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7)
端方(1861-1911),金石學家,字午橋,號匋齋,托忒克氏,滿洲正白旗人。端方于咸豐十一年(1861)出生于一個滿洲貴族家庭,光緒八年(1882)中舉,捐員外郎,后遷候補郎中。
端方是清末滿族權(quán)貴中有才干的封疆大吏,相繼擔任陜西按察史、陜西巡撫、湖北巡撫、湖廣總督、江蘇巡撫、湖南巡撫、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等職。光緒三十一年(1905),載澤、端方和戴鴻慈等5人一行歷訪日本、美、英、法、德、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等10國,于次年8月回國?;貒?,端方總結(jié)考察成果,上《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維新為學習藍本,盡速制定憲法。他還獻上自己所編的《歐美政治要義》,后世認為此乃中國立憲運動的重要著作。有《匋齋吉金錄》、《端忠敏公奏稿》等著作傳世。宣統(tǒng)元年(1909)端方任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清廷急調(diào)端方率鄂軍入川鎮(zhèn)壓保路運動,至資州,所部鄂軍嘩變,軍官劉怡鳳率眾入室,端方被殺?!?〕至于端方在政治上的是非功過,本文不予論述,請讀者見諒。本文只論述端方在教育特別是在圖書館事業(yè)上的貢獻。
端方與那桐、榮慶被時人并稱為“北京旗下三才子”?!?〕端方是清末具有一定開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他在文化教育事業(yè)方面建樹頗多,是中國近代教育的積極倡辦者,中國新式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端方任湖北、湖南巡撫期間,命令各道、府開辦師范學院;代任兩江總督期間,積極主張廢除科舉,在南京鼓樓創(chuàng)辦了暨南學堂;還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和省立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人;在歷任封疆大吏期間,端方鼓勵學子出洋留學,先后派出大批留學生到日本、歐美等國學習,其中德國33人、俄國4人、比利時55人、法國20人、英國10人、美國11人、日本305人,〔3〕值得一提的是,宋慶齡就是留學美國的受益者。1907年,15歲的宋慶齡攜妹妹宋美齡赴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留學。因此,端方被譽為開明人士,“奮發(fā)有為,于內(nèi)政外交尤有心得”。〔4〕
20世紀初,西學東漸,受歐美圖書館建設(shè)高潮,以及我國民主思想覺醒的影響,我國各式圖書館開始推展,希望能改變傳統(tǒng)中國官藏、私藏圖書而不善流通的狀況。特別是維新運動后,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看到圖書館有啟迪民智、促進教育的功能,在全國各地成立學會并藏書向公眾開放借閱,其中藏書除傳統(tǒng)學術(shù)書籍外,增加了許多西學書籍。1902年清政府規(guī)定各大學堂要設(shè)立圖書館。端方則開風氣之先,為190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公共圖書館在湖南成立打下基礎(chǔ)。其后各省也漸次成立,對于傳布西學于民間產(chǎn)生很大作用。
端方之所以能開風氣之先,一是他既是封疆大吏,又是金石學家,與很多藏書家關(guān)系密切,經(jīng)常與他們探討藏書事業(yè),有能力做到一般文人學士、開明紳士所做不到的事功;二是端方考察西方10國憲政期間,廣泛考察了這些國家的官辦圖書館,歐美各國的公共圖書館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認識到圖書館能“開益神智、增進文明”,“莫先于教育,而圖書館實為教育之母”?!?〕因此,屢次向清廷建言,興建圖書館為善法之首,要求在各地興辦圖書館。
