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羅山縣中醫(yī)院,河南信陽 464200
目前,心血管疾病有上升趨勢,是老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而且隨著人民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等,向年輕化發(fā)展,而且病情危重[1]。近年來,很多資料研究發(fā)現,人體發(fā)生、發(fā)展冠心病與多種因素相關[2],而人體中血尿酸,即SUA含量若發(fā)生升高,則是發(fā)生、發(fā)展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3],因此,人體中血尿酸含量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以及患者預后效果關系密切[4]。該研究將對該院自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來就診的冠心病83例患者監(jiān)測尿酸,從而研究尿酸與冠心病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83例均來自該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其中男71例,女12例,年齡46~86歲,平均68.9歲。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有冠狀動脈病變78例,占93.9%,冠狀動脈正常5例,占 6.1%。
冠狀動脈造影方法:檢查使用導管為特制材料,并經患者股動脈或橈動脈將導管送入患者身體主動脈根部左右兩邊冠狀動脈開口處,將少量造影劑注入,使患者整個冠狀動脈血管及其各級分支血管進行充盈,此時可觀察到較為清晰的直徑為0.2 mm粗的微細血管小分支,對患者造影檢查資料應用光盤進行記錄。這樣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整體狀況如解剖畸形或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范圍。血尿酸濃度測定方法:早9∶00前空腹采靜脈血3 mL,離心后用血清檢測腎功能(尿酸、尿素氮、肌酐)等項目(對照組也要求在體檢前1 d不飲酒,不吃海鮮等蛋白質食物)。測定后統(tǒng)計處理血尿酸數據。
冠狀動脈病變支數 0個,血尿酸在(338.9±85.9)umol/L,該組有5例患者,占6.1%;冠狀動脈病變支數1個,血尿酸為(355.8±92.9),該組有30例患者,占36.1%;冠狀動脈病變支數2個,血尿酸為(386.5±89.6),該組有28例患者,占33.7%;冠狀動脈病變支數3個,血尿酸為(405.3±93.6),該組有20例患者,占24.1%。血尿酸水平越高,冠狀動脈病變支數越多,見表1。
表1 血尿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關系[(±s),n(%)]
表1 血尿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關系[(±s),n(%)]
冠狀動脈病變支數 血尿酸水平(umol/L) 例數0123 338.9±85.9 355.8±92.9 386.5±89.6 405.3±93.6 5(6.1)30(36.1)28(33.7)20(24.1)
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正常,血尿酸水平為(338.9±85.9)umol/L,該組有4例,占4.8%;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輕度,血尿酸水平水平為(355.8±92.9)umol/L,該組有 28 例,占 33.7%;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為中度,血尿酸水平為(386.5±89.6)umol/L,該組有 26 例,占31.3%;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為重度,血尿酸水平為(405.3±93.6)umol/L,該組有18例,占21.7%;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為完全阻塞,血尿酸水平為(429.6±81.3)umol/L,該組有 7例,占 8.4%。血尿酸水平越高,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也越高,見表2。
表2 血尿酸水平與冠脈病變程度的關系[(±s),n(%)]
表2 血尿酸水平與冠脈病變程度的關系[(±s),n(%)]
冠狀動脈病變程度 血尿酸水平(umol/L) 例數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完全阻塞338.9±85.9 355.8±92.9 386.5±89.6 405.3±93.6 429.6±81.3 4(4.8)28(33.7)26(31.3)18(21.7)7(8.4)
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逐年改變飲食結構,臨床上高尿酸血癥發(fā)生率也呈現出逐年升高現象。人體中若發(fā)生尿酸升高,可并發(fā)血小板吸附、聚集以及某些炎性反應,由于人體中尿酸升高,將會產生尿酸鹽結晶,對患者體內動脈內皮細胞造成損傷,且嘌呤代謝和脂質代謝的相互關系將會促進人體中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尿酸升高是臨床上導致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也是預測患者發(fā)生心臟事件的指標之一。該研究可知,冠心病組患者體內尿酸含量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知人體中尿酸含量與發(fā)生冠心病幾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人體中血尿酸含量升高時,可通過下列途徑引起患者發(fā)生冠心病[5]:①人體中若尿酸含量升高,可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以及脂質的過氧化過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人體中增加氧自由基合成含量,可對某些炎性反應進行參與,而炎性反應則是人體中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的關鍵因素;②人體中尿酸含量升高,則易形成尿酸鹽結晶,而尿酸鹽結晶也可于人體中血管壁內沉積,從而產生炎性反應,對人體中血管內膜造成直接損害,最終將人體中血小板和凝血系統(tǒng)進行激活;③人體中尿酸含量增高,可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以及內皮細胞功能異常的誘導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使患者原有病變加重;④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時,部分情況下可同時合并人體中胰島素抵抗,患者體內可表現為纖溶系統(tǒng)紊亂等情況,如增高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等,且患者體內血液將呈現出高凝狀態(tài),此時人體中極易有血栓形成;⑤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時,可通過人體中嘌呤代謝途徑,從而對血栓形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根據以往流行病學研究可知,人體中血清尿酸水平的變化情況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即人體中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則利于人體中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反之,對人體中高尿酸血癥病情進行控制,對人體外源性嘌呤的相關來源進行減少,適當調整患者飲食情況,避免患者體重出現過胖現象,可對患者體內代謝紊亂進行早期預防,同時可對冠心病發(fā)病率起到減少作用[6]。
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與冠心病的多種其它危險因素呈正相關,包括高血壓、肥胖、胰島素抵抗、高脂血癥、以及已明確的CAD,也有人認為高尿酸血癥是胰島素抵抗綜合征中多種危險因素中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那些肥胖或高甘油三脂血癥的患者。如果患者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同時存在,與單獨高血壓患者比較,前者發(fā)生冠心病或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高于后者。在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可能受到了絕經后雌孕激素水平變化的影響,且其高血尿酸水平與冠心病的死亡呈正相關。因此,在臨床實踐中要重視冠心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積極地、全面地控制冠心病的多重危險因素。
[1]Fang J.血尿酸與心血管病死亡率:1971—1992年NHANES 1流行病學隨訪研究[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0,27(6):363-364.
[2]袁宇,李勝利,趙國安.血脂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1(5):287-288.
[3]劉松巖,楊欣國,馬巖萍.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細胞因子水平和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J].心臟雜志,2005,17(1):61-63.
[4]郭永和,張維君,周玉杰,等.冠狀動脈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5):415-418.
[5]顏秉菊,蔡久英,王?。谛牟』颊哐蛩崴脚c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山東醫(yī)藥,2009(49):48-49.
[6]徐麗華,郭華濤,王力豐.血尿酸水平與冠狀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性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