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國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是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病因并不十分明確,目前認為發(fā)病因素可能與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關。本文中筆者對6~14歲發(fā)病患兒監(jiān)測血清中鋅、鐵含量、銅鋅比值、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shù)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將其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探討復發(fā)性口瘡潰瘍的發(fā)病機制,為臨床治療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jù)。
隨機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6~14歲口腔黏膜復發(fā)性口瘡患者65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33例,均為輕、中型患者;女32例,為輕型、多發(fā)型,男女中均未有白塞型;病程0.5~2.0年。每1~2個月發(fā)作一次,在檢測前半個月未作任何藥物治療。同期隨機抽取體檢正常的學生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女各25例,抽查學生中無口腔黏膜病及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人群均在普通飲食情況下,進食12 h以上,抽取晨起靜脈血備用。采用PE 3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測血清銅、鋅、鐵含量。試驗器皿均經去離子化處理。采用中國軍事科學院檢測試劑盒(單克隆抗體APAAP法)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shù)。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檢測結果中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中鋅和鐵元素的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而Cu/Zn比值高于對照組 (P<0.01);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計數(shù),CD4/CD8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試驗組血清球蛋白IgG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1)。
表1 兩組鋅、鐵含量及銅/鋅比值比較()
表1 兩組鋅、鐵含量及銅/鋅比值比較()
?
試驗組血清微量元素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1。試驗組T淋巴亞群計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2。試驗組免疫球蛋白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3。
表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shù)比較()
表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shù)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CD3(%) CD4(%) CD8(%) CD4/CD8試驗組對照組65 50 48.50±5.60△66.50±6.20 29.04±5.80△46.20±5.60 30.55±4.40 29.00±5.00 0.95±0.45△1.70±0.72
表3 兩組血清球蛋白含量比較(,g/L)
表3 兩組血清球蛋白含量比較(,g/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IgG IgA IgM試驗組對照組65 50 16.50±1.35△12.50±1.80 2.17±0.50 2.25±0.42 1.76±0.40 1.79±0.40
復發(fā)性口瘡潰瘍是口腔黏膜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患者的精神因素、免疫因素、遺傳、激素水平的變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綜合原因有關。通過本組檢查結果分析: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發(fā)病因素與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密切關系。國內早有報道缺鋅或缺鐵與復發(fā)性口瘡潰瘍的關系[1-2]。
從檢測結果中發(fā)現(xiàn),復發(fā)性口瘡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及血清中鐵、鋅含量均低于對照組(P<0.01),從結果上分析復發(fā)性口瘡潰瘍的發(fā)病機制與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血清中微量元素鐵、鋅的變化有密切關系。鋅是許多酶的輔基,在維持口腔黏膜正常增殖和結構完整中鋅起著重要的作用。體內DNA和RNA聚合酶的合成過程中離不開鋅,同時對免疫調節(jié)功能發(fā)揮重要作用[3]。鐵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同時機體組織的許多代謝離不開鐵,缺鐵可引起口腔黏膜萎縮、變薄和抵抗力下降。
機體細胞免疫水平高低與淋巴細胞轉化率有密切關系,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則淋巴細胞轉化率低[4-6]。本研究結果顯示,復發(fā)性口瘡潰瘍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CD3、CD4計數(shù)和CD4/CD8比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CD8的改變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復發(fā)性口瘡潰瘍與機體免疫因素密切相關。機體內鐵元素減少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異常,導致外周血淋巴細胞轉換率下降,從而加重口腔潰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使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變薄導致上皮結構改變、局部壞死、形成潰瘍[7-8]。
總之,復發(fā)性口瘡潰瘍發(fā)病因素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與微量元素鐵、鋅的減少,T淋巴細胞亞群失調,免疫功能紊亂有密切的關系。合理補鋅和補鐵對于防治和減少復發(fā)性口瘡潰瘍的復發(fā)有重要的意義。
[1]翁志強,蔡若冰.口腔黏膜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變化研究[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3(4):28-30.
[2]傅長秀,周玉昆,陳美瑛,等.原子吸收法測定阿弗他潰瘍患者血鐵含量與淋巴細胞轉換率的關系及治療[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1993,9(3):146-147.
[3]孫善珍,凌滌生,魏奉才.復發(fā)性口瘡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檢測及分析[J].口腔醫(yī)學雜志,1994,14(4):172-173.
[4]宋文剛,秦德川,楊志孝,等.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2,19(3):16-18.
[5]譚茂卿,陳振超.桂枝湯治療復發(fā)性口瘡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8):137,139.
[6]周曉梅,高蘭敏.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及綜合治療[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6):101,104.
[7]馬旭輝,孫黎飛.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的基礎研究與治療現(xiàn)狀[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6,23(10):1264-1266.
[8]祁軍,孫正,魏雙,等.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T細胞亞群及淋巴細胞增殖力的觀察[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5,5(30):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