誕生于1904年的湖南圖書館——中國最早以“圖書館”命名的省級公共圖書館。光緒三十年(1904),湖南圖書館原名為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由湖南巡撫趙爾巽準令魏肇文、梁煥奎、龍紱瑞等人募捐集資興辦〔6〕,藏書以古籍為主,費用奇絀,規(guī)模較小。湖南圖書館先是民辦,1905年端方任湖南巡撫后轉(zhuǎn)為官辦。湖南圖書館成為我國第一個官辦的公共圖書館,在我國圖書館建設(shè)史具有重要意義。
端方在該館的建設(shè)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1904年底端方任湖南巡撫,身為封疆大吏的端方,對湖南圖書館的早期籌辦給予了重要關(guān)注,他在開辦湖南圖書館增撥經(jīng)費、辦館規(guī)章、購求書籍、聘請人員等方面,做了很多非常具體細致的工作。端方到任后,飭善后、厘金局支付巨額開辦費、特別是落實了“常年款”,使圖書館有了穩(wěn)定的經(jīng)費來源,圖書館的分校、繕校、收掌、提調(diào)各紳員,薪水銀兩均由善后局核實開支,使湖南圖書館由私辦變?yōu)楣俎k。須知,當時清朝經(jīng)費緊缺,銀根緊縮,端方能多方籌措巨款開辦圖書館,實屬不易,氣魄非凡。1905年3月端方委派黃嗣艾東赴日本,詳細考察日本圖書館運作的辦法,并購書籍??梢娝麑D書館的社會作用有充分認識,深感設(shè)立經(jīng)營圖書館規(guī)章的必要。黃嗣艾的《日本圖書館調(diào)查叢記》〔7〕是湖南圖書館經(jīng)營辦法和《湖南圖書館暫定章程》的重要參考來源。《湖南圖書館暫定章程》的制定有利于圖書館的發(fā)展,有利于圖書館管理向制度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對1910年清政府頒布的《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具有較大的參考借鑒價值。1905年春季,端方聘請有名望、學識兼長者陳慶年任湖南圖書館監(jiān)督,總理館務(wù)。由此,湖南圖書館漸臻完善。1905年7月端方離任,龐鴻書接任,并在《湘撫龐鴻書奏建圖書館折》中對端方所做的工作贊譽有加:“上年撫臣端方始委員赴日本調(diào)查,并購求書籍,延訂素有名望、學識兼長者分任纂修各事,飭善后厘金局籌開辦費銀一萬兩,再撥常年款一千二百兩。辦理甫有端倪,時值交卸?!薄?〕在陳慶年與端方的書信中,多次強調(diào)了端方對建館的支持和籌措,對湖南圖書館的擴建也給予支持。端方專為擴建圖書館而撥款五千金。圖書館開放后,陳給端方寫信道:“先是車令東游,蒙我公(指端方)發(fā)三千金檄購東書?;貒院?,就定王臺故基翻筑一新,且加蓋重樓,令與岳麓東西相望,視線無翳,風景絕佳?!薄?〕這也說明了,在草創(chuàng)時期的湖南圖書館原有館舍很快就不敷使用,無法滿足收藏圖書和讀者的需要。1911年藏書達到了10萬卷,這些藏書不僅有中國古今書籍,也有西方思想家著作和世界歷史、地理及古典文學。
經(jīng)過端方、龐鴻書、陳慶年勵精圖治,湖南圖書館成為各省普設(shè)圖書館之前規(guī)模最大影響深遠的官辦圖書館。龐鴻書奏建圖書館折中,強調(diào)了開辦圖書館的宗旨:“本館以保存國粹,輸入文明,開通智識,使藏書不多及旅居未曾攜帶書籍者得資博覽,學校教員、學生得所考證為主義?!薄氨攫^所藏各種圖書、報章,凡有志餉學者,皆得照規(guī)例入館參閱?!薄?0〕這個奏摺表達了讀者不論等級、貧富、老幼、男女,均可入館閱讀各種圖書、報章的平等服務(wù)理念,證明了湖南圖書館當時就具有了很大的開放性。陳慶年在給端方的書信中也描述了讀者到湖南圖書館閱覽的盛況,他說“提調(diào)車令復(fù)有書至,謂來請觀者踵趾相屬,閱覽室中銜枚靜穆,輿頌蔚起云云”?!?1〕可以看出,很多讀者踴躍到湖南圖書館讀書,秩序井然,社會反映良好。
