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印度洋與中國海洋安全

        2012-08-15 00:43:00陳迎春
        關鍵詞:印度洋利益印度

        陳迎春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北京 102488)

        法國人類學家維加里埃在預測未來時說:“展望未來,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將以不同的速度走向海洋?!保?]在可再生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被譽為“世界資源庫”的印度洋自然就成為當今大國競相角逐的舞臺,甚至是國際政治的樞紐。中國在印度洋地區(qū)的經濟與安全利益越來越多,對中國發(fā)展空間的深遠意義凸顯。但中國在印度洋的影響力不夠,海洋安全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因此,中國需要制定一個明晰的印度洋戰(zhàn)略,開展多邊主義外交,積極參與印度洋新秩序的構建,以適應中國崛起的新需求。

        一、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訴求

        “海權之父”馬漢早就指出:“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亞洲。印度洋是七個大洋的關鍵。二十一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保?]印度洋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樞紐,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洋也是世界石油寶庫,波斯灣、紅海、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等遼闊的海域都蘊藏著巨量的未開采石油。其中,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qū)。除了石油,印度洋還盛產海底礦產,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

        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廣泛而深入地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也越來越多,這些利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確保印度洋作為中國能源和貿易通道的安全、維護中國西南戰(zhàn)略邊疆的穩(wěn)定以及拓展海外利益的前站。

        (一)確保能源和貿易通道的安全

        印度洋是中國的“能源通道”和“貿易走廊”,是中國支撐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生命線。中國對外海上貨物運輸、海洋通道安全、海上資源開發(fā)和保護等諸多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印度洋密切相關。印度洋已經成為中國海外利益的生命線,攸關國脈興衰。以中國在中東進口石油為例,當前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東的石油供應,因此,印度洋成為中國石油“生命線”的關節(jié)點。此外,歐洲等西方國家的商品通過印度洋運往中國沿海各地,而中國大部分商品走向海外市場也必須經過印度洋運送到歐美市場,跨印度洋貿易正助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因此,作為中國與中東、歐洲和非洲地區(qū)重要的交通、貿易與能源通道,印度洋對中國的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在不斷上升。因此,印度洋的安全和穩(wěn)定,對中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意義十分重大,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二)維護西南戰(zhàn)略邊疆的穩(wěn)定

        從地緣看,中國是一個陸海復合型國家,處于麥金德所謂的“亞洲心臟地帶”,它不僅是太平洋沿岸國家,其西南邊疆還十分接近印度洋。這是中國享有的獨特地緣優(yōu)勢,意味著中國有著更廣闊的戰(zhàn)略空間。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很早就重視印度洋的地緣安全價值。15世紀前期,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訪問印度洋沿岸的許多國家,執(zhí)行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權力投射。多年積累的海上實踐,使這位偉大的航海家曾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自海上而來,危險亦自海上而來”,“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這段話充分反映了海洋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近代以來,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于海上,海權的喪失直接導致了中國安全受制于海洋大國。就印度洋而言,在歷史上,它曾是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西部的前進基地,西藏和云南則成為保護中國西部側翼安全的屏障。緬甸在世界事務中很重要,但是長期以來它作為地緣戰(zhàn)略的關鍵地位卻沒有得到中國的重視。直到二戰(zhàn)爆發(fā),緬甸成為“門戶”或者“后院”后,中國才真正認識到緬甸對于軍隊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地緣戰(zhàn)略位置比較重要。著名的“緬甸公路”對抗擊日軍深入中國西南腹地,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3]

        二戰(zhàn)期間,日軍南下印度洋占領緬甸并推進到云南保山,最終被阻于怒江西岸,未能實現打通云南進入四川的戰(zhàn)略計劃。冷戰(zhàn)時期,美國在印度洋的潛艇能將中國的全部領土置于其導彈射程之內。除了來自西方強國的威脅,中國在印度洋周邊還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中印領土爭端和西藏問題。[4]

        及至全球化時代,盡管地理因素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國家面臨的地緣安全仍然是國際政治永恒的主題,只不過國家的地緣戰(zhàn)略設計需要放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予以考量。從地理上看,中國的西部地區(qū)省份與印度次大陸相鄰,而南部的南中國海與印度洋相接。從軍事上看,它與馬六甲海峽互相呼應,互為犄角,在非常時期可以擴展中國海上防線的戰(zhàn)略縱深,對于緩解所謂的“馬六甲困境”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

