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永
清流縣煤炭行業(yè)管理辦公室,福建三明 365300
瓦斯是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從煤和采空區(qū)逸出的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總稱。在采煤生產過程中,一瞬間(幾秒鐘),采掘工作面或巷道某處突然被破壞,迅速逸出大量瓦斯,同時拋出大量的煤、巖碎塊和煤粉,這種現象叫煤與瓦斯突出,簡稱“突出”。它可分三種類型:即突出、傾出和壓出。產生突出的基本條件是:1)必須存在高壓的瓦斯源,這是突出的動力和內因;2)必須有采掘活動的誘發(fā),這是突出的導火索和外部因素。影響突出的地質因素主要有地質構造,煤質、煤層厚度,頂底板巖石性質等等,下面分別闡述這些地質因素。
對于煤層頂底板巖石透氣性小的礦井,煤層中的瓦斯含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如褶曲、斷裂對煤層瓦斯影響作用有雙重性:一方面具有釋放煤層瓦斯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積聚煤層瓦斯的作用,地質構造類型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在地質構造的形成過程中,形成兩個相反分帶,即地應力釋放帶和地應力集中帶,相應的在煤層中的瓦斯也出現相反分帶,在地應力釋放帶中的瓦斯含量降低,而在地應力集中的煤層瓦斯含量升高。
從大區(qū)域地質構造來看,突出與區(qū)域地質背景相關聯。例如我國華南瓦斯涌出量大,突出次數多,強度大,始突深度淺。而華北煤田,大部分地區(qū)多不突出。這是因為華南經過多次構造運動,構造十分復雜。多為壓扭性褶皺斷裂。而華北多為張性或張扭性斷裂。
1)一般情況和規(guī)律
張性斷層或裂隙,對煤層瓦斯起釋放作用。即所謂“張裂隙”。例如福建省區(qū)域構造大部份是張性斷裂構造,福建煤層瓦斯含量較低。但隨著埋藏深度的增加,排氣斷裂的排氣性能可能減小。壓性或壓扭性斷裂,對瓦斯起保存作用,即所謂“閉合裂隙”和遮擋斷層,逆掩斷層幾乎為遮擋型的,而傾角較陡的斷層有可能排氣。
2)關于“峰值”問題
在開放性斷層附近,瓦斯含量低,出現谷值,在斷層兩側一定部位,瓦斯含量升高,各出現一個“峰值”,再遠則是瓦斯含量正常值。
煤礦巷道中常見的小型褶曲,一般對瓦斯含量影響很小,但中型成大型褶曲影響較大。區(qū)域性大型向斜埋藏深度大,瓦斯含量高;而大型背斜相對埋藏深度淺,瓦斯含量低。大型背斜的中和面以下則高。中型褶曲的瓦斯含量有三種情況:封閉條件好時,背斜較向斜瓦斯含量高,因為在封閉系統中,瓦斯只能沿煤層向高處運移。封閉條件不好時,向斜較背斜瓦斯含量高,因為背斜中的瓦斯易沿張性裂性逸散。在傾伏褶曲的轉折端,傾伏背斜較傾伏向斜瓦斯含量高,因為傾伏背斜的轉折端瓦斯運移距離長,受氣面積往上逐漸縮小,阻力變大。
瓦斯含量隨著煤的變質程度升高而增加。在相同的條件下,揮發(fā)分越低,變質程度越高,因此瓦斯含量亦越高。隨著變質程度的增高,吸付能力隨之增加。
瓦斯突出強度與灰分會含量值成反比關系。煤中灰分增加,不僅增加了煤的強度,更重要的是:1)是減少了生成瓦斯的物質,如1t無煙煤可生成400m3的瓦斯。若灰分增加20%,則只能生成320m3的瓦斯;2)灰分多以分散狀或呈膠結構充填或分布于煤的結構組分的胞腔中,占據一定的吸附表面空間。降低瓦斯的吸附能力;3)灰分增加,提高了煤的強度,因此,灰會增高,減少了瓦斯突出的危險性。
由于水分不僅能占去煤體中的一部份孔隙,而且水分子部分吸附在煤的表面,從而影響煤對甲烷的吸附能力,充水性高的煤,其可塑性和柔性增加,減少了煤體的應力集中程度和強性,因此充水性高的煤,突出危險性小。
1)煤層厚的地段,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較易發(fā)生突出。煤層愈厚,生成的瓦斯多,儲集的瓦斯內能愈大,煤層受地質構造擠壓力作用,煤層愈薄,應力主要集中于比煤層強度大的圍巖中傳遞,煤層厚,同樣大的應力則主要在煤層中傳遞,增強了對煤的破壞程度,增加了突出的危險性;
2)煤與瓦斯突出多發(fā)生在煤厚變化帶。這些地帶不僅有較大的瓦斯內能,而且煤層受力也較復雜,應力比較集中,煤層受到破壞,煤強度降低,使突出的危險性增加。
大量的資料表時,凡是突出井田,其煤層頂底均由具有一定厚度而較完整的屏障層組成,在此種條件下,瓦斯屬于封閉型,只發(fā)生臨界突出到弱突出者,瓦斯屬于半封閉型,無瓦斯突出危險的屬于開放型,福建省煤礦瓦斯均屬于開放型瓦斯。
一般來說,泥巖比粉砂巖致密,易保存瓦斯。因此,泥巖所在比例愈大,瓦斯突出的危險性愈大。
根據大量的資料表明,致密塊狀,條帶狀的煤強度大,瓦斯含量低,在地壓的作用下,不易破碎,因此,一般為難突出煤,福建省大部份煤層都是致密塊狀,條帶狀等特征,為難突出煤。片狀結構煤的強度小,但瓦斯含量小,也屬于難突出煤,粉粒狀、蜂窩狀結構及網狀裂隙結構煤,不僅瓦斯含量大,顆料之間的接觸面小,強度低,煤質柔軟,一經受地壓作用,這些微粒受到錯移,微孔隙互相溝通,使瓦斯迅速解吸,形成巨大的瓦斯內能,當煤壁不能承受巨大的瓦斯內能時,就會發(fā)生瓦煤和瓦斯的突出。因此,屬于易突出煤。
煤礦瓦斯突出與生產活動等均有一定的關系。礦山壓力可使瓦斯壓力增加,從而增加瓦斯和煤突出的危險性,有數據表明采動后的礦山壓力比采動前的平均垂直壓力大3倍~5倍,特別是掘進迎頭的兩個隅角,礦山壓力集中,易發(fā)生瓦斯突出,地表下的煤、巖層在未經采動之前是處于應力平衡狀態(tài)的,礦井下的采掘活動破壞了這種平衡狀態(tài),引起應力的重新分布,以達到新的平衡,此時造成局部應力集中,增強瓦斯突出的動力,隨著采掘工程的推進和礦山開采深度的增加,礦壓也明顯增強,煤和瓦斯突出的危險性加大。除以上影響瓦斯突出的這些因素外,水文地質因素、巖漿巖、開采規(guī)模、開采深度以及采空區(qū)的密閉質量等因素對煤和瓦斯的突出危險性也有一定的影響。
[1]陸衛(wèi)東.煤與瓦斯突出微觀機理的基礎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
[2]李希建,林柏泉.煤與瓦斯突出機理研究現狀及分析[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0(1).
[3]周丕昌,劉萬倫,李偉.大河邊向斜地質構造對煤與瓦斯突出的影響[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