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聞發(fā)布手段日新月異、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文摘報受只能轉摘“二手新聞”、出版周期長的制約,傳播熱點新聞的速度相形見拙,這是不是意味著文摘報應該放棄對熱點新聞的追逐,或者說在傳播熱點新聞方面完全處于劣勢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文摘報完全可利用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抓好、做透熱點新聞,辦鮮活的文摘報。
【關鍵詞】熱點新聞事件 重大節(jié)假日紀念日 熱播影視劇
一、文摘報也要抓熱點
縱觀全國,文摘報種類繁多,有綜合類、健康類、文史類、法制類等等,總體來看,一些發(fā)行量較大、影響力較大、綜合效益好的文摘報,新聞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內容甚至是主打內容。
與都市報有自己的采寫隊伍相比,文摘報只能摘編別人刊登過的“二手新聞”,同時,與都市報每日出版相比,文摘報每兩至三天出版一期的周期偏長,傳播新聞的速度無法與都市報相抗衡,更不用說與及時滾動播出新聞的廣播、電視、網絡等相比。天生的缺陷注定了文摘報在時效性上的欠佳,為何很多文摘報不干脆規(guī)避掉新聞這一“弱勢”版塊,反而還把新聞作為重頭戲強化處理呢?這是因為從本質上說,文摘報也是一張新聞紙,以傳播新聞、引導輿論、服務讀者為己任,而讀者看報最主要目的就是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熱點新聞對讀者是最具吸引力的,因此,文摘報只有做好熱點新聞,才能更好地服務讀者、吸引讀者。
同時,文摘報雖然在時效性上略遜一籌,但也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與都市報獲取新聞的渠道單一相比,文摘報獲取新聞的渠道更為廣泛,有新華社、各地報紙、雜志、書籍等,可博采眾長,迅速組織豐富的相關稿件。文摘報編輯經驗豐富,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優(yōu)選整合,形成“新聞精品的二次采寫創(chuàng)作”。這個優(yōu)勢決定了文摘報在新聞熱點上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此外,文摘報只有抓好熱點,避免“關門辦報、辦舊報”,才能更好地同社會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使報紙更鮮活、更生動、更貼近,并發(fā)揮好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那么,文摘報如何抓好并做好熱點新聞呢?下面筆者就以《文摘周刊》為例淺談陋見。
二、新聞版如何抓好熱點
《文摘周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是一張綜合性文摘報,從起初的每周一期四開四版,到目前的每周三期,每期八至十六版,內容不斷豐富,新聞性不斷增強,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在全國擁有數(shù)百萬讀者,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同業(yè)前三。
目前《文摘周刊》設有國內新聞版塊、國際新聞版塊、社會法治版塊、歷史檔案版塊、健康生活版塊、新知探索版塊、特稿人物版塊等等。首先,筆者來談談新聞版如何抓好熱點。
新聞事件發(fā)生后,一般都是網絡等新興媒體率先傳播,廣播電視等滾動播出,而等到都市報刊登時,新聞性已變弱,并且各大報紙刊登內容大同小異。此時,文摘報如果再原文轉摘“舊聞”無異于雨后送傘,只有挖掘幕后新聞和背景新聞、尋找新聞“第二落點”,才可滿足讀者對新聞延伸閱讀的需求。《文摘周刊》憑借豐富的稿源努力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對新聞的深度解析、新聞本身所傳遞出來的深層次意義和信號等,從而提高新聞“含金量”,使內容更豐富,讀者看后更解饞。