        當前,印度洋對中國的意義還在于它可以緩解中國在太平洋東岸面臨的戰(zhàn)略擠壓。隨著美國戰(zhàn)略重心逐步東移至太平洋,中國承受的壓力可能會加大。目前的態(tài)勢是中國的戰(zhàn)略資源過多地被吸引在東面,疲于應對來自美日甚至臺灣問題的壓力,其后果是東西統籌也就無從談起,地緣優(yōu)勢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中國在“東線”有所失分,至少沒有得分,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tài)。萬里江上一棋局。因此,中國需要適當面向印度洋開展博弈,以緩解來自東面美國和日本的戰(zhàn)略壓力。

        (三)拓展海外利益的前站

        海外利益其實不是新事物,而是與全球化相伴相生的一種必然現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中國海外公民安全、國家境外經濟和安全利益。中國海外利益越來越多,同時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多。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yōu)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yōu)勢?!?/p>

        任何強國都有自己的海外利益。中國的海外利益隨著其航線的延伸而不斷擴展。中國東臨太平洋,但其為島鏈阻隔,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出??冢尸F出典型的封閉狀態(tài);東亞當前的海上力量格局也處于相當擁擠的狀態(tài),中國領海外圍面對著一系列島鏈和美日成體系的??哲娀劓湥@對中國向遠洋發(fā)展有著較大的障礙。而臨近中國的印度洋,其獨特的地緣戰(zhàn)略價值和中國在其日益增長的利益依存度越來越高,必須引起中國的關注。[5]因此,印度洋作為中國走向世界、參與全球化鏈條的通道,也是中國拓展海外利益的前站。

        二、中國在印度洋面臨的現實威脅與制約因素

        無論是印度、美國還是澳大利亞,其制定的印度洋政策都含有制衡中國南向發(fā)展通道的意圖,客觀上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海洋安全增加了不確定性。印度洋地區(qū)一些國家的動蕩,也危及了中國的海上安全。此外,中國在印度洋事務中的影響力仍然較弱。上述三個方面需要中國在制定印度洋戰(zhàn)略時加以認真考量。

        (一)相關大國的印度洋戰(zhàn)略及其對華張力

        印度海洋戰(zhàn)略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意義上的國家領土防御,而是尋求印度洋地區(qū)的霸權,把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不容他國置喙。因此,它竭力制衡巴基斯坦、美國、中國等國在印度洋的勢力擴張。

        根據巴基斯坦海軍少將阿薩德·汗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印度已經著手在印度洋地區(qū)秘密開展一些經濟、外交與軍事活動,為拓展勢力范圍做準備。這些活動很隱秘,因而鮮見宣傳和討論。在過去的20年中,印度已經悄悄地將其勢力延伸至環(huán)印度洋地區(qū),包括毛里求斯、馬爾代夫群島、塞舌爾、馬達加斯加島、南非、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印度延伸勢力范圍的手段多樣,包括靈活的外交政策、互惠的經濟政策以及軍事援助與干預。這些做法贏得了當地國家的好感。這是獲得影響力的經典戰(zhàn)略,即將給予經濟上的好處與軍事外交結合起來。[6]

        為進一步配合上述戰(zhàn)略,印度開始執(zhí)行龐大的海軍防衛(wèi)規(guī)劃,具體是:完全控制區(qū)——海岸向外延伸500公里內的海域;中等控制區(qū)——500~1 000公里范圍內的海域;軟控制區(qū)——包括印度洋剩余的所有部分。在完全控制區(qū)內,印度要實行絕對的控制;在中等控制區(qū),要通過發(fā)揮航母戰(zhàn)斗群等戰(zhàn)略性防衛(wèi)手段,避免海上敵對力量摧毀印度核心經濟設施;在軟控制區(qū)內,通過核潛艇等發(fā)揮有限的威懾能力,消除區(qū)域外大國對印度的潛在威脅。[7]不難看出,印度的印度洋戰(zhàn)略有兩個互相聯系的目標:保衛(wèi)印度的領海及專屬經濟區(qū);為控制更為廣泛的水域建立一支具有遠洋投射能力的強大海軍,充當“印度洋警察”。而第二個目的是重點,因為印度目前的海軍實力及其發(fā)展計劃都遠遠超出了正當防衛(wèi)的需要。[8]

