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紅 晁利寧 徐 金 張 敏
1.西安理工大學,西安,710048 2.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48
TRT焊接機殼是在原有鑄造機殼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進和創(chuàng)新設計后得出的新產(chǎn)品[1]。與原來的鑄造機殼相比,焊接機殼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但如此巨大的焊接機殼在各種工況中能否安全可靠,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強度、剛度能否滿足產(chǎn)品設計要求都是設計人員最關心的問題[2]。因此,雖然國內(nèi)外學者對這種大型結構件的應力及變形做了大量研究,應用各種有限元方法[3]進行了分析,使得對單個結構件的應力及變形分析變得更迅速和精確,但是如何對同類型的大型結構件進行系統(tǒng)的有限元分析,使生產(chǎn)者和使用者全面了解新產(chǎn)品的力學性能,為新產(chǎn)品的制造和使用提供更可靠的數(shù)據(jù)參考,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4]。
本文通過有限元仿真,獲得機殼在剛度和強度方面的特性參數(shù),預知機殼焊接中的變形趨勢,分析機殼在使用工況的條件下整個機殼的應力及變形情況,找出應力及變形的最大部位,即最危險的部位,并對結構的調(diào)整提出改進性意見。
TRT蝸殼結構如圖1所示。蝸殼的最大直徑為5.12m,最大厚度為70mm。以中分面法蘭為界,蝸殼分為上下兩個機殼。殼體內(nèi)部有大量防變形支撐,如加強筋、支撐柱等。
圖1 TRT蝸殼幾何模型
由于整個TRT蝸殼結構復雜,體積龐大,殼體上存在許多小孔和尖角,造成有限元網(wǎng)格剖分困難。因此,在不影響計算精度的前提下,忽略結構中相對尺寸很小的局部區(qū)域,例如許多小孔及倒角等,實現(xiàn)對幾何模型的簡化[5]。
進行TRT蝸殼結構場模擬分析計算時,殼體采用三維彈塑性實體結構模型。因此,選用三維結構實體單元SOLID45。SOLID45是一種由八節(jié)點組成的六面體單元,每個節(jié)點具有X、Y、Z方向的3個移動自由度。采用智能和自由網(wǎng)格劃分技術對殼體進行有限元網(wǎng)格劃分[6],建立與結構尺寸完全相同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模型單元總數(shù)為301 291,節(jié)點總數(shù)為86 753。
圖2 有限元模型
在模擬計算中需要給出材料的室溫力學性能參數(shù)(彈性模量、屈服強度等)。本文計算所針對的TRT蝸殼采用同一種材料Q390C,靜力分析以及水壓試驗分析時,其室溫性能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殼體材料的室溫性能參數(shù)[7-8]
在TRT蝸殼結構分析中,根據(jù)實際運行中的約束條件,在圖2中,限制A、B兩點Y、Z方向的自由度,限制殼體的豎向以及軸向位移。在C點導向鍵處限制X方向的自由度,以限制殼體的橫向位移。
在靜力結構分析中,所施加的載荷包括殼體自重、承缸重力、靜葉調(diào)節(jié)結構重力以及轉子的重力。殼體自重以慣性力的形式加到殼體上,其他構件重力都以殼體配重的形式轉化為節(jié)點力后,施加到殼體的有限元模型上。
水壓試驗中,實際測試過程需要在進口和出口處加上擋板,因此在有限元模型上做相應的修改。載荷除了殼體自重外,還包括0.4MPa的靜水壓力及水的重力。水的重力以節(jié)點力的形式加到殼體上。
TRT蝸殼式焊接機殼實際受力狀態(tài)非常復雜,其主要載荷包括邊界約束力、上下機殼間的摩擦力、自身重力、其他構件重力、內(nèi)腔壓力、熱應力等。有限元分析中,機殼總的載荷列陣可表示為
式中,N、B、、Ve分別為單元的形狀函數(shù)矩陣、幾何矩陣、應力矩陣以及單元力。
機殼的總剛度矩陣K可表示為
式中,D為彈性系數(shù)矩陣。
機殼總體有限元方程為
求解式(7)即可獲得機殼的綜合變形a。通過綜合變形a得到單元節(jié)點e的位移列向量ae,則單元的應變和應力可通過下式求出:
圖3~圖7給出了整個TRT蝸殼在靜態(tài)載荷作用下的應力及變形。從圖3可以看出,在室溫靜力工況下,整體機殼的應力不大,平均在1.2MPa左右,最大等效應力為19.1MPa,遠小于材料的屈服強度420MPa,位置如圖示3。等效應力主要集中分布在法蘭的約束處,這是約束和應力集中的綜合效果。
從圖4可以看出,機殼的最大合位移為77.6μm,主要位于下機殼支撐柱處,滿足變形量小于0.1mm的設計要求。
圖3 TRT蝸殼的應力分布結果
圖4 TRT蝸殼的合位移分布結果
