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上旬,人類電影史上最為賣座和成功的影片之一《泰坦尼克號》,身披最新3D科技的外衣再度向世人走來。這部當年勇奪11項奧斯卡大獎的影片,又一次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焦點。
成就這部經(jīng)典凄美災難巨作的眾多元素中,音樂藝術元素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最佳音效、最佳音樂剪輯、最佳電影歌曲、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所有奧斯卡音樂大獎,全部囊括。而一首席琳?迪翁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風靡全球,家喻戶曉。可以說,《泰坦尼克號》劇情發(fā)展的起伏跌宕,和音樂那“如歌如泣”的婉轉(zhuǎn)相得益彰。下面,本文將從主題音樂之魅,背景音樂之魅,主題曲音樂之魅三個方面對該電影音樂加以分析。
主題音樂,往往是能夠表達影片中心思想或整部作品情緒的音樂,它既是連接劇情的“流動線條”,又是對于劇情主要段落或場景起烘托作用的關鍵之所在?!短┨鼓峥颂枴返闹黝}音樂不是某一個音樂,或者某部分,從影片的開始到結(jié)束,它是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整體。類似于繪畫般的譜曲手法,是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最為獨特的概念之一。只不過,該影片所要呈現(xiàn)的是雙重主題,即凄美愛情和災難結(jié)局,二者共同交織出影片的雙重線條。
影片伊始,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蘇格蘭風笛,哀婉吹響,如此鮮明的定下整部電影的風格和基調(diào),仿佛讓我們在觀影之處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無限的回憶,而這種回憶又是由于音樂所帶給人獨有的聽覺效果而產(chǎn)生的莫名情愫。
作為主題音樂的序奏,以一種女歌手無詞歌哼鳴式的演唱來完成。與此同時,銀幕中出現(xiàn)了當年首航的泰坦尼克號郵輪,緩緩離開碼頭的畫面。在那帶有含蓄和飄渺的無詞歌伴隨下,觀影者很自然的產(chǎn)生了一股訣別的傷感,以及恍惚之間便要隔世之情。這也是主題音樂根據(jù)主題曲的片段而進行的第一次變奏。當年輕貌美的女主角露絲小姐,首次出現(xiàn)在頭等艙甲板的欄桿旁,杰克正好在其下方,他默默的向她凝視。同時,主題音樂的另一次變奏,以溫馨動人的音樂織體出現(xiàn),映襯出了杰克心中對露絲的戀慕之情。當然,之后在影片情節(jié)精心設計的那組極為動感和飽滿的鏡頭中,主題曲第三次變奏出的無詞歌,更使這一對情人站在船頭所表現(xiàn)出的經(jīng)典擁抱飛翔的情節(jié),變得讓人過目不忘。更為絕妙的是,片頭部分的第一次變奏在影片的末尾再現(xiàn)了。這次變奏是在所有觀影者最為揪心的情節(jié)中的出現(xiàn)——浸泡在冰冷的海洋里的杰克,在完全喪失意識前向他自己心愛的露絲叮囑與話別。多處的主題曲變奏與凄美劇情結(jié)合的近乎完美,并為這個發(fā)生于災難背景上的愛情故事起到了首尾呼應、突出電影內(nèi)涵的作用。
在場景變化和災難情節(jié)必然發(fā)生的同時,運用交響曲式配器的場景音樂,也是主題音樂之魅的具體體現(xiàn)。災難劇情,也正是這部電影所要交代和描述出的第二線條。當影片中出現(xiàn)沉船這個必然發(fā)生的事件之際,旋律的節(jié)奏緊密程度和打擊樂的出現(xiàn),不僅表達出了影片視覺所要烘托出的緊張氛圍,而且更能說明災難來臨時人們內(nèi)心無法掩飾的恐懼和驚嚇。當男女主角出現(xiàn)在銀幕中后,主題變奏再次出現(xiàn)。而此處的出現(xiàn),不論是節(jié)奏和氣氛都與之前那些舒緩變奏形成了一個強烈的聽覺對比。隨著音樂的不斷推動,緊張之情推向高潮,整艘船都被一種滅頂之災的氛圍籠罩,仿佛愛情和生命都必須在不久的將來走向滅亡。觀影者在主題音樂與情節(jié)完全貼切融合的感染之下,必然會得到精神的最佳快感。
背景音樂,又可稱為之為背景音效。廣泛來說是指的電影里面出現(xiàn)的所有聲音效果。由于已將主題音樂從背景音樂中剝離開來加以單獨分析,那么,這里所要談到的便是除主題音樂之外的,影片畫面內(nèi)外的各種聲音之和。