        隨著中國越來越廣泛地介入印度洋事務,許多印度學者擔心中國正試圖推行“珍珠鏈”戰(zhàn)略,甚至認為中國在印度洋沿岸的所謂“基地”有著針對印度的軍事目的。2009年,《印度防衛(wèi)評論》刊登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古帕里特·庫拉納的文章,這篇文章把從屬于第一島鏈的日本到整個印度洋描述成一個中印“海洋競爭弧”。這反映出印度對中國進入印度洋抱著很深的戒心。

        美國是一個全球性的海洋強國。美國之所以維持其在印度洋的存在,是由其在廣闊的印度洋沿岸擁有持久的利益決定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海軍上將指出,美國的戰(zhàn)略是“在中東和南亞保持適當的存在,促進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重申我們對北約和歐洲的承諾”。根據美國2010年四年防務評估、國家安全戰(zhàn)略規(guī)劃以及聯合作戰(zhàn)指揮計劃,印度洋地區(qū)已經成為美國國家安全考慮的重中之重。[9]214

        美國印度洋戰(zhàn)略的目標包括:防止中國和伊朗等國家危及美國在印度洋的各項目標的實現;阻止新老極端組織損害美國及印度洋小伙伴國的利益;確保美國產品的銷售、能源和原材料供應通道不被打斷;確保海上要道和交通線的安全。[10]美國是一個龐大的“軍事基地帝國”,它通過迪戈加西亞基地和第五艦隊駐巴林基地,以及與沙特、巴林等國的軍事合作,構建前沿軍事基地網絡,控制印度洋上的咽喉要道。[11]30其中,迪戈加西亞位于印度洋中心,島上有美國空軍和海軍的軍事基地,該基地對美國同時掌控印度洋東西兩面十分有利。最近幾年,隨著對中國軍力增長的憂慮加深,美國開始偏向印度,力圖將后者培育成為美國在印度洋上的戰(zhàn)略盟友,以抗衡中國的勢力擴展。[12]76

        澳大利亞和日本同為美國的盟友,在印度洋事務中搭美國提供的“安全便車”,保護自己在印度洋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同時,還充任美國的伙伴國,共同制衡中國在印度洋事務中發(fā)揮作用。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度毡窘洕侣劇贩Q,過去中國海軍的基本戰(zhàn)略是“近海防御”,但隨著擁有航母,中國海軍可能向“遠洋海軍”轉變,加強遠洋進攻的能力,其考慮的不再僅是南中國海,而會將印度洋也納入視野。[13]

        (二)印度洋地區(qū)的動蕩危及中國的海事安全

        印度洋地區(qū)局勢動蕩,戰(zhàn)爭、恐怖主義襲擊、軍火走私等危及地區(qū)穩(wěn)定。其中,巴基斯坦、索馬里和也門是受安全威脅的重災區(qū)。

        在印度洋地區(qū),19%的國家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武裝沖突;31%的國家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恐怖主義威脅,其中一些國家比如也門還成為恐怖集團的基地;在印度洋國家中,39%的政府面臨著政治危機,其中一些國家社會與政治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比如索馬里、巴基斯坦和也門等國;55%的國家與鄰國之間的領土沖突遲遲得不到解決;56%的國家面臨著軍火、毒品走私與販賣人口猖獗的問題,而這些國家要么成為走私等問題的發(fā)源地,要么成為目的地。這是該地區(qū)面臨的最大安全問題,而這些問題一個也得不到管制,遑論從根本上加以阻止。[14]

        印度洋海盜問題和武裝搶劫問題也很猖獗。以前,這些問題只是發(fā)生在亞丁灣和好望角近海,現在已經擴散在印度洋全部海域,嚴重危及人類正常的海洋活動。根據國際海事局的報告,2011年上半年,全世界共發(fā)生了200多起海上武裝搶劫案件,其中125起發(fā)生在索馬里海域(見圖1)。盡管各國都加強了海上武裝打擊的力度,中國也從2008年開始在印度洋進行護航,但武裝海盜對中國海上安全的威脅仍未根本消除。

