速,花色豐富,花期長或枝葉觀賞性好,具有一定的耐鹽性的品種。其次應適當、謹慎引入外來的優(yōu)良植物。由于地被植物普遍都具有很強的生長勢和抗逆性,因此在引種時要客觀地權衡利弊,注意汲取國內外過去引種的經驗教訓,要以環(huán)境學、生態(tài)學、生物學等多角度來權衡研究其是否會造成損失或有潛在的破壞性。選擇的植物還應抗性強,無毒、無異味,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
2007~2009年,衡水綠源花木有限公司共引進地被植物30余種,經過幾年來的觀察,只有16種能夠在含鹽量大于0.3%的鹽堿條件下生存,而且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耐鹽性。其中三七景天、千屈菜、鋪地柏、小葉扶芳藤、黃菖蒲、紫花苜蓿、丹麥草、鳶尾、萱草、費菜、地被菊、大花美人蕉可以在含鹽量0.3%~0.4%土壤中完全生長,肥皂草、蒲公英、馬藺、八寶景天可以在含鹽量略高于0.4%土壤中完全生長。其中萱草在春季表現(xiàn)景觀效果非常好,但在6月中旬開花之前,葉片出現(xiàn)發(fā)黃、下垂,開花也較少。但在多年種植的群落中很少發(fā)現(xiàn)禿斑、死亡現(xiàn)象。球根宿根花卉大花美人蕉雖然耐鹽性高,但是其球根不能正常越冬,需要室內貯存或窖藏,工作量大。
地被植物配置應做到因地制宜,鄉(xiāng)土植物為主,適物適栽,以及高矮搭配,季相變化,色彩協(xié)調。
2.3.1 空曠地被 在陽光充足的場地上栽培的地被植物,要求植物喜光向陽。絕大多數(shù)的1~2a生草花類和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類都可作為空曠地地被。如金雞菊、黑心菊、地被菊、白三葉、小葉扶芳藤、鳶尾、大花美人蕉、紅花酢醬草、紫花苜蓿、鋪地柏、麥冬等球根花卉及1~2a生草花,可利用它們來增加色彩變化和季相變化。
2.3.2 林緣、疏林地被 在林緣地帶或稀疏樹叢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植物群落,要求具有一定的耐蔭性,同時在陽光充足時也能生長良好,如馬藺、常春藤、小葉扶芳藤、鳶尾、萱草、黃菖蒲、紫葉酢漿草、千屈菜、鋪地柏等。林緣的地被植物也可以由林下地被植物延伸種植。
2.3.3 林下地被 是指在喬、灌木層基本郁閉的樹叢或林下種植的地被植物,要求植物具有較強的耐蔭性。在林下增加地被植物,不僅能夠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長,同時也能體現(xiàn)自然群落分層結構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如玉簪、薄荷、鳶尾、爬山虎、肥皂草等。
2.3.4 立體綠化地被 垂直綠化指在建筑立面、坡地、堤岸、護欄、花架種植地被植物,不僅能保持水土、防止雨水沖刷,而且可以豐富景觀,如凌霄、爬山虎、迎春等。
2.3.5 水系護岸地被植物 即在坡地、河岸、水溪邊、池塘邊、駁岸種植的地被植物。要求根系發(fā)達、枝葉嚴密、耐水濕、觀賞性強,如馬藺、千屈菜、黃菖蒲、麥冬、荊芥等。
地被植物在衡水園林建設中已廣泛應用,但地被植物的發(fā)展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品種單一,特別是缺少新優(yōu)品種;二是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的色葉和常綠植物仍需進一步開發(fā)推廣;三是缺少專業(yè)的地被植物生產基地;四是應廣泛開展適應性強的野生資源的引種馴化工作;五是生產方、科研院所、應用單位仍然缺乏交流。因此,地被植物的生產基地、科研院所與園林建設部門、設計開發(fā)單位和工程企業(yè)等相關單位間要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加強合作與交流。
地被植物關系著園林綠化的整體水平,隨著生態(tài)園林建設步伐的加快,地被植物越來越受到了園林界的重視。今后地被植物的研究和開發(fā),首先,應從種到品種發(fā)生轉變,使種類多樣化;其次,鋪地性強、矮化、色葉、環(huán)保、藥用和清香型、生長速度適中和耐陰性等特色地被植物是今后發(fā)展的新趨勢;再次,生產栽培向容器栽培發(fā)展,因為利用容器栽培便于銷售、推廣、運輸、市場流通。還有地被植物生產還可以朝家庭園藝這一個市場進行延伸,但這必然要求是容器栽培,便于銷售和養(yǎng)護管理。深化對地被植物的研究、開發(fā)、生產、設計、施工等工作,以提升園林綠化整體水平,使城市森林健康發(fā)展。
地被植物是城市綠化的基礎材料,是城市園林植物群落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綠化中,扮演著重要的美化和生態(tài)作用,研究地被植物的應用情況,對于地被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優(yōu)化配置,發(fā)揮植物最大的生態(tài)及景觀效益,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雖然地被植物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地被植物的發(fā)展仍然存在問題,如品種單調、老化,群落衰退快,更新成本高,色塊應用過多過濫等等。這說明地被植物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
S688.4
A
1002-3356(2012)05-0095-01
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