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河北省隆化縣林業(yè)局,河北 隆化 068150)
河北省隆化縣經過幾代務林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立地條件較好的荒山均已完成綠化任務,剩下的則是條件較差的荒山,由于近幾年持續(xù)干旱和不良天氣,“成活率”成為困擾造林質量的難題。在此背景下,隆化縣林業(yè)局對容器苗繁育、規(guī)格及栽植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提高了工程成效。
2.1.1 容器苗繁育
(1)利益促動。采取積極引導、利益吸引等措施,走出了一條“自育、自裝、自栽”的容器苗發(fā)展之路。先從局屬國營苗圃抓起,發(fā)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同時確定合理的苗木價格,并簽定銷售合同,使很多育苗戶見到培育容器苗有利可賺,紛紛效仿、學習,初步形成了“自育、自裝、自栽”的良性容器苗發(fā)展之路。由于育苗戶有了長期打算,所有拿到定單的苗圃從大田直播種子入手,逐步建立起形式多樣的容器苗開發(fā)生產之路,每個苗圃均初步形成了一個容器苗生產“小循環(huán)”,如有在大田直播種子的,有將種子直播容器內的,有一次到位不例碗的,有先播小碗后再例大碗的,這種花樣翻新展示了利益吸引所帶來的創(chuàng)造力,大大地降低了苗木成本,提高了未來容器苗市場的競爭力,推動著容器育苗步入健康發(fā)展軌道。
(2)政策推動。將工程投資向容器苗造林上傾斜,采取為育苗戶集中采購容器杯(袋)的方式,降低了育苗成本;免費提供容器苗周轉箱;簽定容器苗銷售合同等措施,使育苗戶有了依托,有了長遠發(fā)展容器苗的思想準備,恒下心來研究容器苗,專心致志拓展容器苗生產空間,推動了容器育苗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3)強化服務。從種子選購、整地、播種、苗期管理到裝袋、培育、出圃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安排技術人員現(xiàn)場指導,確保生產合格苗木。隆化縣林業(yè)局從2008年開始,為了提高容器苗基質營養(yǎng)水平,從圍場購進了20t松針土,免費發(fā)放到育苗戶手中,一年過后使用松針土的容器苗不僅生長快,更主要的是色澤正,尤其是大田直播使用了松針土后,苗齊、苗壯,吸引了眾多人士,紛紛效仿。2009年河北省林業(yè)局“輕基質”容器苗會議后,基質改良的步伐更快了,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實,林業(yè)局購進一臺三相電“粉碎機”,免費為育苗戶使用。充分利用本縣落葉松林下大量的松針,外加其他糞肥混和加工,研發(fā)出具有本縣特色的“基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市場化運作。每年向社會定期發(fā)布用苗信息,包括苗木種類、數(shù)量、規(guī)格、質量,引導育苗戶繁育適銷對路苗木,推動容器育苗,培植苗木市場,逐步形成產業(yè)。特別是“承赤”西線兩側,由于過往車輛較多,本身就是一個無形的“廣告”區(qū)和推介平臺,各種規(guī)格的容器苗始終保持著暢銷勢頭。所以,許多苗圃盯準了這條“黃金線”,大力發(fā)展容器苗生產。到目前為止,在這條公路上,年純收入達到50萬元的容器苗生產單位達到10多家。利益的驅使更加激發(fā)了人們投身容器苗生產的決心,每年容器育苗面積都有20hm2,裝碗達到2000 萬株以上。特別是今年,苗木價格攀升,全縣注冊登記容器苗培育的私有制苗圃就達50多個、200多戶,育苗面積40hm2、3600 萬株,產值7200 萬元。
2.1.2 造林應用
(1)抓試驗示范。隆化縣從2002年開始進行容器苗造林試驗示范工作,探索容器苗造林技術,不斷總結提高,通過組織參觀、召開現(xiàn)場會等多種形式使廣大干部群眾切身感受到應用容器苗造林技術措施取得的成果,充分認識到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工程建設質量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瘠薄山地、沙化地造林效果顯著,推動了容器苗造林技術的推廣普及。
(2)抓技術培訓。隆化縣采取舉辦培訓班、現(xiàn)場會、專題講座、發(fā)放明白紙、印發(fā)書刊等多種形式,對工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技術培訓。對技術人員采取培訓上崗制,不經培訓,不許上崗;施工人員不經培訓,不許參加造林施工,使參與工程建設的人員熟練掌握了容器苗抗旱造林技術,并能應用于生產實踐,確保取得建設成效。
(3)抓規(guī)劃設計。作業(yè)設計時,除楊樹、果樹外,干旱陽坡造林,封育區(qū)、飛播區(qū)補植型造林及達不到成活和保存標準的工程補植,能夠采用容器苗造林的,一律設計使用容器苗造林。
(4)抓責任落實。將容器苗造林任務分解落實到鄉(xiāng)、村、地塊,采取領導、任務、勞力、技術、苗木、工具“六落實”。檢查驗收時,發(fā)現(xiàn)未按設計使用容器苗造林的,不兌現(xiàn)工程費;發(fā)現(xiàn)未按要求使用容器苗補植造林的,不支付工程保質金和工程尾欠款,暫緩退耕農戶的糧食補助款發(fā)放。全縣累計使用容器苗造林4800 萬株,工程建設質量顯著提高。
(1)探索不同樹種容器苗繁育技術,豐富造林樹種。經過不斷摸索實踐,從油松、落葉松、樟子松等針葉樹種,拓展到山杏、沙棘、檸條、樺樹、五角楓等十幾個樹種。
(2)探索小容器苗倒入大杯培育大苗技術和營養(yǎng)袋種子點播育苗技術。小容器苗倒入大杯培育大苗技術是培育苗高50cm以上、地莖粗0.8cm以上的大苗,由于苗大苗壯,抗旱、抗兔害能力強,造林成效好,但造林成本高;營養(yǎng)袋點播種子育苗技術特點為成苗率高、苗木根系全、造林易成活、育苗成本相對較低,但是育苗周期長。
(3)探索容器苗培養(yǎng)基質。分別選用松針土、食用菌廢棄料、玉米芯、玉米秸等加雞糞、馬糞、牛糞進行不同比例配比試驗,篩選培養(yǎng)基質。特別是2011年全省容器苗現(xiàn)場會上后,自制松針土2000 t,培育輕基質容器苗400萬株,從吉林省采購草炭土基質塊50萬塊,采用大棚點播油松種子培育容器苗,出苗率達到95%以上,不僅節(jié)約種子,降低成本,而且縮短了育苗周期。
(4)探索不同苗木規(guī)格、不同造林時機容器苗造林成效。飛播區(qū)補植型造林采用種子點播育苗,培育小規(guī)格容器苗雨季造林,以減少與飛播種子出苗的差異性。春季造林采用2+2大規(guī)格容器苗造林,既可提高抗旱能力,又可有效防止鼠兔危害,實踐證明效果顯著。
(5)探索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整地由小反坡整地改為魚鱗坑整地,由一次整地改為二次整地,先整栽植穴,深度超過容器袋5cm左右,再挖魚鱗坑,既有利于穩(wěn)固容器苗,又有根系生長空間。為防止鼠兔危害,栽植時還在容器杯旁放置毒袋,從而使工程建設質量和成效明顯提高。
河北省隆化縣在容器苗育苗、造林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效,但與其他縣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根據(jù)現(xiàn)實條件,繼續(xù)引進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容器苗造林的整體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