        (三)中國在印度洋事務中的影響力有限

        歷史上,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在印度洋區(qū)域傳播中國文明,標志著中國的海權達到頂峰。但世易時移,現在中國卻成為印度洋事務的后來者。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主導著印度洋政治的走向,中國對此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一是遠洋投射能力不足。中國的確擁有在印度洋進行遠洋投射的能力,但不應對此過分夸大。2008年,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對索馬里海盜進行打擊,表明中國已經具有了遠洋投射戰(zhàn)略力量的能力,也提高了中國在印度洋事務中的能見度和威望。然而,這些遠洋活動也暴露出中國后勤補給的弱點。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任何一場沖突,只要涉及到補給線超過200海里的問題,或者不涉及連續(xù)性的陸地走廊,都將證明是解放軍面對的挑戰(zhàn),而且將會大大限制解放軍投射和維持戰(zhàn)略力量的能力。[15]

        二是印度洋區(qū)域大部分國家對中國進入印度洋十分警惕。盡管中國積極參加在印度洋的聯合軍事演習,增加軍事透明度,但發(fā)起的一些倡議或者提案,往往會引起該地區(qū)國家強烈的不安。[16]以澳大利亞為例,盡管澳大利亞積極發(fā)展與中國的經濟關系,但澳國內對中國影響力的擔憂也在加大。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2010年5月公布的年度民意測驗顯示,46%的澳大利亞人認為未來20年中國將成為一個軍事上的威脅。[17]這些國家對中國的疑懼加深,將會對中國參與印度洋事務構成諸多障礙。

        三、關于中國印度洋戰(zhàn)略的初步思考

        從地理上看,中國不是印度洋國家,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印度洋與中國的發(fā)展空間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從地緣政治意義上看,中國也是一個印度洋國家。但是,迄今為止,中國的外交和戰(zhàn)略資源主要用于亞太地區(qū),尚缺乏明確的印度洋戰(zhàn)略框架,這與中國在印度洋上日益增長的利益極不相稱。

        因此,中國需要審時度勢,制定明確而又合理的印度洋戰(zhàn)略。制定清晰有力的印度洋戰(zhàn)略既可以避免引起他國猜測,表明中國在印度洋維護國家權益和安全的戰(zhàn)略底線,也可以充分展示中國作為大國的自信心。[18]具體來說,中國的印度洋戰(zhàn)略至少需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確立“兩洋戰(zhàn)略”,把印度洋納入中國海上戰(zhàn)略邊疆的框架

        戰(zhàn)略邊疆指的是一國影響力所能達到和實際控制的地理空間范圍,它的首要作用是有效維護一國的安全邊界。就當前和未來發(fā)展需求而言,隨著中國國家利益日益縱深擴展,中國與世界特別是與周邊地區(qū)國家的關系不斷密切,戰(zhàn)略邊疆問題應當成為推動中國和平發(fā)展的一個核心議題。戰(zhàn)略邊疆在國際政治及其對中國發(fā)展的特殊性,對中國現有的國家安全觀念提出了新的要求?,F代中國必須擁有必要的立體化戰(zhàn)略邊疆,建立和維護必要的安全空間以及經濟活動空間,才能適應中國國家利益全球化和跨越邊界化的形勢。

        從當前和未來的發(fā)展需求而言,中國需要把印度洋納入戰(zhàn)略邊疆的框架之中。但長期以來,中國進出印度洋的主要貿易通道只有馬六甲海峽。中國學者李因才認為,85%以上的進口石油要通過這一海峽運輸,不僅狹窄、擁擠、海盜出沒、成本不菲,特殊時期更可能遭到封鎖——東南亞國家對華態(tài)度陰晴不定,美國??哲娬泳o在這一航道周邊部署兵力,而印度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存在,也形同懸在馬六甲西大門外的一把利劍。南下尋找通往印度洋的新戰(zhàn)略通道,并伺機拓展在印度洋的戰(zhàn)略空間,可以說是中國“為支持其占世界1/5的龐大人口不斷提升生活水平”的必然舉動。不僅如此,“兩洋戰(zhàn)略”的實施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當下西太平洋海域的緊張,減少中國由陸權向海權擴展的外部阻力。[12]78只有印度洋航線安全了,才可以保障中國油氣管道和中巴陸地運輸線等轉運線路有油氣可運,更何況還涉及其他安全問題。與其說是馬六甲困局,倒不如說中國真正面臨的是“印度洋困局”,如果能夠將印度洋困局很好地化解,那么馬六甲困局也就迎刃而解。[19]