需特別指出的是,1912年秋,毛澤東在湖南圖書館度過了他后來稱之為“極有價值的半年”自學生活。毛澤東在這里閱讀了不少國學經(jīng)典和許多反映18、19世紀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和科學成就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代表作,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亞當·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論》、穆勒的《名學》、斯賓塞爾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盧梭的《民約論》等?!?2〕既酷愛國家又追求西學新知識的青年毛澤東如饑似渴地閱讀,進一步提高了國學水平,認識了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趨勢,獲得了大量的新知識、受到新啟示。
總之,湖南圖書館的成功創(chuàng)辦,與趙爾巽、端方、龐鴻書、陳慶年投入的心血和所做的努力分不開,這對全國圖書館的籌建工作推動很大,此后,各省紛紛開辦圖書館。
江南圖書館是今日南京圖書館的前身。江南圖書館是端方考察日本、歐美國家憲政后,任兩江總督期間(1906年至1909年)動議并主持創(chuàng)辦的中國最早公共圖書館之一。江南圖書館從籌備、組織人員到采購圖書,端方親力親為,花了不少心血。
1905年端方等五大臣對西方許多圖書館進行實地考察,他大開眼界,其認識比他在湖南開辦圖書館時有了明顯的進步。1908年,兩江總督端方向光緒皇帝上奏,懇請下旨在南京興辦一座公共圖書館。在給朝廷的奏折里,極力稱贊圖書館開益神智、增進文明的進步作用,請求在各地廣設(shè)圖書館,使民眾廣為讀書,也闡明了圖書館的意義:“竊維強國利民,莫先于教育,而圖書實為教育之母。近百年來歐美大邦,興學強盛。凡名都巨埠,皆有官建圖書館,宏博輝麗,觀書者日以千百人,所以開益神智,增進文明,意至善也。臣奉使所至,覽其藏書之盛,嘆為巨觀,回國后盡陳各國導(dǎo)民善法四端,奏懇次第具備,而已建筑圖書館為善法之首?!薄?3〕
《創(chuàng)建圖書館折》中端方以親眼所見,陳述歐美各發(fā)達國家,無不重視圖書館建設(shè);圖書館是進行社會教育,實現(xiàn)強國利民的工具;圖書館不僅是藏書的場所,更是開啟民智、增進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素養(yǎng)的機構(gòu)。端方對圖書館有這樣的認識在當時實屬先進。
奏準后籌建的江南圖書館選址在南京風景秀麗的清涼山畔龍蟠里的惜陰書院舊址,對面有烏龍?zhí)?,比北京的京師圖書館籌建還早兩年。1909年,江南圖書館的兩棟具有古典建筑風格的藏書樓建好,共有房屋44間,它結(jié)構(gòu)堅固,外觀樸實、典雅、大方。加上原有的平房,共有館舍140余間。藏書樓坐西朝東,樓前有兩顆近百年的銀杏樹,春后綠樹成蔭,院中還有蒼勁多姿的松樹,把這里點綴得格外美麗,確實是個藏書、讀書的好環(huán)境,博得一些文人墨客的贊揚。江南圖書館創(chuàng)建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宣統(tǒng)二年(1910)建成開館,接受讀者閱讀,這個速度在當時是夠快的。其收藏的我國古代文化典籍,無論是在數(shù)量或價值上,在國內(nèi)是享有盛譽的。與江南圖書館同時開辦的省一級圖書館還有直隸圖書館(1907)、吉林圖書館(1908)、山東圖書館(1909)、山西圖書館(1909)、河南圖書館(1909)等,但江南圖書館很快成為規(guī)模最大、藏書量最為豐富的圖書館,當時的學部也稱:“各省設(shè)立圖書館,在憲政籌備之內(nèi),江南最為完善?!薄?4〕
辦好圖書館,人才是關(guān)鍵。端方為了辦好江南圖書館,廣為延攬人才,知人善任。光緒三十二年(1906),端方聘請了近代藏書家、校勘家、著名目錄學家且社會聯(lián)系廣泛的繆荃孫擔任圖書館總辦。同時聘請治學廣博精深、并有一定圖書館管理經(jīng)驗的陳慶年為坐辦。從光緒三十三年(1907)九月繆荃孫就職籌辦江南圖書館起,至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止,先后在館工作職員達24人,其中有多位知名學者在館任職:丁國鈞任典守編纂,王耕心任典守編輯,章鈺任參議,鄧嘉輯任提調(diào),陳作霖任司書官,徐乃昌任采訪員,吳俊卿任參議?!?5〕
有了頗為壯觀的藏書樓,有了大批學者坐鎮(zhèn)主持,還需要核心資源——書籍。作為一家近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江南圖書館需要大量藏書,這些藏書從何而來?