背景音樂往往能夠?qū)⒂捌械那楣?jié)環(huán)境和劇情發(fā)生地點用各種特殊的音樂表達出來。運用是否得當、銜接是否合理縝密,既是對影片整體把握的精髓之所在,也是電影音樂之魅的關鍵?!短┨鼓峥颂枴烽_場潛水攝像機到海底沉船時,有三到四個場景,仿佛回到了當年首航時的華麗而壯觀的場景,而此時的背景音樂恰巧運用了類似于原景重現(xiàn)的片段渲染,讓影片的情節(jié)與氣氛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來回穿梭,讓人浮想聯(lián)翩。這種瞬間的場景與音樂同步轉(zhuǎn)換,給觀影者以強烈的現(xiàn)場感。而在該影片中,配樂大師和導演對于聲音剪輯和音響的處理恰到好處。將背景音樂之魅發(fā)揮到了極致。
不同情節(jié)聲音大小的不同收放、不同場景音效回響的不同調(diào)節(jié)足以看出,背景音樂對于推動情節(jié)和拉近觀影者與影片的距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背景音樂還能夠在表達劇中人物心理活動和情緒方面給予暗示和鋪墊。當露絲由于受不了自己的未婚夫給予自己的過多的束縛,并且以各種可能的方式給她帶來精神上的重壓之時,背景音樂是用低沉的大提琴代之氣氛陰霾,暗示出露絲內(nèi)心的不安與憤恨;而當船上不同層次的人們得知死亡靠近他們時,同樣代筆他們的背景音樂也是完全不同的:富人們采取傲慢與驚慌的言語去爭搶救生船,一組音樂家選擇共同演奏最為得意的作品來度過人生的最后一刻,更多的人們被那些煩亂不安的腳步聲、逃生的吼叫包圍著等等,代表著他們各自的背景音樂來回穿插于這些場景出現(xiàn)的同時,將不同人對于生命的理解渲染得淋漓盡致。
主題曲,通常也是影片最為重要的點睛之筆。經(jīng)典的影視名曲,可以傳唱多年,甚至數(shù)十年而經(jīng)久不衰。本片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是由享譽全球的流行天后席琳?迪翁演唱的,她用自己純美而略帶憂傷的唱腔演繹了這部凄美愛情的真諦。同時,短短的四分鐘,也是整部影片的濃縮版本。
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同樣出自于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之手。整首歌曲充滿了濃郁的愛爾蘭民風,而具有純正民族韻味的愛爾蘭錫哨,在大師的巧妙編配下,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就使得歌曲盡顯凄美而悠長。歌曲的旋律走向也是從最初的平緩之引到激昂的中段,再到纏綿悱惻的副歌,一直到歌曲的悲劇尾部。席琳?迪翁用她獨特的鼻聲哼鳴收尾,蕩氣回腸,回味無窮。正如歌詞所說:“怨命運總捉弄,繾綣時,太匆匆,留我一世一生的痛……記得所有的感動,星光下我們緊緊相擁。無論是否能重逢,我的心永遠守候,只盼來生與共……”故事已經(jīng)講完,而主題曲的響起,也是對于影片的又一次簡短回顧。因此,每當觀影者再度聽到這首歌曲時,便會快速的在腦海中閃現(xiàn)出“如歌如泣”的影片劇情,以及已經(jīng)深深根植于各自心中的那份對于愛情和生命的感動。
《泰坦尼克號》,一部穿越15年歲月歷練的偉大作品。我們可以有太多的理由去喜歡它,去再一次走入影院觀賞它,去找尋屬于自己的時代記憶。而這種記憶也會隨著電影音樂的再度響起,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阻隔,再度擁抱這個讓人終生難忘的凄美故事。品味于影片的動人之處,沉浸于音樂的魅力之中。
[1]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2]詹姆斯?卡梅隆,艾德?馬士,道格拉斯?柯克蘭著.姜曉寧譯.《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
[3]狄其安.《電影中的音樂》.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版
[4]唐晶,韓強.純聲純愛——對《山楂樹之戀》的音樂分析[J].電影評介: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