        (二)開展軟實力外交,避免成為印度洋大國博弈的焦點

        印度洋事務之所以復雜,不僅僅在于區(qū)域外大國爭相介入,還在于印度洋沿岸國家數量眾多。各國爭相介入印度洋事務,它們之間圍繞印度洋而產生的利益彼此交錯,很容易出現所謂的“戰(zhàn)略誤算”(strategic miscalculation)。在巨大的潛力與眾多挑戰(zhàn)并存的印度洋,主要大國包括超級大國和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印度與中國在保護各自的國家利益的過程中,可能會爭議不斷。[9]233更重要的是,各種版本的“中國海軍威脅論”在很多印度洋沿岸國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為此,中國開展軟實力外交就顯得日益緊迫。

        在中國的海洋經略史上,很早就有關于軟實力外交的思想和實踐。《人民日報》曾發(fā)文指出,當世界其他國家還處于舟楫游弋時代,擁有強大鄭和編隊的中國海上艦隊從未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而是成為和平使者、友誼使者。今天,中國的海權意識在逐步清晰,海上力量也正在建設之中。但是,即便是擁有了“遼寧號”航母,中國也沒有意愿與周邊或世界任何一國進行戰(zhàn)略對撞,中國所奉行的防御性國防政策,不會因為任何新型武器的出現而改變。[20]相反,中國需要更加重視外交軟實力在消弭他國疑懼、增進國家利益中的獨特作用。

        當前,對中國而言,比較切實的做法是提升中國與環(huán)印度洋區(qū)域合作聯盟的合作關系。這是一個印度洋沿岸18個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國是該組織的對話伙伴國。通過這一多邊論壇,中國要同印度洋沿岸國家加強合作,增信釋疑。

        此外,中國還需要慎防出現美澳印三國在印度洋事務上聯合制衡圍困中國的局面。雖然國外戰(zhàn)略界經常論及“中國崛起”對印度洋安全的影響,特別是所謂的中國“珍珠鏈戰(zhàn)略”對美印的沖擊,但是無論從能力還是從意圖上來看,中國都不可能主導印度洋。[11]29由于印度在印度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中國參與印度洋事務無論如何都無法繞開印度。中國軟實力外交的另一個著力點應該是印度。從目前來看,中國和印度之間確實存在“安全困境”,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國注定要走向長期的沖突。[21]從印度方面看,它對中國進入印度洋保持高度警覺和懷疑,但仍然愿意與中國接觸。[22]因此,不斷增加兩國之間的信任,消除彼此間的錯誤認知,是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夠獲得保證的一個必要條件。

        (三)提供公共產品

        印度洋地區(qū)之所以亂象叢生,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不足。所謂公共產品,指的是政府、社會團體等公共機構向公眾提供的免費產品或服務,其特征是共享性和非排他性。而國際政治中的“公共產品”,按照王逸舟教授的說法,是指那些能為國際社會所有成員享用的東西,它們可以是由國際組織掌管并使用的基金、儲備、股權、債務或期權,可以是糧食、石油和各種物質形態(tài)表現的國際援助,可以是國際規(guī)則、全球協定和國際組織形態(tài)本身。它們的共同特征是公共性、可靠性和持久性。[23]印度洋屬于全人類。在“后炮艦外交”時代,一個有著國際擔當的大國,不能僅僅考慮到自己在印度洋的利益最大化,還應該考慮到相關國家的利益,使印度洋能夠成為各國認可的利益共享空間。

        因此,中國的印度洋戰(zhàn)略應該充分考慮在印度洋提供公共產品的現實性和可能性。這也是中國維護海洋安全必須付出的代價。中國是印度洋自由通航的受益者,也應該成為印度洋安全的維護者。而目前中國在這方面的安全承諾與實際行動明顯不足。[18]

        有鑒于此,中國制定印度洋戰(zhàn)略的邏輯起點是: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應更加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印度洋海事安全活動中,通過聯合打擊海上武裝搶劫罪行、人道主義援助、倡議海上安全機制等多邊主義外交,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產品。這樣既可以維護中國在印度洋日益增長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也為建立在合作基礎上的印度洋新秩序做出貢獻。

        注釋:

        ①資料來源:ICC-IMB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 Report-01 January-30 2011。

        [1]楊金森.中國海洋戰(zhàn)略研究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41.

