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英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二療養(yǎng)院,266071)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蛋白質(zhì)、脂肪代謝異常,血中葡萄糖升高而發(fā)生的疾病。糖尿病是一種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guān)的疾病。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增150萬~200萬患者,有5 000多萬人受到糖尿病的威脅[1]。糖尿病分為胰島素依賴型(1型糖尿病),需長期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非胰島素依賴型(2型糖尿病),對胰島素較不敏感,飲食、運動療法、口服降血糖藥物??色@得滿意療效。
在臨床上常用的糖尿病藥物有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诜笛撬幹饕糜趩渭冿嬍朝煼ê瓦\動療法后血糖仍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
1.1 胰島素 胰島素是胰島β細胞分泌的激素。主要適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經(jīng)飲食、運動、口服降糖藥治療后血糖仍控制不良者。目前臨床應用的胰島素有注射用和口服用兩種制劑。
1.2 磺酰脲(SU)類藥物 本類藥物的主要作用為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增強肝臟、肌肉等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第一代主要是甲苯磺丁脲(D860)和氯磺丙脲。第二代有格列本脲(優(yōu)降糖),其降糖強度是甲苯磺丁脲的200倍,但使用不當可引起低血糖,應根據(jù)血糖調(diào)整劑量。格列齊特(達美康)降糖強度為甲苯磺丁脲的10倍,療效弱于格列本脲,作用溫和。格列吡嗪(美吡達)強度為甲苯磺丁脲的100倍,療效與格列本脲相似。格列喹酮(糖適平)降糖強度大于甲苯磺丁脲,但弱于格列本脲,耐受性好,本藥特點是僅5%從腎臟排泄,特別適用于糖尿病伴腎功能減退者。第三代有格列美脲(亞莫利)等。
目前我國臨床常用的主要是第二代,第二代的降血糖活性較第一代大數(shù)十至上百倍,口服吸收快,作用強且引發(fā)低血糖、粒細胞減少及心血管不良反應的概率較小。第三代格列美脲雖然促進β細胞胰島素分泌作用較弱,但是能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服用劑量小,見效快,作用持續(xù)時間長;本品于早餐或第一次正餐前服用。
1.3 非磺酰脲類藥物 此類藥物和SU類藥物結(jié)構(gòu)雖然不同,但作用機制卻有相同之處,均為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不同之處在于它們與β細胞結(jié)合的部位不同。目前應用的有瑞格列奈(諾和龍)和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的藥效比格列美脲強18倍,比格列本脲強25倍,尤其是瑞格列奈的“進餐服藥,不進餐不服藥”的用藥原則,可適應不同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長期血糖控制。那格列奈的結(jié)構(gòu)與其他類降糖藥均不相同。那格列奈能在進餐時及早恢復胰島素釋放而使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2]。
1.4 雙胍(BG)類藥物 此類藥物主要作用是增加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異生和肝糖輸出,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此類藥物包括:苯乙雙胍(降糖靈)和二甲雙胍(降糖片、甲福明、美迪康、格華止)等。
苯乙雙胍長期應用可能導致乳酸酸中毒,在許多國家已停止使用。而二甲雙胍可完全避免乳酸酸中毒,同時還能降低血脂,延緩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結(jié)果顯示,使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還能預防大出血的并發(fā)癥,目前只有應用二甲雙胍才能使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死和腦卒死引發(fā)的死亡下降30%~40%[3]。
1.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藥物 本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減慢水解及產(chǎn)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并抑制伴隨的胰島素分泌,改善過度的胰島素反應。它還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能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應用的藥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伏格列波糖(倍欣):餐前口服,主要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
1.6 噻唑烷二酮(TZD)類藥物 近年研究公認,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島素抵抗。以噻唑烷二酮為代表的新一代胰島素增敏劑,由于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糾正糖及脂肪代謝正常,并能改善高糖毒性,且治療時不會引起低血糖而受人注目。本類藥物中的曲格列酮因有肝毒性,甚至可致肝壞死,已在多國撤銷停用。目前應用的有:羅格列酮(史克比、文迪雅、太羅)和吡格列酮(瑞彤)。
