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廣東,湛江)
在工程測量中,內業(yè)資料計算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內業(yè)資料計算的準確無誤與速度直接決定了測量工作是否能夠快速、順利地完成。而內業(yè)資料的計算方法及其所需達到的精度,則又直接取決于外業(yè)所用儀器及具體的放樣目標和內業(yè)計算所用到的辦公軟件和計算辦法。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 Design簡寫CAD,常稱AutoCAD)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普通的應用,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AutoCAD的特性提供了測量內業(yè)資料計算的另外一種全新直觀的圖形計算辦法。
結合采用全站儀儀器的情況,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三維坐標的測量,通過AutoCAD的內業(yè)計算有如下優(yōu)點:
(1)在放樣的過程中,可以用編程計算器結合全站儀,非常方便地、快速地進行作業(yè)。
(2)運用AutoCAD進行計算結果的驗證。
(3)在施工測量中,極坐標計算是坐標放樣的重點和難點。由于一般的工程放樣中的元素多為、直線(段)、圓(?。┑龋士梢猿浞掷肁utoCAD的設定坐標系、繪圖和取點的功能,以及結合建筑工程外業(yè)所用計算器的功能,從而大大減輕我們外業(yè)的工作強度及內業(yè)的工作量。
在測區(qū)內加密控制點,經常使用測角交會或測距交會或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如果運用數學公式來計算,則非常繁瑣,而且不易檢查錯誤,例如在后交會中的危險圓上。相反,如果我們利AutoCAD來繪圖計算,就簡單多了?,F針對測角和測距兩種方法分別作如下說明:
(1)前方測角交會。如圖一所示,A、B為坐標已知的控制點,P為待求點,在A、B兩點已觀測了角度α、β。
利用AutoCAD系統(tǒng)軟件,根據A、B兩點坐標在桌面繪制出A、B兩個點,連接AB點得到AB線段,然后分別以A點和B點為基點旋轉AB線段α,β角(從圖上可直觀地分辯方向)。使用ID命令選擇交點P,就可以得到P點坐標了。如果圖形有檢校條件,仍然可以進行坐標差的計算。如果在近似平差的情況下能滿足需要,則可以在圖形上進行平均計算并作出標記。
(2)前方距離交會。如圖二所示,A、B為坐標已知的控制點,P為待求點,在A、B兩點分別利用全站儀測了距離Sa和Sb。
利用AutoCAD系統(tǒng)軟件,根據A、B兩點坐標繪制出A、B兩個點,連接AB點得到AB線段,然后分別以A點和B點為圓心,以為Sa和Sb半徑作圓,則得到P點和P*點(對照現場的方位情況,從圖上可直觀地分辯出其中一點P為所求,而另一點P*則是虛點,是不需要的)。使用ID命令選擇交點P,就可以得出P點坐標了。將前方測角交會與前方距離交會進行組合應用,當然那就不一定要將所有條件都完成測量了,另外對于以上幾項對坐標的應用,應該注意的就是AutoCAD中的坐標順序與測量中的大地坐標系是有區(qū)別的,也就是要注意X坐標和Y坐標的對應關系。
(3)對作業(yè)資料的管理
AutoCAD在工程中除對測量內業(yè)資料計算有其優(yōu)勢一面,在外業(yè)資料的管理方面,同樣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測量外業(yè)資料中,主要是控制點網絡圖及其計算資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各種開挖橫斷面、縱斷面圖的繪制,以及橫斷面面積的計算,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的圖紙的繪制。由于AutoCAD已經有了很強的數學計算功能和很高的數學精度,其有效位數已完全能夠滿足我們在工程測量中的需要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將所有圖紙、所有工程量表格及文檔進行分類,其重點是對圖紙文件利用AutoCAD進行總圖的繪制,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在總圖上進行查找了。
廣東省湛江市某工程建筑平面(見圖三)較一般矩形建筑物復雜,流線向呈弧形,徑向軸線相互間有一定夾角,且存在多個圓心,測量內業(yè)計算工作量繁雜,放線工作大,通過CAD圖解配合全站仢定位的方法可以輕松解決。
(1)內業(yè)計算方法。內業(yè)計算須依據相應的測量方法而定,外形復雜的工程在各個階段所用的測量方法不同,所需內業(yè)測量數據都比較多,采用普通解析幾何方法計算,工作量則會顯得較為繁雜,且易出錯,采用CAD圖解法,借助CAD強大的查詢、標注功通來實現。
(2)測量定位
1)基坑及基礎施工階段?;釉诘乇硐?,基坑內每個樁承臺都凸出板上,而且相互間由橫向弧形、縱向直形基礎梁相連。對于這種復雜的基坑定位用普通經緯儀量角、鋼卷尺測距較困難,且誤差較大,不易實現。采用全站儀是比較合適的方法。
2)非標準層階段。非標層結構較復雜 ,須在梁板面相應增設測量輔助導線,此導線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呈不規(guī)則分布。
3)標準層階段。標準層形狀相對較簡單,于非標層施工階段在樓層上將測量控制點精確定位出來,通過激光垂準儀投遞上去,控制點的連線即為標準層的測量輔助導線。
(3)各階段施工測量定位。
1)基坑階段
①將工程軸網按相應方位輔入CAD系統(tǒng),并置入相對坐標系中,利用CAD標注功能標注出每個軸線交點坐標,如圖四所示。
②用全站儀測設任一輔助點C1于基坑附近,將全站儀架設于C1點,原始測量控制點為后視點,各軸線交點即為所需測設前視點,測設出各軸線交點后,便完成了相應軸網的定位,根據基坑與軸線幾何尺寸關系,即能得出每個承臺基坑及基礎梁基槽位置。
③細部軸線放樣。直形軸線可用經緯儀配合投設;弧形軸線的定位放樣,可輔以矢高法進行,詳見圖五。為保證弧形的平滑,細部放樣點應有一定的密度,一般要求矢高在3mm以內,故放樣點的密度應為1.1m,對應的圓心角為1°,即每相鄰二個軸線點之間內插4個點。
裙樓因基坑較淺,在全站儀施放主樓軸線不能兼顧的情況下,用以下方法測量定:在基坑附近測設另一輔助點C2,用計算機電子表格編程計算得出C1 C2與C2P之間夾角(P為任一軸線交點,夾角可用兩者方位角差值計算得出),軸網交點可同時用兩臺經緯儀分別架設于輔助點C1及圓心點O1量角交江而得。此方法同樣避免了鋼卷尺測距產生的不必要的誤差。
2)地下室階段
①根據底板高低跨實際情況,確定測量輔助導線L1位置,用CAD圖解法標注出L1與各軸線幾何關系尺寸參數。
②用全站儀測設出輔助導線L1上控制點,用鋼卷尺沿L1測出L1與各徑向軸線的交點M1,將經緯儀架設于M1點,根據CAD圖解得出的凡何關系尺寸參數,量角測距后即可定位出各軸線交點,詳見圖六。
非標準層階段形狀依然較復雜,輔助導線設置及測量方法同地下室施工階段。
3)標準層階段
標準層平面形狀雖相對較簡單。輔助導線也相對減少,此輔助導線控制點事先在非標層施工階段預先測設好,采用激光鉛垂儀投遞上去。此控制點不得少于三個,且能相互通視,以便進行閉合復核,詳見圖七。
CAD技術及電子表格在工程測量方面的應用即快捷又精確,還可進行多方案的比較,在實際施工中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 程新文.測量與工程測量[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