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巍
(睢寧縣高作高級中學,江蘇 睢寧 221200)
2011年春季中國嘉德拍賣夜場“大觀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白石老人的《松鷹高立圖·書法四言聯》以4.25億元成交。齊白石不僅僅是一耳熟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其一幅作品能達到這樣高的價值,無疑能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那么,在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通過對白石老人及其作品的分析,可以使學生得到啟迪。
白石老人生前曾任北平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協會主席等職,1953年被授予民主德國藝術科學通訊院士,1956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和平獎金,1963年100周年誕辰之際,他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是近代最知名的畫家之一,同時也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篆刻家,書法家,文學家。
白石老人作為一代國畫大師,其作品一改傳統文人畫的蕭索意境和厭世情緒,代之以積極的入世精神,洋溢著人生情趣和對生活的熱愛,并表現出率真、爛漫、自然的審美風格?!八嫷念}材也和舊文人大不相同,勞動者常用的釘耙、竹筐、柴筢、瓦罐等屢屢在他筆下出現,兒時常見的各種草蟲、青蛙、魚蝦、瓷器以及放牧打柴等都是他最喜愛的題材,甚至算盤、秤砣、老鼠、蚊子都可入畫”。(陳傳席語)這些日常生活題材的審美表現使他的繪畫體現出傳統文人畫不曾有的鮮活生活氣息和民間審美情調。
白石老人出身貧寒。早年飽嘗貧窮之苦的他,當然也希望過上富裕安康、無衣食之憂的日子,但以犧牲人格去換取利祿功名被他視為奇恥大辱。因此當年有好心的友人欲向朝廷推薦老人以畫入宮謀個美差,他謝絕了。1937年,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齊白石赴宴作畫。白石老人環(huán)顧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毫,轉眼之間,一只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于色。不料白石老人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看你橫行到幾時”,后書“鐵吾將軍”,然后仰頭拂袖而去。1940年,日本人既引誘又威逼,想挾制他這“國寶”級畫家去東洋。他大義凜然地宣告:“你們要齊璜,可把齊璜的頭拿去!”在民族危難時期,他寧可閉門不畫,也絕對不把作品賣給鬼子漢奸。
新中國成立后,白石老人親身感受到新中國的美好,先后創(chuàng)作了多幅以荷花、瓷瓶、鴿子、萬年青等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老人稱頌新中國,謳歌新生活,期盼祖國和世界永遠美好與和平的美好愿望。
白石老人書、畫、印三絕。書法早年學何紹基,形神兼?zhèn)?,神完氣足。后取法李北海、米蒂、金農、鄭板橋、趙之謙,化古為我,自揭須眉,形成了長槍大戟風神凜然而又不乏名士氣不衫不履破空橫行的書法風格。①其篆刻取法《三公山天發(fā)神讖碑》,奇崛雄肆,單刀沖切,繼吳昌碩之后開篆刻大寫意新境。
中國畫是線條的藝術,而國畫線條的成熟得益于書法入畫。擅畫又能書的老人深悟此理。其所作梅樹,虬枝紅花,生機勃勃,枝桿飽滿凝重,以有力的篆隸筆法出之,宛如曲鐵雄拔剛勁,充實飽滿地抒寫出此花不凡的精神氣質。還有臨風修竹、枝頭玉蘭、多年老藤、簡筆人物,從中都可以感受到這位國畫大師是如何將書法的墨筆營養(yǎng)巧妙地融化在他的畫意畫境之中的。
“凡大家作畫,要胸中先有所見之物,然后下筆有神。故與可以燭光取影,大滌子嘗居清湘,方可空間千古。匠家作畫,專心前人偽本,開口便宋元,所畫非所見,形似未真,何況傳神?為我輩以為大慚”。②明人徐渭,清人朱耷,近人吳昌碩都是白石老人取法之師。他的畫構圖巧妙,所畫對象有時候精簡至極而含義深遠,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深刻體現其飽學修養(yǎng)和膽大妄為。
“我六十年來的成就,無論在刻、畫、詩文各方面說來,不都是從古書中得來,有的是從現在朋友和學生中得來,我像是吃了千千萬萬人的桑葉,才會吐出絲來的,又似采百花的蜜汁,才釀造出甜蜜。我雖然辛苦一生,這一點成績,正是很多古往今來的師友們給我的?!边@一段與王森然論藝的話是白石老人對“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淖詈脤嵺`,也是老人謙虛好學的體現。
