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十七中學)
淺談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參與意識
◆張 宇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十七中學)
目前,教材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極大的重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但不少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能力差,缺乏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甚至放棄了英語的學習,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局面非常難以扭轉,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師的教法沒有改善,沒能適應新教材所提出的要求,仍然采取以往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詞匯量大,學生自學能力差,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沒有積極參與課堂,長此以往,成績下降,陷入惡性循環(huán)。
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是忽視了英語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法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等其他學科,必須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英語是在學生的不斷運用中,熟能生巧,才能提高,這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必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責任是教給學生方法,排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使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應有的成績。絕不是老師用專斷的方式讓學生這樣、那樣就可以的。因此,我們應該運用各種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變被動為主動,把成績不斷提高。
1.上好第一節(jié)英語課
前面提到過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這就使上好第一節(jié)英語課變得尤為重要。小學的學生剛進入初中,很多學生對初中的教學方法還不適應,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為此,我采取了很多方法。比如:先和學生談一下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英語在當今世界上的應用。教他們如何學好英語,給他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好方法。這些都對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學生學習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智力因素。不能否認,有些學生喜愛學習某一學科是由于他喜歡這門學科的任課教師,反之亦然。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其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英語教學尤其是這樣。因為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需要不斷交流,師生關系融洽和諧。應認識到教師與學生永遠是站在平等的層面,教室應站在一個大朋友的角度,用平和輕松的教學態(tài)度來出來每一節(jié)課,在課上與學生愉快交流,課后更可以與學生談論,讓學生知道英語教學不僅在書本上,也在實際生活中。這樣有利于英語教學,有利與學生積極參與。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每個教師的必要工作之一。
3.利用游戲、表演、競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利用實物,引發(fā)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語言訓練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學習它們的名稱,描繪它們的形狀、顏色、性質、用途等,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因為這些實物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會特別感興趣。
(2)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雙向交流
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某種語言的能力。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情景對提高語言能力十分重要的。這樣做不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我們在教學說句子時盡量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練習,這樣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調動思維全部,從而準確表達。在真實的問題中練習句子,會使學生感到英語就在自己的身邊,不在有陌生感。
(3)新舊聯(lián)系,啟發(fā)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關,如果機械地讓他們讀背抄寫,很容易使他們厭倦。因此我在教生詞時,經常采用啟發(fā)誘導,新舊聯(lián)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學過的詞聯(lián)系上,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做比較。他們紛紛找出拼寫相近的詞,有的加頭,有的換尾,有的長詞把它們按音節(jié)分開記憶。學生很有興趣地學完了生詞,然后再讓他們找出所學詞的同義詞、反義詞、同形異義詞、同音異義詞等相關詞。這樣做不但化難為易地掌握了新詞,也輕松地復習鞏固了已學過的詞。
1.堅持每天的口語練習
在每天上課前,堅持進行口語訓練,把口語練習和學生所學的東西結合起來,讓學生一開始就做到了張嘴說英語,再進一步糾正、提高。我們在上課前,先有一個duty report值日生報告,每天一個同學先向教師報告一下當天學生的出勤情況和天氣等。隨著學習的深入,再進行變化,加入新的內容,比如自己的情況、同學的情況、自己家庭情況等,逐漸深入。然后進行一次比賽,比一比,誰說的內容多,誰能把我們所學的東西全部運用到值日生報告中去。通過這種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對每個同學都是一個促進。在一個同學說的同時,其他同學必須認真聽,幫助他糾正錯誤。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這種形式,同學的反應很強烈,某個同學報告中一個細小的錯誤,都能被找出來。這樣還訓練了聽力。同時吸取別人報告中的優(yōu)點,加入自己的報告中,使自己的內容不斷豐富。最后基本上每個同學都能說出一篇內容豐富的值日生報告。然后,我們再進行問答練習,變一個人說為兩個人一問一答,這樣既要求聽懂,還必須說對。通過這些形式,既訓練了口語,又訓練了聽力,而且使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
2.課堂教學中多種形式的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是老師的“一言堂”,一節(jié)課40分鐘,老師從頭說到尾,這種形式非常枯燥,長時間下來便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在課上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處于一種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克服害羞而怕出錯的心理,學生的積極交流更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一種“暢所欲言”、“言之有物”的難得機會。促使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更強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倡導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構建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而且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完成任務和實現(xiàn)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調控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從一點一滴做起,堅持“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原則。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在課下把學習英語當成一種興趣,而不是負擔。那么,學生的信心提高,主體參與意識增強,學習成績上升,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