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椎弓根釘內固定術是目前骨科臨床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術中椎弓根釘?shù)恼_定位并進行根釘準確置入被認為是手術成功的關鍵[1]。本文旨在通過對我院接受椎弓根釘內固定系統(tǒng)手術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椎弓根釘植入方法,觀察兩種植入方法的效果,進而得到有效的植入椎弓根釘?shù)姆椒?,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6月~2011年6月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對照組30例,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47.1±17.5)歲,其中交通事故受傷16例,墜落受傷10例,砸傷4例,胸椎骨折17例,腰椎骨折13例。治療組患者30例,年齡在20~70歲,平均年齡(46.2±14.8)歲,其中交通事故受傷17例,墜落受傷8例,砸傷5例,胸椎骨折16例,腰椎骨折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麻醉方法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在麻醉條件下采用開放椎管直視下椎弓根釘置入;治療組患者椎弓根釘四步綜合定位植入法[2],具體步驟:(1)根據(jù)術前胸腰椎X線或CT檢查顯示骨折標志,進行傷椎定位;(2)由術前X線及CT檢查確定進釘部位;(3)確定植釘參數(shù);(4)進行植釘,進釘前用探針探測釘?shù)浪谋谟忻黠@骨質感,確認釘?shù)涝谧倒鶅?,按預測角度擰入螺釘。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了SPSS16.0計量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x±s),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在P<0.05下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椎弓根釘定位植入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準確率比較
經過不同椎弓根釘定位植入法后,治療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植入準確率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見表1。
治療組患者術中C臂和X線透視約為2次/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次/例,兩組患者在發(fā)生腦脊液漏分別為1例和2例,均無脊髓和神經損傷現(xiàn)象。
傳統(tǒng)的椎弓根螺釘Weinstein 定位法,實際操作時常發(fā)生釘位不當或者出現(xiàn)椎弓根爆裂、螺釘松脫、骨折復位不良等并發(fā)癥。在采用開放椎管直視下置釘法在直視椎弓根側壁的條件下置釘,則不會受到橫突、關節(jié)突增生、退變的影響,做到對患者的個性化置釘,但是開放椎管直視下置釘,需要進行開放椎管,這樣會破壞患者胸腰椎后柱的穩(wěn)定性[3]。椎弓根釘內固定術中采用四步綜合定位法,則具有術前分析個體解剖差異,同時又可以做到準確定位傷椎,精確入釘參數(shù),準確完成置釘?shù)膬?yōu)點,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出血量、提高螺釘植入的正確率并減少C臂X線的透視次數(shù)[4]。文中采用椎弓根釘四步綜合定位植入法的30例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植入準確率上分別為(73.9±8.7)min、(294.6±31.2)ml和90.0%的植入準確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相應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治療組患者,術中C臂和X線透視約為2次/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次/例,兩組患者在發(fā)生腦脊液漏分別為1例和2例,均無脊髓和神經損傷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在經過不同的椎弓根釘植入法比較發(fā)現(xiàn),在胸腰椎骨折患者進行椎弓根釘內固定系統(tǒng)手術治療時采用四步綜合定位植入法植入椎弓根釘效果明顯優(yōu)于開放椎管直視下椎弓根釘置入法,值得臨床推廣。
[1]王瑞,靳安民,張光軍,等.短節(jié)段椎弓根內固定與椎體成形術聯(lián)合治療胸腰椎骨折[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5,22(2):112.
[2]胡曉東.34例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釘棒系統(tǒng)內固定治療方法的效果探討[J].吉林醫(yī)學雜志,2011,32(6):1166-1167.
[3]張來波,賈堂宏,龔維明,等.胸腰椎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J].山東醫(yī)藥,2008,48(8):73-74.
[4]劉先銀,李佛保,陳立言,等.開放椎管法與Weinstein椎弓根螺釘置入法的臨床比較觀察[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14(7):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