比如,去年日本特大地震引發(fā)海嘯和核泄漏,舉世關注,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文摘報在時效性上肯定處于劣勢,為此,《文摘周刊》在適當追蹤動態(tài)的同時,挖掘背后的新聞,推出了相關系列報道,《中國赴日救援隊馳援8天7夜》、《海嘯有多可怕?》、《我海嘯預警技術落后發(fā)達國家》、《核電大國面臨幾多地震風險?》、《中國對“核恐慌”說“不”》等等,在注重傳遞新聞信息的同時,向讀者介紹了更多新聞背景、新聞知識等,立體全方位的報道,使資訊更為豐富。又比如,去年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fā)生后,《文摘周刊》推出了相關系列報道《高鐵不能跨越早期失效期》、《動車慘劇警示速度風險》、《慘痛事故后,德國重建高鐵信心》、《徹底糾錯而不是簡單處理幾個人——日本新干線創(chuàng)47年“安全神話”》、《高鐵技術“奇跡”被打破的真相》等,通過解讀、分析、比較,反思了事故帶來的警示意義,更具厚重感和指導性。
除重大突發(fā)事件外,在一些重大新聞上,《文摘周刊》也不單純地報道新聞本身,更注重解讀新聞、分析新聞、挖掘關聯(lián)新聞。比如中央出臺推進事業(yè)單位改革指導意見后,《文摘周刊》推出了《改革牽動四千萬“事業(yè)人”命運》、《事業(yè)單位變革困擾地球村》等系列報道,在詳細解讀新聞本身的同時,觀察比較事業(yè)單位改革現(xiàn)狀,使得報道更為詳實、立體,內容更豐富。類似的例子在《人民幣“六連跌”背后的真相》、《GDP適度降速利于“調理休養(yǎng)”》、《發(fā)達國家正在衰退嗎》、《中國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奧秘》等稿中也有體現(xiàn)。
三、非新聞版如何抓好熱點
很多人認為,抓熱點新聞是新聞版塊的必選項,而一些非新聞版如歷史、健康、生活等是不需要抓熱點的,其實這個想法是片面和錯誤的。那么,非新聞版該如何抓熱點呢?
1、圍繞熱點新聞做好非新聞版
熱點新聞廣受關注,其相關新聞也很容易吸引讀者注意,而圍繞這些新聞做服務則更顯獨具匠心,充滿“新”意。如央視曝光“毒膠囊”后,《文摘周刊》健康版抓住這一新聞,推出《剝開膠囊吞藥粉,危險!》、《除了鉻,我們還吃了哪些金屬》,生活版刊登了《認識生活中的鉻》等。再比如,去年溫州動車事故發(fā)生后,生活版刊登了《教你火車遇險逃生法》;今年習近平訪美時,生活版刊登了《從大國之交中學點交友之道——智慧交友須懂“謹慎友誼”》,借新聞之熱,更好地吸引讀者、服務讀者。
同時,關于名人的新聞很容易引起公眾關注,也是非新聞版可抓的熱點。比如《文摘周刊》健康版刊登的《“股神”巴菲特患上“西方男性第一癌”——呵護前列腺,醫(yī)生有高招》、《港星杜汶澤突患罕見病癥,專家提醒——感冒后四肢麻痹要當心》,生活版刊登的《李雙江之子打人事件引熱議——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家庭教育》、《跟林書豪學點生活道理》,樂趣版《梁朝偉引爆“生活體”》等等,圍繞名人熱點新聞做文章,吸引力更強。
2、圍繞重大節(jié)日抓熱點
每逢重大節(jié)日、世界日等,媒體報道較多,人們都極為關注。此時,一些非新聞版塊可以圍繞節(jié)假日做好健康指南、生活提示、文化介紹等方面服務,做活版面。比如,龍年春節(jié),《文摘周刊》推出了《龍的傳說》文化專版、《年的味道》生活專版,詳細介紹了龍的相關知識,并圍繞過好春節(jié)做足信息服務,恰逢節(jié)日,這些信息自然備受關注。此外,逢五一節(jié)、兒童節(jié)、端午節(jié)、母親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節(jié)以及世界睡眠日、戒煙日、地球日等等節(jié)日甚至季節(jié)更替時,都可在相關版面提供服務資訊等。
3、圍繞重大紀念日(年)抓熱點
