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彥
退休老父親
憑窗望月已三更,回首仕途第幾程?
兩袖清風心坦蕩,一身正氣夢安寧。
但期晚景秋分色,無意長江浪擊聲。
過眼云煙皆物外,天倫之樂享晴明。
韓貴邦
鷓鴣天·七旬抒懷
歷盡滄桑楓葉紅,欣逢盛世樂耆翁。晚霞絢麗夕陽美,壯志縈懷熱血騰。 學李杜,唱新聲,遨游書海趣無窮。揮毫潑墨抒胸臆,歌頌中華錦繡程。
李家平
勸友人
往事紛紜歲似煙,萍蹤各隱苦酸甜。
春濃紫氣薰塵事,秋暮蒼霞贈世間。
行旅匆匆年近老,思縈裊裊夜難眠。
韶華已逝何追夢,復起童心度晚年。
童芳勉
結婚四十周年贈老伴
求學鳳山始識君,志同道合結良姻。
相思共守寒窗月,婚約同歡義水濱。
鸞鳳和鳴情益熾,兒孫繞膝樂無倫。
韶華不再山盟在,牽手百年愛更深。
呂文芳
釋懷
一
癡情一甕埋心底,獨守春山意自閑。
誤食相思債滿腹,惟余影子共成眠。
二
飛花若雪卷春流,細雨如絲捆夜愁。
一盞昏燈燃舊夢,幾多無奈捏成秋。
三
磨碎時光近半程,紅梅謝處拾重生。
玉壺難解心芽勃,踩響初春腳步聲。
彭中文
秋興
一
暮望湖山萬頃暉,涂金抹玉可輕微。
歡欣葉向長天舞,憔悴波添白鷺飛。
傲菊不嫌朋已老,癡心卻念愿終違!
回頭小徑龍蛇伏,忍顧天風蕩瘦肥。
二
一彎寒月照千山,如露相思滿世間。
筆下文章為故里,風中客旅向雄關。
紅楓片片憂心色,素菊枝枝亂發(fā)顏。
彈指又離年底近,囊中泛泛怎歸班?
三
浪跡江湖何是頭?寒來暑往廿余秋。
南疆初歷心飛翼,世事終明客盡愁。
喜聽長簫和野雀,閑觀碧海舞群鷗。
糊涂莫作清新解,獨剩詩情走九州。
胡紹浚
六十自嘲
平生淡泊遠奢求,甘作硯田一勁牛。
口嚼枯青嘗美味,肩拉犁耙拓平疇。
骨筋累斷無恩怨,寒暑侵消有樂憂。
愿為人間多灑汗,只圖禾稼奪豐收。
徐文彧(臺灣)
行年八十
碧海青天夜夜心,最哀菽水未承親。
平平淡淡八十載,碌碌庸庸六二春。
葉茂枝繁堪自慰,妻賢子孝謝宗神。
開明世紀中華頌,天下為公唱太平。
柯展翅
2012龍年疊韻
一
柳孕抽芽桃孕開,初春氣息入門來。
案前信手翻新歷,園內(nèi)隨心賞老梅。
無力重穿龍虎穴,有緣可上鳳凰臺。
一年從此三元始,自我風光自剪裁。
二
心中利鎖早拋開,故慮閑愁不再來。
研佛學儒還練道,品蘭賞芷亦尋梅。
人生奮進先規(guī)劃,事業(yè)中興后出臺。
為得尋常多快意,是非曲直一刀裁。
三
快樂之花心上開,健康幸福自然來。
結緣莫信三生石,抒興當歌一剪梅。
讀賦修身游赤壁,觀書醒世記蘭臺。
容顏燦若春光媚,綺麗將由嫩葉裁。
四
內(nèi)賢總把笑顏開,一路相扶走過來。
苦戀已傳千尺牘,鉆婚再賞滿園梅。
應思共掘林泉井,難忘同憑日月臺。
草木知春今又是,滿天云錦倆心裁。
吳梅城
銀婚賀內(nèi)七旬初度
一
敏學多才詠不休,深研雅韻似孺牛。
飄香五谷憑窗望,唯有勤勞天必酬。
二
恍返童年遠泛舟,詩書兩岸畫中游。
雄豪婉約求精品,老圃黃花共鬧秋。
三
秋深楓葉喜紅多,七十炎寒志未磨。
暑往寒來多少夢,揚鞭直上正歡歌。
高安平
憶童年
莫道童年都美好,城鄉(xiāng)有別見歌謠。
村童渴飲池塘水,稚背常挑野嶺樵。紙筆全憑撈水草,學錢只靠砍藤條。
兒時舊事何堪憶,已作云煙拋九霄。
無題
回首滄桑五十春,無功少過布衣身。
羞于鄰里咨官職,怕向家人道餉銀。
窗破風來詩有景。茅疏雨漏地無塵。
問君可見榮枯柳,哪是奢華哪是貧。
譚永偉
五十感懷
幾許疏狂對樹花,商場浪跡寄生涯。
高歌喜得吟明月,淡飯悠然享嫩茶。
頭頂嚴霜猶撼日,肩挑重擔為糊家。
鏡前留影知天命,始信光陰未可賒。
深秋偶吟
東籬寄夢入花深,那管寒霜落寞侵。
池柳初窺陶令意,庭園默會放翁心。
水邊笑掬江樓月,山谷欣傳雁雀音。
菊影長存猶未已,吟哦佳句訴秋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