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雯
(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技工學校,湖北 黃石 435005)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因此,搞好作文教學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共同的心聲。有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改革方面都作過多種嘗試,但大都因種種困難而不同程度地擱淺。這些困難有的來自學生,也有的來自教師自身。來自學生的困難有:1.中職學生本來語文功底就差,沒有太多寫作熱情。2.學生很少課外閱讀。3.功利思想嚴重。學生和家長對語文學習的重視不夠,認為中職學生學不學無所謂,還不如維持現(xiàn)狀。來自老師的困難有:1.時間緊張,而作文批改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搞作文訓練簡直是自討苦吃。2.效果來得慢,不劃算。3.作文訓練沒有梯度,多訓練仿佛是無效的重復勞動。4.受學生消極因素的影響。
我從事語文教學20年,在作文教學方面也作過多種嘗試,但困惑的多,成功的少。直到對去年那一屆學生的作文教學進行了大膽嘗試并辛勤付出,終于讓我豁然開朗:樹立正確作文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在語文教學課上開辟固定的閱讀課、寫作課和批改作文課,讓學生養(yǎng)成廣泛積累、實踐和欣賞的習慣,從而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這是解決作文教學難題的好方法。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尤其是寫作,沒有廣泛的閱讀和長久的積累要搞好寫作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在班級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讀書活動,讓班級始終保持濃厚的讀書氣氛。經(jīng)與學生商議,每周星期四的語文課為固定的閱讀課。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誤,除非考試和放假。所以每到周四,不用老師說,學生就知道干什么了。
問題是哪些書最適合中職學生閱讀呢?而且短期閱讀還可以,長期閱讀,學生哪里有那么多的書讀呢?如果叫學生去買,有的孩子家庭情況確實困難。即使是條件好的,這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為了讓學生既節(jié)約開支,又能讀到更多更好的書籍,我就讓各個學生列出自己的家庭藏書目錄,我從中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目,如《名人傳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賓遜漂流記》、《愛的教育》、《優(yōu)秀作文選》等優(yōu)秀著作,然后按著作名稱、作者、藏書者、借閱者、借閱日期分行列表打印出來,這便是《101班藏書目錄》。人手一份,可以隨時查找借閱和記錄借閱的人和日期,以便索要和轉(zhuǎn)借。
這些家庭藏書都是經(jīng)過家長精心挑選的優(yōu)秀著作,不僅有很強的文學性,還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義,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一時間,班里掀起一股讀書熱潮,人人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互相借閱,課間或放學后互相交流閱讀感受及對人物的看法,有的還暗地里較著勁,比賽著彼此的閱讀速度和看書的多少。
為了鞏固閱讀成果,我還進行了多媒體書評,如用多媒體播放易中天的《品三國》視頻講話,就組織專題討論:劉邦勝項羽的原因是什么?《紅樓夢》讀完后,就根據(jù)有關(guān)情節(jié)進行想象寫作訓練,如:黛玉臨死前的訴說……這些活動間接引發(fā)了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促進了課外閱讀的廣泛和深入進行。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生的閱讀興趣卻是無限的。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的語言或人物的悲慘命運讓他們把每天多余的時間和睡覺前的時間全利用上了。久而久之,這種閱讀行為就成了習慣。有時,考試耽誤了,他們感覺特別不爽,就強烈要求我用講讀課補上,讓他們享受集體閱讀的快樂。常聽有的學生說:“我又讀完一本了。”“你看到哪里了?”“這一本很好看,在××同學那里,你去借來,先睹為快嘛?!薄议L也很高興,有時與家長聊天,家長說:“我那兒子原來最不愛看書,現(xiàn)在倒好,睡覺前不看書就睡不著覺。”
這樣的閱讀習慣我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既加強了學生的積累,擴大了他們的視野,又豐富了他們原本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收到了多重效果,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有了廣泛的閱讀,寫作熱情像火山的噴發(fā)一樣成為一種需要和必然。學生漸漸有些躍躍欲試了,他們急切地想把自己剛學到的語言或技巧運用到寫作中來,以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經(jīng)與同學們商議,決定每周星期五的兩節(jié)語文課為寫作課,單雙周分開,單周寫作,雙周就評講。作文評講課又分為老師批改評講和學生自批自評兩種,交替輪流,具體情況后面介紹。