圖5 TRT蝸殼X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圖6 TRT蝸殼Y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圖7 TRT蝸殼Z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焊接機殼不同方向位移的最大值如表2所示,各向相對位移值均小于1mm,如圖5~圖7所示。通過分析可知,在室溫靜力作用下結構尺寸未發(fā)生顯著的變化。
表2 焊接機殼不同方向位移最大值 μm
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對TRT蝸殼在承受一定水壓作用時,機殼的應力及變形分布情況進行計算,得到的應力和變形如圖8~圖12所示。從圖8可以看出,在水壓試驗階段,機殼上的應力大部分布在40~85MPa之間,最大值產(chǎn)生在上機殼中,范圍很小,最大值達382MPa。具體位置出現(xiàn)在焊縫處的局部尖角處,屬于應力集中。
圖8 TRT蝸殼的應力分布結果
圖9 TRT蝸殼的合位移分布結果
圖10 TRT蝸殼X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知,水壓試驗時,機殼應力遠未達到材料屈服應力(420MPa),所以機殼變形可以認為是彈性變形。有部分區(qū)域應力較大,但分布區(qū)域很小,對結構無大的影響。
圖11 TRT蝸殼Y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圖12 TRT蝸殼Z方向位移分布結果
機殼在生產(chǎn)實際運行過程中,并不加擋板。而水壓試驗中,整體機殼的最大變形量為1.511mm,最大值出現(xiàn)在擋板上,如圖9所示。而機殼的設計要求殼體的變形量不大于5mm。整體機殼受水壓作用時,機殼排氣腔端板處變形及進氣腔的側板變形較大,且進氣腔的側板有外凸變形,這主要與機殼內(nèi)所受水壓大小不同及側板的最大變形處的強度有關。X、Y、Z方向的相對變形如圖10~圖12所示。整體焊接機殼不同方向位移見表3。
表3 焊接整體機殼不同方向位移最大值 mm
可以看出,水壓試驗中,在水壓的作用下,整個殼體的最大合位移是1.511mm,滿足變形量小于5mm的設計要求。最大位移是Z向(軸向)的位移,為1.338mm,出現(xiàn)在擋板處。這是由水壓所造成的,而焊接機殼本身變形不大。
(1)整個焊接機殼受到靜力載荷的作用分析結果顯示,整體機殼的應力均不大,平均在1.2MPa左右,最大等效應力為19.1MPa,遠小于材料的屈服強度420MPa,等效應力最大值主要集中在法蘭的約束處。整體機殼的最大合位移為77.6μm,位于下機殼支撐柱處。通過分析得出,整個機殼在室溫靜力作用下,結構強度和剛度均能滿足要求。
(2)通過對整體機殼進行水壓試驗,得出整體機殼的應力均處于85MPa以下,機殼的應力遠未達到材料的屈服強度420MPa,局部應力較大,但分布區(qū)域很小,屬于應力集中。因此,機殼在水壓試驗中的強度足夠。在水壓作用下,殼體的整體合位移最大值為1.511mm,最大位移出現(xiàn)在出口擋板處,機殼上的變形并不大,滿足變形量小于5mm的設計要求。因此,機殼在水壓試驗中的剛度足夠。
(3)建議在水壓試驗中,采用在內(nèi)部加柱子的方式,進行變形的約束。
[1]西安交通大學透平壓縮機教研室.離心壓縮機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
[2]李雀屏,鄭濤,韓清凱.離心式壓縮機焊接機殼結構的研究與優(yōu)化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08(12):78-80.
[3]王瑁成,邵敏.有限單元法基本原理和數(shù)值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4]孫長輝,劉正先,王斗,等.蝸殼變型線改進離心風機性能的研究[J].流體機械,2007,35(4):1-5.
[5]杜平安.有限元劃分的基本原則[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0(1):34-36.
[6]何磊,田愛梅.低比轉速離心泵葉輪造型及有限元網(wǎng)格劃分一體化分析[J].流體機械,2006,34(1):27-31.
[7]Zhu X K,Chao Y J.Effect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Material Properties on Welding Simulation[J].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2,80(11):967-976.
[8]Goldak J,Chakravarti A,Bibby M.A New Finite Model for Welding Heat Source[J].Metallurgual Transactions,1984,15B(2):2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