有重大影響的紀念日,自然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比如2011年7月1日,建黨九十周年紀念日,舉國關注,《文摘周刊》也在歷史等四個版塊組織策劃了《旗幟,引領中華民族復興!》專版,詳細梳理介紹了中國共產黨90年的輝煌歷史和豐功偉績,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輿論引導作用明顯。此外,去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文摘周刊》也推出《辛亥百年風云》專版,并陸續(xù)推出相關報道;今年是鄧小平92南巡20周年,本報在新聞、非新聞版塊均推出了多篇報道。除了這些特別重大的紀念日(年),能引起較為廣泛關注的紀念日(年),如蘇聯(lián)解體20周年、某偉人誕辰100周年、某經典戰(zhàn)役50周年等也可圍繞做文章,這樣做出來的舊聞也會充滿“新”意。
4、圍繞熱播影視劇做好非新聞版
觀看影視劇是讀者休閑的重要方式之一,圍繞熱播的影視劇、紀錄片做文章,可更貼近、吸引讀者,并更好地服務讀者。比如電影《金陵十三釵》上映時,《文摘周刊》推出兩個專版——《五年·六億“謀”成“釵”》、《1937國際友人金陵救贖》,全面介紹了該片的歷史背景和導演主角等,讀者看后既加深了對影片的理解,也對那段歷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此外,《龍門恩怨——瘋狂的大明廠衛(wèi)特務政治》、《〈我的娜塔莎〉歷史原型揭秘》、《〈舌尖上的中國〉感人的背后》、《破解舌尖上的“美食密碼”》等也是對熱播劇、紀錄片的背景介紹和深度解析。此外,樂趣版《那一刻,杰克對露絲說……》、《〈夫妻那些事〉經典語錄》等也是圍繞熱播劇做調侃文章,生動幽默,令人噴飯。藝術來源于生活,從藝術中尋找對生活的啟迪也是《文摘周刊》非新聞版比較注重的,如《〈你是我愛人〉因實用熱播——“主婦寶典”化解婚姻危機》、《電影〈鴻門宴〉教你玩轉職場》等等。
除以上所列舉的這些外,新書出版、最新檔案解密、焦點社會現(xiàn)象等等,都是非新聞版面可以圍繞熱點做文章的由頭,不再一一闡述。
四、抓熱點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確保真實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確保新聞真實是新聞工作的基本準則。一個失實的新聞,越重大、越受關注,其帶來的負面性也越強。而圍繞一個失實新聞做文章則更是天大的笑話,這就要求文摘報編輯具有識別真假新聞的敏銳判斷能力,嚴格把好摘編稿件的出處關、內容關,沒有權威出處、內容存在可疑之處的新聞堅決不轉摘、不炒作。
2、貼近讀者
文摘報直接面向讀者、面向市場,只有真正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讀者才會喜愛閱讀我們的報紙,如果脫離實際、高高在上、空洞無物,自然會被讀者所拋棄。因此,在平時的選編過程中,要十分注重選擇那些主題和影響十分重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讀者廣泛關注的新聞熱點,并以讀者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式編發(fā)。
3、講究品位
品位是報紙的靈魂,文摘報在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也肩負著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因此,要力求雅俗共賞,通俗不媚俗,豐富不蕪雜。在摘編處理一些重大新聞、事件時,注重引導、服務大局,而不是煽風點火、亂上添亂;在選摘一些熱點社會新聞時,注重宣揚其所帶來的借鑒、教育和警示意義,而不是渲染其中的色情、暴力等細節(jié)。
4、差異處理
文摘報版面有限,不可能圍繞所有熱點新聞大做文章,必須差異化處理。對于社會持續(xù)關注度高、有豐富新聞素材供選、能做出新意的熱點,可著重處理。而一些小的社會熱點很快便成“冷飯”,只適宜輕處理。
以上為筆者對文摘報如何抓好熱點新聞的一點淺見,掛一漏萬,希望以此拋磚引玉?!?/p>
(作者單位:文摘報刊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