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馮夢龍不僅有《警世通言》等著作聞名于世,而且在謎語和歌謠上也造詣頗深。他的《黃山謎》就是以歌謠的形式寫的,頗具影響。馮夢龍的書童在他的影響下,也逐漸對猜謎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經(jīng)常與馮夢龍對歌猜謎。
一年春天,一位老友來馮夢龍家做客。馮夢龍便約他到后花園小敘。二人閑談間來到花園,馮夢龍轉(zhuǎn)身對書童說:“快去廳里取一件東西過來?!睍瘑枺骸跋壬『挝铮俊瘪T夢龍給他出了一個謎:
有口無面,有腳無手。
又好吃肉,又好喝酒。
書童一聽,說了聲“曉得了”便轉(zhuǎn)身離去。不一會兒,他就把一張小桌子搬來,擺到了馮夢龍與客人面前。
馮夢龍又說:“你再把草木之間人請來?!笨腿苏谝苫笾畷r,卻見書童將一壺茶擺到了桌子上??腿诉@才恍然大悟,原來“草木之間人”又是一個謎——茶。
一次,馮夢龍來到吳江,與當(dāng)?shù)夭抛尤~仲韶一起在街頭游玩,不覺間來到一個卦攤前。他靈機一動,對葉仲韶說:“素聞才子文思敏捷,解詩破謎如洪爐點雪,我出個謎當(dāng)面領(lǐng)教。”馮夢龍給出的謎面是:
上無一片瓦,下無一地席。
腰間掛個葫蘆,口吐陰陽怪氣。
葉仲韶沉思片刻,拱手道:“學(xué)士大人,此謎妙哉!妙哉!”接著又解釋道:“此字要靠上下兩塊土,方能成卦,不知在下猜中否?”
馮夢龍點頭稱是。原來馮夢龍的謎底是個“卜”字。
二
從前,在某縣城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酒館。一天,一個賣油郎來這里歇腳飲酒。他把油挑子往墻上一靠便坐了下來。酒館的老板上前問道:“客官貴姓???”
賣油郎聽了,順手指了指靠在土墻上的扁擔(dān)說:“我就姓這?!?/p>
老板一看,便笑瞇瞇地說:“原來是杜大哥,請您用茶?!?/p>
賣油郎一聽,這老板倒是挺有見識的,便也問道:“老板,您貴姓?”老板笑了笑說:“十字路口,嫦娥站在一邊瞅?!?/p>
賣油郎斟了一杯酒說:“胡大哥,謝謝您關(guān)照了?!?/p>
老板爽朗地笑了起來,端起酒杯對賣油郎說道:“杜大哥,今天我碰上您這好主顧了,敬您這杯酒,交個朋友吧?!?/p>
從此,這家酒館就成了賣油郎常來歇腳的地方。他們每次見面必定相互猜謎,興趣也越來越濃。
一次,賣油郎來酒館歇腳時,老板又出了一個謎:
大姐用針不用線,二姐用線不用針。
三姐點燈不干活,四姐干活不點燈。
賣油郎答道:“大姐是蜂子,二姐是蜘蛛,三姐是螢火蟲,四姐嘛,是紡織娘?!苯又?,賣油郎也回敬了一謎,讓老板猜:
大哥叫一聲,二哥嚇一跳。
三哥拿刀砍,四哥點燈照。
老板哈哈大笑,然后說出了謎底。原來謎底分別是:知了、螞蚱、螳螂、螢火蟲。
三
有個財主姓胡,綽號“笑面虎”。有一年年關(guān)將至,他家里來了兩個要借銀兩的客人。笑面虎樂意把銀子借給其中一個穿著華麗的人,卻把衣衫襤褸的李巖拒于千里之外。李巖心中郁悶,就在大年三十提著一盞特大的花燈來到笑面虎門前。笑面虎出來看燈,只見燈上題著四句詩。他不認(rèn)得字,忙叫仆人念給他聽。仆人念道:
頭尖身細(xì)白如銀,論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rèn)衣裳不認(rèn)人。
笑面虎一聽大怒:“好小子,你敢罵老爺?!崩顜r樂呵呵地說:“多心了,這四句是個謎語,謎底是‘針’。”笑面虎啞口無言,只好拂袖而去。
(作者系貴州省貴陽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