清朝末年,戰(zhàn)亂頻仍,文化事業(yè)備受摧殘。我國“清末四大藏書樓”即浙江歸安(今吳興)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錢塘(今杭州)丁氏的“八千卷樓”、山東聊城楊氏父子的“海源閣”和江蘇常熟瞿氏的“鐵琴銅劍樓”收集了許多流傳數(shù)百年的珍貴典籍或毀于戰(zhàn)火,或被列強強行收購。江南圖書館籌建之時,正是陸心源的“皕宋樓”藏書被日本強購后不久。端方聽到丁氏生前在溫州經(jīng)商失敗,他的后人急欲將“八千卷樓”的善本書賣給日本巖崎氏的“靜嘉堂文庫”用于還債的消息,為防止古籍再次外流,端方不惜巨款,多方急籌7.3萬元,于1907年10月中旬急派繆荃孫、陳慶年親自到杭州洽購,終于將“八千卷樓”已賣出的藏書全部贖回。光緒三十三年(1907),八千卷樓藏書60萬卷分三批陸續(xù)運回古城金陵入藏江南圖書館。八千卷樓藏書除有宋本40種左右、元本約百種之外,明刻精本、《四庫全書》底本、名人稿本和校本、日本和朝鮮所刻漢文古籍等較多,是其藏書的主要特色,而且其中很多都曾為明清藏書家所遺藏。光緒三十四年(1908)丁氏后人將全部藏書低價售予江南圖書館,后稱南京圖書館,該館辟專庫貯藏,完好無損,對保護我國古代的珍貴典籍做出了尤為重要的貢獻。宣統(tǒng)元年(1909)學部在《籌建京師圖書館折》中,對端方籌建江南圖書館也給予了褒獎:“今年各省疆臣,間有創(chuàng)建圖書館,購求遺帙,以供眾覽者。江寧省城經(jīng)調(diào)任督臣端方首創(chuàng)盛舉,不惜巨款,購置杭州丁氏八千卷樓藏書,存儲其中。卷帙既為宏富,其中尤多善本?!薄?6〕
除了收購丁氏八千卷樓藏書60萬卷外,端方還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廣泛地為江南圖書館接收和征集善本、地方志、金石拓片等圖書資料。光緒三十四年(1908),購得“浙紳姚氏藏書一千零十一種,皖紳徐氏藏書六百四十一種,兩項書籍計共十二萬九千余卷?!薄?7〕撥交其中字畫445件給江南圖書館。同年,端方又奏請清廷頒給石印《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及《大清會典》一部,并調(diào)各省官辦書局書籍充實館藏。宣統(tǒng)元年四月,端方奏請將江蘇通志局所藏東西文書籍536種709冊移送江南圖書館,該館自此開始收藏外文書籍。又于開館前一個月,收購武昌范月槎木犀香館藏書4557種,多為集部書?!?8〕端方、繆荃孫、陳慶年以獨特地位、膽略學識與實干才華,共同努力,才使江南圖書館矗立于世,使各項藏書相加不下80萬卷,在當時而言,其藏書數(shù)量與質(zhì)量首屈一指,其他省圖書館都不能望其項背。江南圖書館為保存我國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不至于流散失傳,流落海外,做出了突出貢獻。
江南圖書館于開放前一周即發(fā)布公告,歡迎各界人士到館閱覽。開放后每日到館閱讀者絡(luò)繹不絕。江南圖書館的珍貴典藏吸引了很多名流大家。1912年魯迅先生應(yīng)蔡元培的邀請,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工作。魯迅先生利用辦公之暇,常與許壽裳去龍蟠里江南圖書館借閱古籍。魯迅先生對丁丙的“八千卷樓”藏書極為贊賞,因為珍本極為豐富,除宋、元、明各種版本外,尚有名人批校及為世罕見的抄稿珍本?!?9〕魯迅先生利用江南圖書館的“八千卷樓”的藏書,整理和校輯了《沈下賢文集》和《影抄小草齋本》。將《沈下賢文集》中的3篇唐代傳奇收入他輯錄的《唐宋傳奇集》一書中。
端方能大力創(chuàng)辦湖南圖書館和江南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這說明他對圖書館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他認識到圖書館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只有讓人民進入圖書館,接受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啟迪民智,增強國力。端方創(chuàng)辦的這兩座公共圖書館無論是對湖南、江蘇的藏書事業(yè)、圖書館事業(yè),還是對湖南、江蘇的文化事業(yè),影響都是巨大的。湖南圖書館和江南圖書館成功創(chuàng)辦也給清末各地督撫積極創(chuàng)辦圖書館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此后,圖書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在中國大地上,至1910年辦公共圖書館已達20座。端方對我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的開風氣之先和篳路藍縷之功是值得稱贊的。端方創(chuàng)辦的湖南圖書館和江南圖書館館藏乃當代湖南圖書館和南京圖書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一直在為我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shè)作貢獻,功不可沒。
1.趙爾巽.列傳.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4850
2.北京市檔案館.那桐日記附錄那桐親書履歷本.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1079
3.端方.端忠敏公奏稿.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285,314,355,382,478,493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8638.htm
5,16.端方.端方創(chuàng)建圖書館折.端忠敏公奏稿卷12.1918年鉛印本 45,46
6,8,10,14,15,17.李稀泌,張椒華.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151-152;152;147;133;146
7.沈小丁.從藏書樓到圖書館——浙江、湖南、湖北三省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建探微.圖書館,2005(5):51-55
9,11.郭紹全.歷史學家陳慶年先生事跡考.江蘇圖書館學報,1992(6)
12.陳軍蓮.毛澤東與圖書館.湘潮,2004(2):4-8
13.柳詒徵.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小史.1928年該館印行:68-69
18.許廷長.繆荃孫與江南圖書館.東南文化,1999(5):117-121
19.紀維周.魯迅與“八千卷樓”藏書.江蘇圖書館工作,1980(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