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酈均
(浙江省江能建設有限公司 杭州 310020)
小溪灘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錢塘江中游龍游境內(nèi),衢江與靈山港匯合口下游約6.5km的衢江上,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0462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16.8億 m3。水庫正常蓄水位 40m,電站裝機18MW,多年平均發(fā)電量7478萬kW·h。
本工程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標準為100年一遇。正常蓄水位40m,發(fā)電死水位38.75m。建筑物布置自左至右依次為:電站、左充排水泵房、泄洪沖砂閘、船閘、橡膠壩、右充排水泵房。
擋水橡膠壩共8跨,左4跨橡膠壩底板頂高程35.5m,右4跨橡膠壩底板高程與原河床基本持平,為37m。壩袋采用螺栓壓板錨固。在左右側分別設置泵房,各充排4跨壩袋。
電站為河床式電站,廠房為擋水建筑物的一部分,由主機房段和裝配場段及位于下游的副廠房組成,全長87.35m,升壓站設在裝配場下游側戶外43.3m高程上,利用原河岸臺地填筑及山坡開挖而成。泄洪沖砂閘共3孔,采用平底閘的結構形式,閘上水庫正常蓄水位為40m,設計洪水位為42.17m(P=2%),校核洪水位為42.95m(P=1%)。采用升臥式平板鋼閘門。
根據(jù)工程樞紐建筑物的布置和施工總進度的要求,結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確定輔助企業(yè)、生產(chǎn)臨建及臨時生活福利設施的布置原則為:
a.集中與適當分散布置相結合,做到既有利于生產(chǎn)又方便生活,保證施工快速安全、經(jīng)濟可靠。
b.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勞動力使用量,減少生活福利建筑面積,少占農(nóng)田。
c.混凝土施工道路布置與施工圍堰、砂礫料開挖道路相結合,創(chuàng)造綜合利用條件。
d.油庫、炸藥庫等危險材料庫的布置及結構遵守國家安全防爆防火等規(guī)范要求。
根據(jù)以上原則,將施工區(qū)的輔助企業(yè)、倉庫、生活福利設施等集中布置在壩址下游左岸業(yè)主征地的施工區(qū)域內(nèi),篩分系統(tǒng)布置在大壩下游左側一期圍堰附近,水泵站分散布置在各使用區(qū)附近。
本工程施工用風主要部位為電站石方開挖用風,主要用風設備為風鉆,高峰期用風為30m3/min。根據(jù)上述情況,本工程計劃在左側進廠公路邊上布置兩臺20m3/min(4L-20/8)電動壓風機,供風能力為40m3/min,滿足了電站廠房石方開挖的需要。
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地勢較為平坦,但衢江中水量充沛,水質(zhì)能滿足施工要求,故施工用水主要采用直供水方式進行,計劃在左右岸圍堰上游處各設一座取水泵房,內(nèi)設IS100-80-160A離心水泵兩臺,其單機流量為55m3/h,能滿足施工用水要求。生活用水采用抽取地下水的方式進行。
廠房區(qū)最大用電負荷為500kW,砂礫料場篩分最大用電負荷為160kW,生活營地及輔助企業(yè)廠區(qū)最大用電負荷為240kW,共計900kW,因此需在左岸壩址附近設置一臺500kVA和一臺400kVA變壓器,在右岸壩址附近設置一臺400KVA變壓器,才能滿足本工程施工用電要求。備用電源選擇120kW柴油發(fā)電機組1套。各分項工程施工用電從變壓器低壓端接出,現(xiàn)場擬用8m電桿分別架設動力線及照明線至生產(chǎn)設施區(qū)、施工工廠區(qū)及生活區(qū)等。輸電線路干線選用3×LGL-150+1×50;支線選用3×LGJ-50+1×160。
4.1.1 料場選用
本工程混凝土總澆筑量13.9萬m3,以三級配為主,所需砂石骨料情況:砂約6.5萬m3,石子約14萬m3。料場擬選用位于壩址上游的范家6號料場。根據(jù)坑探情況,上述料場的級配含量(水上):150~80mm占3.7%;80~40mm占16.2%;40~20mm占31%;20~5mm占25.6%;小于5mm占23.5%,基本滿足使用石子的要求。
砂礫料開采篩分量分析見下表:
砂礫料開采篩分量分析表
4.1.2 砂石骨料開采、篩分
4.1.2.1 骨料開采
根據(jù)上述分析,開采總方量為27.66萬m3。開采前利用衢江水位較低時,先由人工將料場上的樹木、雜物清除,然后用推土機將開采段表面無用層剝離,用裝載機裝自卸汽車運到指定地點棄放。砂石料開采將采用挖掘機挖裝,8~15T自卸汽車運至下游砂石骨料場,經(jīng)皮帶機運輸?shù)阶蟀兜拿隙褕?。開采時考慮一次開挖深度控制在2m左右。
