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權
(蘭州工業(yè)學院體育部,甘肅 蘭州 730050)
健美教學中保護與幫助的作用
敬德權
(蘭州工業(yè)學院體育部,甘肅 蘭州 730050)
在健美教學訓練過程中,采用保護與幫助的方法,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訓練的信心,保證動作技術不走樣,提高訓練的質量,從而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
健美教學;保護;幫助
為推動高校健美運動的發(fā)展,維護和增強從事健美運動者的健康,保護與幫助在健美教學訓練中日趨加強。健美訓練的動作難度和運動負荷量及強度與其他項目相比安全系數較高,但如果在健美教學訓練中疏忽大意,仍有可能發(fā)生傷害事故。為了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使訓練能安全正常地進行,要求我們不斷地鉆研和掌握健美運動的規(guī)律,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保護和幫助方法,采取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的有效措施,從而促進高校健美運動的發(fā)展。
在教學訓練過程中,采用保護與幫助的方法,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訓練的信心,保證動作技術不走樣,以提高訓練的質量,從而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保護與幫助對剛開始從事健美訓練者來說,能消除心理顧慮,增強學習信心,便于盡快地建立動作概念,正確掌握動作技術和提高動作質量。由此可見,保護與幫助也是健美教學與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
保護與幫助是健美運動的特點之一,是健美教學訓練中常采用的教學訓練手段和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的重要安全措施。故要求教師、學生必須掌握這一基本技能。健美運動是以采用各種不同器械完成不同動作為特征,它要求人們在運動狀態(tài)中始終伴隨著器械的運動,且具有一定的負荷量和強度。因此,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可能因負荷量或強度超出運動者生理機能承受的負荷量,出現器械突然下降或運動者用力不均衡引起重量的傾斜以及保護不當而產生傷害事故。所以,當運動者發(fā)生危險時,及時給予保護與幫助,使他們擺脫危險是非常重要的。
在健美教學訓練中應有目的地培養(yǎng)運動者掌握保護與幫助的技能;同時在保護與幫助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對進一步提高健美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練習者在健美訓練中,當器械重量超出機體所承受的整體或局部負荷量和強度時,保護者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擺脫動作的不同特點,選擇靠近練習者完成動作路線的位置,仔細觀察完成動作的情況,至始至終做好保護的準備。
在具體的運用中,要根據健美器械的特點和練習者實際情況選擇,如當使用杠鈴做深蹲練習時,采用雙人保護,兩個保護者分別站在杠鈴兩端進行保護。亦可采用單人保護,保護者站于練習者身后。再如用杠鈴做臥推練習時,采用單人保護為宜,保護者應站在練習者的頭端進行保護。
練習者在健美訓練中,由于某些動作發(fā)生意外危險時,獨立地運用技巧來擺脫危險,以避免發(fā)生傷害事故的方法叫自我保護。這是健美教學訓練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因此,教會練習者自我保護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運用自我保護方法擺脫危險時,頭腦要冷靜,采取的措施要迅速果斷、有效。例如,在做后深蹲時,若向上起動至一半因腿力所限站不起來時,這時務必注意繼續(xù)收緊背肌,同時利用站不起來而不得不回降至深蹲狀態(tài)時所出現的向下沖力,再及時向上反彈,同時用力向前挺胸、挺髖,使杠鈴由頸后肩上向后掉落下來,從而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另外,可采用一手緊握杠鈴桿、一手扶撐一膝關節(jié),同時用腿力和支撐力使之完成深蹲動做。