“意由心造,趣中見妙”是白石老人藝術的靈性慧眼所在,他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能從人們司空見慣或不屑一顧之物上看出富有生命的情趣來。③其師心縱橫揮毫寫意的藝術是建立在持久刻苦的體察與寫生功夫之上的。
老人多次出門遠游南北各地,足跡遍及從京津到港澳的大半個中國,飽覽華山、嵩山、廬山以及長江、黃河、珠江、洞庭湖等名山大川,開闊了胸襟,豐富了見識,助長了技藝。他的“借山圖卷”題記中頗為自豪寫道:“凡天下名山大川,目之所見者,或耳之所聞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處也……皆中國風景。”一個“借”字,可謂得中國藝術創(chuàng)造之精髓。
南方的紫藤是花和葉齊放的,北方是先花后葉,別有風趣。枇杷梗要粗大,冬瓜梗要細小。正看著東西的動物,眼睛是最難畫,一定要叫它真看到才行……從老人留下的諸多畫稿中可以看出他讀懂了生生不息,活力無限的大自然。“觀天地之造化”以致“萬物富于胸中”然后“腕底有鬼神”的無上妙境,這是老人的一生追求。老人一生硯耕不輟,盡管后來已至高齡仍然不讓一日閑過。“鐵柵三間屋,筆如農器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廂。”這首八十五歲的自嘲詩是老人為藝術上下求索終其一生的充分體現。
白石老人絕非是一個誠惶誠恐跪拜在傳統教條下的無主見者?!敖袢四」湃?,古人摹誰?”這是他借一方印文發(fā)出的疑問。勤學又善學,既虛心求教又不失主見,這是白石老人的聰明所在。為此,石壺屢屢稱“白石是畫史上最善學的人”。
齊白石是中國畫壇歷史中的又一座高峰,其作品不論是外在形式還是內在形式,都是中國特有的;在筆墨構圖、空間處置、精神內涵諸方面,亦與傳統相和??梢哉f,文人畫的整套程式法則伴隨他創(chuàng)作一生,而他的杰出,是在于他在精研傳統的基礎上,“下筆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反對“死拘岑法失形神”,主張“造化天工熟寫真”,以獨具個性又爐火純青的審美創(chuàng)造豐富了傳統圖示,推動了中國畫的發(fā)展。富于筆墨個性的視覺平直感構成了齊白石藝術風格一大特色。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边@是齊白石藝術觀點的名言,亦是對前人深入研究之后,自己一生修與悟中的大智慧的體現。白石老人懂得,作畫要形神兼?zhèn)浔仨氃趯ι畹膶徝捞釤捄蛯徝莱街胁拍艿靡詫崿F,唯超越形似的神似才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才能準確精妙地傳達作畫者的內在情感。老人筆下的人物畫《達摩》、《老當益壯》、《大滌子作畫》等,以簡筆大寫意,略型取神深得此奧。
在齊白石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畫的蟹與蝦。其畫蟹除了源于生活外,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也推動了風格樣式的一變再變,歷經三個階段,其間幾十年,最后達到用筆極度簡練、概括出神入化,質感神態(tài)畢現。畫蝦是齊白石藝術中最享有盛名的,雖然濃淡幾筆卻神韻畢現,躍然紙上,而這恰恰是其幾十年反復觀察、反復寫生的基礎上提煉的心靈產物。六十八歲時他說:“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之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淺,此三變也?!痹谧兊倪^程中大膽取舍,將蝦的多條腿舍去,蝦的眼睛用濃墨點就,充分拉開濃與淡的距離,這樣把蝦的身體質感充分表現出來,蝦須用極深的書法線條功夫柔中帶剛表現出來,靈動自然,觀之整體妙不可言。
齊白石的花鳥畫構成了其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光輝燦爛的部分。“觀天地之造化”的齊白石自然達到“萬物賦予胸中”而“腕底有鬼神”的無上妙境。畫家善于因勢利導地以一蟲一卉的描繪,刪繁就簡地建構出微觀而真切的花鳥世界,幅幅卻又全無雷同相似之感。眾香國中的牡丹、芍藥、紫藤、牽牛、玉蘭,與昆蟲世界的蜜蜂、蜻蜓、飛蝶、螳螂,被組合穿插成一個個“形神兼?zhèn)洹倍兓喽说脑旎嬗^。詩文、書法、篆刻、繪畫,折射出白石老人的藝術氣質及人生修養(yǎng)。他不僅為后人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時他的民族氣節(jié),他的藝術追求,他的膽敢獨造的治學精神,他的詩書畫印的巨大成就等等,無疑給后來者以無限啟迪。
注釋:
①姜壽田.書法導報,2007.
②齊白石.白石詩草.
③李祥林.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齊白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