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肖麗 劉 杰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2
宮外孕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年發(fā)病率在逐年升高,其死亡率占妊娠相關死亡的9%~13%[1]。目前由于血β-HCG測定的普遍化,B超檢查或陰道超聲檢查的應用,使宮外孕能夠得以早期確診,早期治療,從而改變了以往宮外孕治療以手術為主,為保守治療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療效越來越受到肯定。以往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藥物保守治療宮外孕的指征是β-HCG<2 000 U/L[2],但筆者在治療中發(fā)現(xiàn)在 β-HCG>2 000 U/L時,治療也收到不錯的成效,為此筆者于2006年7月~2009年11月選取120例宮外孕住院患者,給予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療效與β-HCG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2006年7月~2009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宮外孕患者,年齡19~46歲,平均29.1歲;第1次宮外孕113例,第2次宮外孕7例;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103例,下腹痛95例;停經28~56d。所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血β-HCG定量176.70~15 000.12 U/L,根據血β-HCG濃度不同分組,β-HCG≤2 000 U/L為A組(58例),β-HCG>2 000 U/L 且≤5 000 U/L 為 B 組 (40例),β-HCG>5 000 U/L為 C組 (22例),B超示盆腔包塊最大71 mm×56 mm,血常規(guī)正常。三組患者年齡、病程、停經時間、初測β-HCG值及包塊大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 mg,每日2次,連續(xù)2 d,同時用甲氨蝶呤20 mg肌內注射,共3 d,3 d為1個療程。1周后若僅臨床癥狀減輕,但β-HCG值上升或下降<15%,B超測盆腔積液無減少或增加,盆腔包塊無縮小或長大則再用藥1個療程。如果保守治療失敗即行手術治療。
所有患者治療前檢測β-HCG值及B超檢測包塊大小,治療1周后檢測β-HCG值及B超檢測包塊大小。如需治療第二療程的,治療后繼續(xù)檢測β-HCG值及包塊大小。治療過程登記不良反應。
治愈:血β-HCG轉為正常,盆腔包塊縮小或消失,腹痛、陰道出血癥狀消失。失?。貉?HCG下降或上升,盆腔包塊增大,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內出血征象。保守治療過程中改手術治療者亦為失敗。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0例患者,成功109例,總治愈率為90.83%。其中,A+B組98例,成功92例,治愈率為93.88%;C組22例,成功17例,治愈率為77.27%,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2,P<0.05)。A組58例,成功55例,治愈率為94.83%;B組40例,成功37例,治愈率為92.5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 1。
表1 不同血β-HCG濃度的宮外孕的治療效果比較[n(%)]
所有患者僅2例出現(xiàn)輕度能忍受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未發(fā)生口腔潰瘍、骨髓抑制、肝腎損害、皮疹脫發(fā)、腹瀉等嚴重并發(fā)癥。
近年來,檢測手段和治療手段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宮外孕能夠得以早期確診,早期治療,為保守治療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很好地保留了婦女的生育功能。其中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甲氨蝶呤是國內外公認的有效殺胚胎藥物,用于治療宮外孕已被一致公認,甲氨蝶呤是一種對滋養(yǎng)細胞高度敏感的化療藥物,是葉酸的拮抗劑,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使四氫葉酸合成障礙,抑制細胞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使滋養(yǎng)細胞死亡。米非司酮是抗孕酮藥物,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從而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絨毛組織及蛻膜變性,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促使黃體生成素下降,黃體溶解,從而使依賴黃體發(fā)育的囊胚壞死,產生流產[3]。米非司酮的作用機制與甲氨蝶呤療效相仿,因此兩者聯(lián)合用藥,效果更顯著。
β-HCG變化對宮外孕的保守治療是很重要的。宮外孕治療的效果主要與胚胎的成熟程度有關。胚胎越大越成熟,則保守治療效果越差[4-5]。HCG是由合體滋養(yǎng)細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受精后第6天受精卵滋養(yǎng)層形成時,便開始分泌微量HCG并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而逐漸升高,故HCG越高,則提示胚胎越成熟,治療效果就差[6-8]。以往樂杰[2]建議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藥物保守治療宮外孕的指征是β-HCG<2000U/L,但從本文的結果可以看出,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在β-HCG≤5 000 U/L時,效果顯著,而且不良反應少。這與李容等[9]的結果相似,所以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療效顯著,在β-HCG≤5 000 U/L時,效果更加明顯。
[1]Washington AE,Katz P.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payment source trends [J].Obstet Gynecol,1993,81(2):287-292.
[2]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5.
[3]劉伯寧,孫劍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終止早孕1774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4,10(4):231.
[4]孫蘇力.米非司酮治療未破裂型宮外孕44例臨床分析[J].中國廠礦醫(yī)學,2000,13(5):332-333.
[5]李志琴.米非司酮治療24例宮外孕的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15):142.
[6]蔡麗坤,魏翠英,羅湘.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未破裂型宮外孕200 例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08,20(8):109-110.
[7]郭樹青.甲氨蝶呤腔內注射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9):120.
[8]黃文靜,屈潔霞,歐陽麗珠.腹腔血β-HCG測定在診斷不典型宮外孕中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醫(yī)院,2008,8(1):44-45.
[9]李容,李宗恒.血β-HCG濃度與宮外孕藥物保守治療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