        [2]A.J.科特雷爾,R.M.伯勒爾.印度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重要性[M].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08.

        [3]FAN HONGWEI.China's‘Look South’:China-Myanmar Transport Corridor[J].Ritsumeikan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1:44.

        [4]車轔.印度洋的戰(zhàn)略地位及與中國國家安全的關系[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1):81.

        [5]王勇.淺析中國海權發(fā)展的若干問題[J].太平洋學報,2010(5):96.

        [6]Ranjit B Rai.目標印度洋:中國的“珍珠鏈”戰(zhàn)略與印度的“鐵幕”政策[J].錢帆,譯.現代軍事,2010(5):78.

        [7]宋德星,白俊.新時期印度海洋安全戰(zhàn)略探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1(4):46.

        [8]阿薩德·汗.在印度洋建立新的戰(zhàn)略平衡[J].尤東曉,譯.當代海軍,2001(7):15.

        [9]ANDREW S.ERICKSON,WALTER C.LADWING,JUSTIND D.MIKOLAY.Diego Garcia and the United States’Emerging Indian Ocean Strategy[J].Asian Survey,Vol.6,2010(3).

        [10]Lelghton G.Luke.Strategic Objec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DB/OL].[2012-09-29].http://www.futuredirections.org.au/publications/workshop-papers/248-strategic-objectives-of-the-united-statesin-the-indian-ocean-region.html.

        [11]樓春豪.印度洋新變局與中美印博弈[J].現代國際關系,2011(5).

        [12]李因才.中國謀局印度洋[J].南風窗,2010(18).

        [13]“遼寧艦”敏感時刻列編引猜想[N].參考消息,2012-09-27.

        [14]AMIT A.Pandya,Rupert Herbert,Junko Kobayashi.Maritime Commerce and Security:The Indian Ocean[R].Washington:The Henry L.Stimson Centre,2011:99.

        [15]MICHAEL J.GREEN,ANDREW SHEARER.Defining U.S.Indian Ocean Strategy[J].Washington Quarterly,2012(35):179.

        [16]Vijay Sakhuja.Maritime Multilateralism:China's Strategy for the Inidian Ocean[J].China Brief,Vol.9,2009(22):81.

        [17]中國對澳大利亞并非軍事威脅[N].參考消息,2011-01-12.

        [18]朱翠萍.印度洋與中國海洋安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09-13.

        [19]陶亮.印度的印度洋戰(zhàn)略與中印關系發(fā)展[J].南亞研究,2011(3):60.

        [20]孟彥,周勇.航母是中國新的大國標配[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09-25.

        [21]EMILIAN KAVALSKI.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Chinese Foreign Policy[C].Ashgate Publishing,Ltd,2012,Chapter 16.

        [22]JOHN HARTLEY.Differing Perceptions of China's Role in the Indian Ocean[R].Strategic Analysis Paper of Futur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Jun.,2010.

        [23]王逸舟.中國外交的思考與前瞻[J].國際經濟評論,2008(4):7.

        猜你喜歡
        印度洋利益印度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與南亞高壓相聯的歐亞大陸-印度洋經向環(huán)流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jié) 印度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論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
        研究生法學(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去印度洋
        滇池(2018年1期)2018-01-17 21:34:30
        環(huán)保從來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印度式拆遷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利益鏈與新壟斷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遠望3號船精確測控探月三期試驗返回器順利再入返回側記
        太空探索(2014年12期)2014-07-12 15:17:10
        女人的天堂av免费看|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韩国一级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大胆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成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有限公司|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大片|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手机看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午夜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二区五区九区|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有码中文字幕1| 亚洲国产熟女精品传媒|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亚洲A∨无码国产精品久久网| 亚洲情久久久精品黄色|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资源|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本久道| 国产av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1717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蜜臀| 高级会所技师自拍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