4.1.2.2 骨料篩分
篩分系統(tǒng)布置在壩址左岸下游一期圍堰附近的灘地上,主要由預篩分、主篩分樓和成品堆料場組成。為防止在汛期堆料場被淹,場地平整時在臨河側利用河床砂礫石修筑小圍堰擋水。
預篩分車間的格篩長15m、寬4m,分成4個,由610輕軌制成。格篩下設3個集料斗,每個集料斗出口設手動弧門,集料斗下方布置一條800mm寬的皮帶機,將半成品料送到主篩分樓進行篩分。主篩分樓長5m、寬10m,內(nèi)布置3組共4臺篩分機,其型號均為SZ21500×3000。篩分后的粗骨料經(jīng)集料斗后由800mm寬的皮帶機送至成品料場堆放。砂經(jīng)集料斗后至螺旋分級機沖洗完畢后,由650mm寬的皮帶機送至成品堆料堆置。螺旋分級機每組篩分機配置一臺,其型號為FG-12。該篩分系統(tǒng)的篩分能力約為800m3/天。
本工程混凝土總澆筑量13.9萬m3,工程量大,澆筑位置集中,為便于成品的質(zhì)量控制,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一期主要布置在大壩下游左岸空地上,用于左岸1跨橡膠壩、泄洪閘、船閘、泵站及電站用混凝土的拌制;二期計劃在右岸設置兩臺0.75m3拌和機組成的拌和站。
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地形,混凝土拌和樓布置在壩址左岸,發(fā)電廠房左側的空地上,制冷系統(tǒng)布置在拌和樓附近。在汛期過后,在基坑內(nèi)另布置一臺0.75m3拌和機。左岸拌和站配備兩臺JZM750拌和機及兩臺配套HPDⅡ型配料機。每臺配料機設置有4個骨料倉、1個水泥倉、1個粉煤灰倉及螺旋輸送機,各級骨料秤1500kg,總功率80kW。砂石料倉設在拌和站下游側,各骨料倉用混凝土墻分隔開,ZL40裝載機上料。制冷系統(tǒng)布置在拌站旁,配備一臺10萬kcal的冰水機,制4~8℃冷水,供混凝土攪拌用。
根據(jù)施工需要,二期在右岸也設一個拌和站,內(nèi)設兩臺0.75m3攪拌機,混凝土采用半自動化生產(chǎn),骨料上料采用ZL40裝載機裝到HPD1200Ⅱ型自動配料器的料斗內(nèi),按設計好的骨料、水泥、黃砂等進行配合,按已定的次序進入攪拌機,然后再由配料器供給水量,外加劑由人工向攪拌機內(nèi)加入。
根據(jù)施工進度安排,需設置一個鋼筋生產(chǎn)能力為10t/班的加工廠,以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由于本工程木模加工量不大,故現(xiàn)場只設一簡易木材加工車間;廠內(nèi)設兩臺模板調(diào)平機,用以維修加工鋼模。鋼木加工廠主要布置在壩址右岸空地上,其中在二期右岸處設一簡易鋼木加工廠,鋼木加工廠總建筑面積200m2,占地面積為600m2。
將機械修配廠和汽車保養(yǎng)站聯(lián)合設置為機、汽修配廠,承擔施工機械和車輛的小修、保養(yǎng)任務,修配廠設在壩址下游左岸空地上,建筑面積400m2,占地面積1200m2。
在拌和樓附近設置綜合試驗室,建筑面積50m2,占地面積100m2,內(nèi)設萬能試驗機、混凝土壓力試驗機、混凝土抗?jié)B儀各一臺,土工、水泥、砂、石及混凝土等材料試驗設備一套。
根據(jù)施工生產(chǎn)需要,現(xiàn)場設置水泥庫、爆破器材庫、加油站、配件庫、綜合倉庫及生產(chǎn)調(diào)度值班室等房屋,總建筑面積為860m2,占地面積為940m2。
為了滿足炸藥庫、雷管庫安全規(guī)定需要,在業(yè)主和監(jiān)理單位的協(xié)助下,在庫區(qū)內(nèi)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位置修建建筑面積為50m2、占地面積為100m2的炸藥和雷管庫。在庫區(qū)內(nèi)適當位置設加油站一座,位置滿足安全規(guī)定需要,建筑面積為50m2,占地面積為100m2。水泥庫設在拌和樓附近,建筑面積300m2。配件庫設在壩軸線下游空地上,存儲施工機械設備的易損配件,建筑面積150m2,占地面積250m2。
根據(jù)工程結構布置和分層施工的特點,布置了為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支干線,支干線與現(xiàn)有的主干線相接,道路布置考慮為滿足8~15T自卸汽車運行需要,總長5000m,泥結碎石路面。
施工期間壩區(qū)及場內(nèi)施工道路布置如下:
一期工程:計劃從左岸上下游圍堰與灘地、山體相連接處各修一條下基坑道路,分別通往橡膠壩及廠房。
二期工程:計劃從右岸上下游圍堰與原堤身相連接處各修一條下基坑道路,分別通往橡膠壩。
基坑按各壩段各修一條施工便道到各澆筑壩段。
左岸上游沿山體修一便道至6號砂石料場,跨河處搭設便橋,下游延伸至堆料場,作為料場出料的主要通道。
上述施工道路總長約為5000m,采用7m寬路基,上設50cm厚的砂礫石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