在練習者做動作過程中,幫助者給予助力,使其更好地掌握、改進和提高動作的技術,更好地建立正確動作概念。另外,根據健美教學訓練的特點,直接幫助有利于提高訓練質量。健美訓練是有嚴格的強度、次數、組數限制的,若要肌肉有效地發(fā)達,就需竭盡完成規(guī)定強度的組數、次數練習。當練習者盡最大努力而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的組數、次數時,采用幫助方式使練習者完成最后幾次的練習,加強對深層肌肉的刺激,從而達到訓練的效果。直接幫助的方法有扶、拉、推等。
3.1.1 扶 扶是隨著練習者完成動作路線跟進的方法,一般不主動加助力。例如,初練者在練習時,由于對動作技術不熟練,往往會使完成動作的路線不穩(wěn)定,對此采用扶的方法,有助練習者掌握正確技術動作。
3.1.2 拉 當練習者采用極限強度練習增長肌肉力量時,借助拉的力量幫助練習者完成動作的方法,如后蹲、臥推等大強度的練習,可采用向上拉的幫助,協助練習者完成動作。
3.1.3 推 推是隨著練習者完成動作路線跟進的方法,一般都有主動加助力完成動作,如上推練習,幫助者可扶握器械或肢體某部位,順勢用向上推的助力幫助練習者完成動作。
幫助者不直接加助力于練習者身上,而是通過短字語言、數字、口令,使練習者掌握正確的用力時間和節(jié)奏,以幫助盡快學會動作和提高訓練質量。
3.2.1 短字語言 利用語言激勵練習者增強信心,從而更有效地達到練習效果。如常用的短字語言有“加油”“堅持”“再來一次”等。
3.2.2 數字 健美訓練對數字有極大的敏感。練習者在訓練中,同伴可隨著次數一起數數,數數的音量應有弱-漸強-強的變化,這樣既能督促練習者完成個數的情況,又能用數字刺激、調動練習者,起到幫助練習者克服困難、竭盡全力完成最后幾次的目的。
3.2.3 口令 在個別教學訓練時,用口令強化動作要領、速度或節(jié)奏,如彎舉動作,當練習者向上彎起時可用“屈”口令,使之動作到位;當還原時可用“伸”口令,示意練習者手臂要伸直?!扒被颉吧臁笨诹钅苁闺哦^肌徹底的收縮與放松。
保護用品的保護與幫助隨著健美訓練水平的提高,愈來愈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如腰帶、腕、護膝、拉力帶及保護手掌的手套等。使用這些保護用品進行訓練,既可避免機體局部負荷量或強度過大而引起疲勞,造成運動損傷或傷害事故,又可使練習者的心理得到保護,從而減輕心理壓力,能全力投身訓練。
練習者不僅要把保護與幫助看做是有效的教學訓練手段,而且應視做維護和增進練習者健康發(fā)展的有力措施。因此,在保護與幫助中要耐心、細致,要集中思想和全力以赴。
在運用保護與幫助時,對于不同的對象應做到區(qū)別對待,使用方法各異,如應了解年齡、性別、訓練年限、體質狀況、訓練水平以及季節(jié)變化等。只有在了解了練習者情況的基礎上,方能有針對性地加以保護與幫助,使之取得明顯的訓練效果。
掌握保護與幫助的時機,關鍵問題是保護者是否熟悉動作和訓練要求。在健美訓練中,其效果主要與組數、次數相關,如果保護與幫助得當,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相反。因此,要求保護者熟悉動作技術和訓練要求,掌握助力的部位和保護的有利位置,有助于運動員在訓練中增強信心,確保組數、次數的完成。如后深蹲練習時,兩個保護者應站在杠鈴的兩端為宜,當練習者因腿力有限站不起來時,兩人同時用力向上拉起杠鈴。但兩人動作須協調一致,不能一快一慢、一高一低或用力不等,否則可能因重量偏于一端而導致腰部損傷。另外,當練習者站起來后,兩人一起幫助練習將杠鈴置于深蹲架上。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保護與幫助有了明確的認識,認為在健美教學與訓練中采用保護與幫助,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訓練的信心,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提高教學與訓練的質量,從而使健美運動在高校蓬勃發(fā)展。
[1] 劉紹東,康印安.大學健美[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 古橋.健身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G831.1
A
1674-151X(2012)07-105-02
投稿日期:2012-04-20
敬德權(1975 ~),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