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海玲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科,海南 三亞 572000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多學科融合的新型綜合護理模式。CNP以時間和護理內容分別作為橫軸和縱軸,將入院至出院過程中所有護理工作制訂成具體的日程表,按圖表中的護理內容對患者主動地、連續(xù)地實施護理干預,不僅護理效果顯著,而且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1-2]。腦出血占腦卒中的10%~30%,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而且腦出血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3-4]。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已廣泛用于治療腦出血,本研究2009年5月~2011年10月對57例在我院神經外科行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腦出血患者實施CNP,旨在探討CNP的對護理質量的影響。
選擇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神經外科行收治的行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腦出血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診斷為腦出血,符合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適應證。其中,男 76 例,女 38 例,年齡 51~73 歲,平均(65.1±6.3)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神經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按以科主任和護士長為組長的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制訂的CNP流程表實施護理,具體護理方案如下:
1.2.1 入院后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主治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的相關情況、病房環(huán)境與管理制度,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留置導尿管、吸氧機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并耐心向患者和家屬講解腦出血的相關發(fā)病因素、有效治療方法和預后等[5]。
1.2.2 術前護理 繼續(xù)向患者進行腦出血相關知識的宣教,介紹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麻醉方式、手術體位、手術過程、臨床療效及術前和術中的注意事項等,以消除或緩解患者和家屬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告知患者和家屬復查頭顱CT和各項實驗室檢查的目的,CT等檢查有專職護理員陪同。
1.2.3 術后1周內的護理 術后患者進入監(jiān)護室密切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加強對引流管的管理,重點觀察引流管與頭顱的位置、引流管有無意外脫落,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避免引流管折疊、扭曲及管腔堵塞等,如需離床檢查,必須關閉出入管;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移出監(jiān)護室至單人病房,向家屬進行預防感染的宣教,對病房定時進行空氣和地面消毒,以減少院內感染的發(fā)生;指導患者及家屬飲食應從高蛋白與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逐漸向軟食過渡;給患者講解劇烈咳嗽、打噴嚏和便秘等可使顱壓升高,導致再出血;指導和幫助家屬對患者進行翻身、拍背、排痰及按摩經常受壓部位護理,以預防肺部感染和壓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早期肢體功能鍛練的意義、重要性、方法和原則,鼓勵患者堅持鍛練[6-7]。
1.2.4 拔管后護理 注意拔管后切口的消毒,預防感染;繼續(xù)進行腦出血的健康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和監(jiān)測血壓,血壓必須控制在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監(jiān)督和鼓勵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練,對鍛煉的方法、步驟給予指導、示范[8]。
1.2.5 出院前護理 向患者講解吸煙、嗜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對腦出血的影響,堅持每天監(jiān)測血壓和肢體功能康復鍛煉,按時服藥,定期復診等,并將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制成卡片發(fā)給患者。
患者和家屬在出院當日填寫本研究小組自行設計的關于腦出血健康知識教育掌握情況測評表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表,均以100分為滿分。健康知識評分≥80分者為合格;護理滿意度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滿意,70~79分為不滿意,以(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計算滿意率。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評價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同時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和家屬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較好,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和掌握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和家屬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較高,滿意度評分和滿意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和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出院后隨訪2個月,兩組患者的ADL評分均明顯增加,但觀察組增加更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2.84±2.32)d,少于對照組的(18.06±3.5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觀察組住院費用為(2.13±0.28)萬元,少于對照組的(2.95±0.51)萬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比較()
表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例數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觀察組575718.06±3.5112.84±2.32*2.95±0.512.13±0.28*
腦出血具有發(fā)病急驟、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高病死率等特點,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發(fā)生沒有可預見性,發(fā)病后患者和家屬均會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急切盼望獲得腦出血治療和預后等相關知識[3]。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主要工作是執(zhí)行醫(yī)生的醫(yī)囑,配合醫(yī)生治療,缺乏相關疾病知識的健康宣教,待患者和家屬提出問題時才給予指導,護理無預見性和系統(tǒng)性。而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實施CNP,改變了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護士單純、機械地執(zhí)行醫(yī)囑及護理工作的無序化狀態(tài),使護理工作得到優(yōu)化、簡化和增效。CNP以住院時間和護理措施為橫軸和縱軸,針對具體疾病自患者入院到出院將接診時的診斷、入院后的健康知識教育、檢查、用藥、治療、飲食和肢體功能鍛煉指導和出院計劃等制訂成具體的圖表,主動地、連續(xù)地完成圖表中規(guī)定的內容,可以避免年輕護士因專業(yè)知識和護理經驗缺乏而影響護理質量,使護理模式具有預見性、計劃性、針對性和可視性[9-10]。
護理工作嚴格執(zhí)行CNP中制訂的各項內容,使健康宣教具有時間性、計劃性和目的性,做到循序漸進,可避免健康宣教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將患者家屬納入宣教對象中,既滿足了家屬的心理需求,又有利于家屬對患者不健康行為、習慣的監(jiān)督和幫助。而且在CNP實施中,尊重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屬,加強了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使醫(yī)患糾紛顯著減低,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高[11]。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和家屬的健康知識測評得分和知識掌握率為(87.38±10.06)、(88.15±10.26)分和 87.72%(50/57)、89.47%(51/57),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別為 96.49%(55/57)和 98.25(56/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70%(46/57)和82.46%(47/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施CNP過程中通過循序漸進的健康知識宣教,增加了患者和家屬對腦出血的了解,消除了他們的焦慮、恐懼心理,增加了治療的依從性,同時早期指導肢體功能康復鍛煉,有助于術后康復,進而可減少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降低了醫(yī)療成本[1,5]。本研究中兩組2個月后隨訪ADL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為(12.84±2.32)d 和(2.13±0.28)萬元,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8.06±3.51)d 和(2.95±0.51)萬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實施CNP,不僅能明顯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還有利于患者術后順利康復,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值得推廣應用。
[1]魏麗鴻.臨床護理路徑在錐顱碎吸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z2):5-6.
[2]彭益群.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8):164-165.
[3]范小璇,趙曉平,王云岡,等.氣候因素對不同年齡患者腦出血發(fā)病率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2):172.
[4]曲延才,孫忠康.微創(chuàng)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78例效果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9,22(12):39-40.
[5]王金蘭,陳玉霞,彭紅霞,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6(21):13-15.
[6]毛宏,門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實施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5):236.
[7]來臨.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術的臨床護理路徑與健康教育[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4(4):627-628.
[8]唐文淑,馮一平.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6):118-119.
[9]劉曉霞,李成英.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碎吸術救治腦出血腦疝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2):29-31.
[10]沈紀芳.臨床護理路徑在顱內血腫清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2):4148-4149.
[11]陳立琴,韓英霞,閆洪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35):3228-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