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優(yōu) 盧少萍 任曉曉 鄧惠英 林桃君
急性重癥胰腺炎(SAP)又稱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其起病急病情險惡、發(fā)病快、病情復雜、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1],是常見的嚴重急腹癥之一,患者腹痛劇烈且為持續(xù)性,惡心、嘔吐出現較早且頻繁,嘔吐后腹痛腹脹并不能緩解。不同程度的休克癥狀伴上腹部或全腹彌漫性腹膜炎,可以并發(fā)一個或多個臟器功能障礙[2]。由于該病發(fā)病急,癥狀嚴重,在是否定論手術前其各種癥狀急需及時、全面、準確的護理,且護理效果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治療方案的確定和實施。與手術治療相比非手術治療死亡率和胰周及腹腔感染等并發(fā)癥率明顯降低[3]。本文就我科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82例老年急性重癥胰腺炎非手術治療患者的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1 材料 2010年1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82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6例;年齡57~87歲,平均年齡78.6歲;其中暴飲暴食后誘發(fā)13例,膽源性疾病誘發(fā)56例,復發(fā)性胰腺炎13例。所有患者均以急性上腹痛為主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查血、尿淀粉酶增高,經CT掃描而確診,均行非手術保守治療。
1.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采用解痙止痛、禁食、禁水、胃腸減壓、補充液體及電解質,改善微循環(huán),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外,均予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的藥物。
8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38.5天,無一例發(fā)生胰周感染及腹腔感染。
3.1 一般護理 SAP患者長期禁食,長時間使用抗生素而且臥床時間長,協助患者每2小時翻身1次,并按摩骨突部位,保持床單的整潔,動作輕巧,預防褥瘡的發(fā)生。對長期停留胃管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損害,每天給予2次口腔護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對停留尿管患者,做好會陰部清潔,防止逆行性感染;鼓勵患者堅持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必要時翻身拍背、霧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協助其在床上大小便。定時消毒病房空氣,保持床單干凈整潔。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心率、呼吸、血糖、血電解質及肝、腎功能等指標的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
3.2 各種癥狀護理
3.2.1 腹痛的護理 老年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患者的體征有時與癥狀不一致,所以應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及程度,發(fā)作的時間、頻率和持續(xù)時間,以及相關其他臨床表現,及時報告醫(yī)生。指導患者非藥物止痛如行為療法:深呼吸、音樂療法等;安慰關心患者;針灸止痛。必要時遵醫(yī)囑予藥物止痛。當發(fā)生急性劇烈腹痛時,患者應臥床休息,加強巡視,隨時了解和滿足患者所需,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對煩躁不安的患者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墜床等意外發(fā)生。
3.2.2 惡心、嘔吐的護理 頻繁的嘔吐容易導致老年患者發(fā)生脫水現象,所以密切觀察患者嘔吐的特點,記錄嘔吐的次數,嘔吐物的性質和量、顏色、氣味。按醫(yī)囑應用止吐藥,積極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預防患者脫水。護士應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消除患者的緊張和焦慮,穩(wěn)定情緒,協助治療和護理。
3.2.3 腹脹的護理 急性胰腺炎胰液分泌過多,由于應激反應,腹腔神經叢受刺激,胰液直接作用于腸管,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腸麻痹、腸梗阻,表現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腹膜刺激征[4]。老年患者腸蠕動較慢,發(fā)生腹脹的幾率更高,給予患者順時針繞臍周按摩腹部可加強腸蠕動,緩解腹脹,如果按壓引起患者疼痛不適,則不可實施此法。按醫(yī)囑可用開塞露+生理鹽水進行灌腸,以減輕患者腹脹的程度。
