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智陟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06年國內(nèi)生豬市場價格低迷,加上玉米等飼料價格上漲,養(yǎng)豬效益下滑,農(nóng)民養(yǎng)豬積極性受挫,生豬存欄量減少,導致2007年以來國內(nèi)豬肉供應明顯不足,價格急劇上漲。2007年以來,全國先后22個省份發(fā)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導致生豬存欄量進一步減少,國內(nèi)豬肉供應的壓力增大。在國內(nèi)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刺激下,豬肉進口增加。據(jù)海關統(tǒng)計,2007年我國進口生豬產(chǎn)品比2006年增長1.2倍。2008年中國生豬產(chǎn)品進口量又增長93%,當年生豬產(chǎn)品貿(mào)易呈現(xiàn)逆差格局。2009年由于豬流感疫情,中國暫停了從美國、墨西哥等市場進口豬肉制品,豬肉進口量下降;此后,2010年則比進口量減少的2009年增長70.9%。2009—2010年呈現(xiàn)順差格局。
2011年5月份以來,國內(nèi)豬價大漲并持續(xù)高位,政府增加了豬肉的進口量,9、10月份進口豬肉大量進入市場,單月貿(mào)易量呈現(xiàn)進口激增。供給量有了后援支撐,市場價格回落。截至12月,生豬產(chǎn)品貿(mào)易逆差9.57億美元。累計出口11.82億美元,同比上漲16.6%;加工豬肉和鮮冷凍豬肉分別占生豬產(chǎn)品出口總額的34.1%和27.6%。累計進口21.39億美元, 同比大幅增加1.1倍;豬雜碎和鮮冷凍豬肉分別占進口總額的59. 2%和39.6%(見圖1)。
2.2.1 豬肉出口量下降
2011年1-12月我國鮮冷凍豬肉出口量8.07萬t,同比下降26.7%,出口額3.26億美元,同比減少1.8%。鮮冷凍豬肉主要出口到我國香港地區(qū),占出口總額的78.6%。主要出口省份是湖南和廣東,合計占出口總額的51.4%。
2.2.2 豬肉進口量同比增加1倍
2011年1-12月份鮮冷凍豬肉進口量為46.77萬t,同比增加1.3倍,進口額為8.4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加3.1倍。美國、丹麥和加拿大,是我國豬肉主要進口來源國,合計占進口總額的76.6%;廣東、北京、上海、江蘇和天津等省市,占進口總額的80.5%。9-10月份從美國進口豬肉同比增加20倍。單月從美國進口額創(chuàng)紀錄水平。中國成為美國豬肉的第五大進口國。主要進口省市是廣東、北京、上海、江蘇和天津,占進口總額的80.5%。
圖1 2009-2011年各年1-12月份我國生豬產(chǎn)品貿(mào)易額
2.2.1 加工豬肉出口增加,以出口為主
1)出口。1-12月我國加工豬肉出口量為10.70萬t,同比增加3.4%;出口額為4.03億美元,同比增加17.8%。加工豬肉主要出口到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qū),占出口總額的76.2%。出口省份主要為山東,占出口總額的34.3%。
2)進口。加工豬肉進口很少,累計進口量477.92 t,同比增加3.9%,進口額375.09萬美元,同比增加61.5%。加工豬肉的進口主要來自西班牙和美國。主要進口省市是上海,占進口總額的53.5%。
2.2.2 豬雜碎以進口為主,進口增加
我國豬雜碎主要是進口。截至12月份,累計進口量為88.22萬t,同比增加25.9%,進口額為12.66億美元,同比大幅增加62.3%。主要從美國進口,占進口額63.2%。主要進口省市廣東和天津,占進口總額的52.3%。
2.2.3 活豬出口增加
我國活豬只出不進,截至12月份,我國活豬出口4.52億美元,同比增加33.5%?;钬i主要出口到我國香港地區(qū),占出口總額的94.3%。主要出口省份廣東,占出口總額的49.3%。
進口對豬價下跌有一定的影響,2011年9-12月生豬價格下跌,遏制了補欄需求,2012年市場還會存在一定供需缺口。生豬行情3年為一個周期,價格高峰和低谷通常間隔1年半,2004年、2008年和2011年曾出現(xiàn)了三輪顯著的豬周期。下一個周期將在2014年左右,2012年豬肉價格預計不會超過上年,價格將理性回歸,呈肉類價格v型波動,春節(jié)后價格回落,進入夏季消費淡季,回落到低點,到了年底又再度上漲。進口政策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此前,荷蘭合作銀行的報告指出,由于疫病影響,中國將在2012年進口140萬t豬肉,全球豬肉貿(mào)易量不過660萬t,相對于中國年5 000萬t的消費量來說簡直杯水車薪,且國外可供擴充的豬肉資源并不多,進口過多很可能會助推國際市場豬肉價格。
同時,我國豬肉進口增加的背后還隱藏著飼料緊缺的問題。2010年中國從美國大規(guī)模進口玉米,已經(jīng)成為玉米凈進口國。由于玉米等飼料成本占生豬養(yǎng)殖成本的60%以上,需要大量進口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今年以來,玉米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目前,我國玉米消費中的70%已用作飼料,如果規(guī)模養(yǎng)殖比例提高到100%,玉米飼料消費的比例將對應增加到90%,缺口會非常大。通過加大豬肉的進口量可以減少對原料的依賴,大量進口豬肉以后可能會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