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原則,研制開發(fā)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已取得豐碩成果。目前用于臨床的主要品種有如下幾種[4]。消渴平片、玉泉丸:主要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消渴降糖膠囊、抗饑消渴沖劑、參芪降糖片、養(yǎng)陰降糖片:主要作用均是降血糖。降糖丸: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調(diào)節(jié)水代謝等作用。消渴靈片: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護胰島細胞,促進其釋放胰島素的作用??蕵穼幠z囊:具有降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并能改善血液流變性的作用。國光降糖丸:主要有降血糖,降低飲水量和排尿量,降血脂等作用。消渴丸:由多味中藥和西藥格列本脲組成,有降血糖、調(diào)整胰島分泌功能。金芪降糖片:有降血糖、降低血乳酸、促進肝糖原合成的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條件的改善,部分中老年人缺乏鍛煉和身體肥胖,患糖尿病的危險性也增大。堅持有益的生活方式,可使這類人群避開糖尿病侵襲,改善自身總體健康。
3.1 飲食療法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治療最基本的措施,不論病情輕重,也不管是使用胰島素或是口服降糖藥,都必須首先控制飲食。毫無疑問,健康飲食能幫助人們擺脫糖尿病的困擾。飲食療法需根據(jù)病情輕重、胖瘦程度及活動多少來確定飲食總量。對肥胖的患者,每日總熱量控制在25~30 cal/kg(1 cal=4.2 J)為宜。應掌握好主食進量,最好為250~350 g/d,即早飯50~100 g,午飯100~150 g,晚飯100~150 g[5]174。糖尿病患者忌吃食糖、糖果、甜食等;少吃高膽固醇類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戒酒;多吃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如糙米、綠葉菜等。目前發(fā)現(xiàn),降血糖的有益食物有:洋蔥、南瓜、花椰菜、大白菜、苦瓜、豆類(以小扁豆為最佳,如大豆、花生、蠶豆、刀豆等)、咖喱、麥片、小麥胚芽、黃鱔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天然植物有:桑葉、葫蘆巴、玉米須、綠茶、番石榴葉、月見草子、訶子、蘿芙木、鴨跖草、螺旋藻、小球藻、裙帶菜、羊棲菜、黃花、肉桂、丁香、玉竹、天花粉、桑白皮等。
3.2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應與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密切配合,不可偏廢。糖尿病病人進行適當運動是有益的,因運動可減輕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誘因。體質(zhì)量減輕后,許多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因而胰島素的需要量減少,可使病情穩(wěn)定;促進肌肉利用血糖,從而降低血糖,從事30 min的醫(yī)療體操運動,可使糖尿病患者過高血糖下降12~16 mg%,尿糖也可減少[5]175。體育鍛煉可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先開展輕微活動,再逐漸加大運動量和延長活動時間,每天鍛煉1~3次,15~30 min/次,不宜過度勞累。體育鍛煉方式有多種多樣,如散步、做廣播操、打太極拳、打乒乓球和慢跑等。運動療法宜在早、午飯后1 h左右開始,運動形式和程度可靈活掌握,但應長期堅持。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堅持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和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具有重要意義。糖尿病的最終目標不僅是使血糖水平正?;沂菑母旧霞m正代謝紊亂,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由于2型糖尿病的非均一性和不同糖尿病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無法用一定的規(guī)則說明何種藥物更有效。但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增多,無疑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有利于聯(lián)合治療,有利于長期改善血糖。
[1]劉星,王亞樓.Ⅱ型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現(xiàn)狀和開發(fā)動態(tài)[J].藥學實踐雜志,2004,22(1):1-4.
[2]蔣彥章.治療2型糖尿病新藥那格列奈[J].中國藥師,2002,5(3):147.
[3]袁恒杰,姜紅.治療Ⅱ型糖尿病藥物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2,22(12):753.
[4]鄒節(jié)明,張家銓.中成藥的藥理與應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270-277.
[5]孫云漢.中老年防病保健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保健委員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