3.2.4 發(fā)熱的護理 患者在發(fā)熱時,絕對臥床休息,以減少患者體力的消耗;保持病室空氣流通,但避免風直接吹在患者身上,保持室內安靜,光線不易太強。加強營養(yǎng),保持患者有足夠的液體量,遵醫(yī)囑靜脈補液,保證機體需要量,輸液時注意控制速度,預防心衰的發(fā)生。加強患者口腔、皮膚的護理,避免感染。患者在大量出汗應用溫水擦拭,及時更換衣褲、床單、被套,保持皮膚干燥、清潔、防止受涼。必要時實施冰敷或酒精浴。配合醫(yī)囑積極抗感染或消炎治療。
3.3 各種管道的護理
3.3.1 胃腸減壓管 置管前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解釋胃腸減壓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免自行拔管。妥善固定胃管及負壓引流袋,下床活動時可固定在患者胸前衣服上,保證胃腸減壓引流裝置完好不漏氣,保持引流通暢,并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實施腸內營養(yǎng),則每次注入后閉管2小時。
3.3.2 輸液管道 保證輸液通暢,是保證治療措施的關鍵。患者輸液量大,且極大部分需實施靜脈營養(yǎng)供給,臨床均予鎖骨下深靜脈穿刺,保護靜脈,又方便病情惡化時進行搶救。
3.3.3 輸氧管道 保持有效的給氧,糾正缺氧狀態(tài),可采用面罩、鼻塞、鼻導管給氧,同時鼓勵患者堅持有效咳痰和做深呼吸,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
3.4 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
3.4.1 腸內營養(yǎng) 非手術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腸內營養(yǎng)開始越早越好,最佳時機之一是確診SAP入院后24小時至60小時[5]。輸注營養(yǎng)液時要掌握濃度、溫度(37℃ ~40℃)和次數(≤4 次/天)、速度(50 ~ 150ml/h)[6]。嚴密觀察患者胃腸道反應,觀察大便顏色、形狀及量,保證鼻-空腸管的通暢和避免管道脫出。
3.4.2 腸外營養(yǎng) 采用營養(yǎng)混合液(TNA)進行靜脈營養(yǎng)治療。根據液體量一般調整為60滴~70滴/分。
3.5 心理護理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驟,病情復雜,老年患者對疾病的突然發(fā)作缺乏思想準備,心理上處于應激狀態(tài),使交感神經興奮,常出現緊張不安、焦慮、恐懼心理,易發(fā)生應激性反應,誘發(fā)或加重急性胰腺炎。護士護理時動作輕柔,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與患者多做語言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及該疾病的病因、治療及預后,使其掌握疾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減少復發(fā),有利于早日康復。動員家屬積極配合心理護理,杜絕焦躁情緒,給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適當照顧患者的生活習慣和愛好,如聽廣播、音樂等,使患者身心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而獲得某種自尊和自信,努力地去戰(zhàn)勝疾病[7]。
3.6 飲食指導 急性胰腺炎發(fā)作期間應禁食,經治療后病情緩解,患者開始可以流質為主,首先進食少量開水,無不良反應后可逐步進食米湯、稀飯、面條等,要定時定量進餐,忌油膩、煙酒,避免暴飲暴食,并反復向患者及家屬強調控制飲食的重要性。同時可與家屬討論,根據患者的喜好,制定適合患者口味的食譜。告知老年患者注意控制飲食應持之以恒,不能放松。
急性重癥胰腺炎時胰腺組織細胞充血、水腫、壞死,微循環(huán)障礙,胰腺酶性有毒物質大量外滲,刺激和釋放炎性介質,腸道缺血缺氧,腸黏膜屏障損傷,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細菌進入體循環(huán),誘發(fā)和加重多臟器功能障礙。而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合并其他并發(fā)癥,所以及早治療并給予相應護理,對于減少胰腺分泌、避免對胰腺的刺激、防止并發(fā)癥十分重要。在老年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轉歸中,加強各種急救及監(jiān)護,做好營養(yǎng)支持,以及對各種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在早期非手術治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葉正高,張正.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87.
2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3 楊玉明.非手術治療重癥胰腺炎66例分析[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5,5(15).
4 黃彩娥,沈雪琴,錢世華.3種灌腸劑在痔手術后排便困難的效果比較[J].實用護理雜志,2002,6(18).
5 陳麗莉,朱捷.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術后早期實施腸內營養(yǎng)的臨床研討[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1999,6(6):356.
6 于紹平,裘阿芳,王京芬.經鼻腸管空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03,10(4):252.
7 蔣世瓊.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