學生一般都怕寫作文,尤其是剛上中職的新生。因此,進行作文寫作訓練的時候,要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宏觀把握,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寫作要求,起點低,不拔高,切合學生實際,要讓學生覺得寫作不難不可怕,自然寫作的興趣就來了。有了興趣,才能持久,不久就形成了習慣。
這樣的要求,學生不覺得高,自然寫起來輕松愉快,一吐為快,難怪有的學生寫作文,題目叫《享受寫作》。光靠課堂訓練還不夠,為了配合教學,我還規(guī)定學生每周寫一篇日記和三篇讀書筆記,效果很好,令人欣慰。
如果能讓學生站在一個較新的角度(如讀者或評卷老師)來看待自己的作文,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經(jīng)與學生商議,雙周周五的作文評講課由老師評講與學生自評交替進行。老師評講的目的旨在引導寫作的方向和鑒賞的水平,讓學生明白怎樣的作文才算是真正的好作文。而學生點評的目的旨在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如字不工整,錯別字太多,主題不深刻等,加強自我反省,以提高自我要求和作文欣賞的水平,并在活動的開展中展現(xiàn)個人多方面的才能。
為了提高學生作文點評的效率,讓學生在兩節(jié)課時間內(nèi)完成批改和朗讀完所有優(yōu)秀作文的任務(wù),我與幾個寫作能力強的學生一起議訂了批改作文的標準,分8個方面,這就是:
批改標準:滿分100分
1.錯字:10分。 (錯1個1分,扣完10分為止。 重復的錯字3個1分)
2.錯句:10分。 (錯1個1分,扣完10分為止。 )
3.錯標點:10分。 (錯1個1分,扣完10分為止。 )
4.語言:25分。 (生動優(yōu)美,25分;流暢,15-20分;通順,10-15分)
5.主題:25分。 (新穎深刻,25分;集中突出15-20分;較突出10-15分)
6.開頭:5分。 (有技巧,5分;一般2-3分)
7.結(jié)尾:5分。 (有技巧,5分;一般2-3分)
8.寫字:10分。(字本身的間架結(jié)構(gòu)5分,態(tài)度是否認真5分)
標準制定好后,我將學生的作文本按組交錯發(fā)給每個人,全班40人分成8個小組,臨時任命正副小組長(輪流)負責在同學們批改完后組織組員從8篇作文中選一篇好作文,準備在第二節(jié)課宣讀。這正副小組長還有一個任務(wù)就是發(fā)現(xiàn)并挑選人才,即將本組最優(yōu)秀的書法家,(字寫得最好的)選出來在黑板上填表,即寫出好作文的題目及作者、朗讀的人等內(nèi)容;還要挑選出本組讀書讀得好的學生來朗讀優(yōu)秀作文。職責明確以后,批改開始。
第一節(jié)課完成三個任務(wù):1.每個學生用10-15分鐘時間批改完手中的一篇作文,寫好評語(評語先說優(yōu)點,后說缺點),并寫好批改人姓名。2.以小組為單位推薦、挑選本組的一篇好作文。3.以自薦為前提,確定書寫和朗讀的人選。朗讀需兩人,讀優(yōu)秀作文的為讀者(一),讀評語的為讀者(二),選出的“書法家”負責填表。下面就一次以“享受”為話題的作文評講為例:
?
這一堂課緊張而有序,調(diào)動了多個學生多方面的才能,氣氛很活躍。
第二節(jié)課師生共同欣賞優(yōu)秀作文。由選出的同學朗讀優(yōu)秀作文和評語。其他組的同學聽完后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評說優(yōu)點,或指出缺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無禁忌。老師可插入點評或總評,有時可保持沉默。
兩節(jié)課下來,師生常感覺意猶未盡,收獲多多,翹首盼望著下一次點評課的到來。因為:
第一、這種課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這種形式多方面、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全班學生都動手了,都參加了,人人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
第二、讓學生增強了自信。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的特長,讓那些會讀的、會寫的、會說的,各自展現(xiàn)了自己的才華。幾次下來,差不多每個學生都讀過、寫過、說過,個個精神抖擻,自信滿滿。
第三、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guān)系融洽。課堂上,師生共同洋溢在收獲的喜悅中,整堂課輕松活潑,掌聲不斷,談笑風生。因為同學們選的好作文大多是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作文,聽的同學看到同班同學同題寫作的好作文,受到的啟發(fā)與那些大作家作品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它是那樣的貼近、真實、親切,而不是遙不可及的。點評時,有的同學的點評本身就很精彩,也有的很夸張可笑,但誰也沒有鄙視他,而是讓他的尷尬淹沒在善意的笑聲中……
第四、提高了效率。解放了老師,節(jié)約了時間。同時學生批改得細致認真,可謂一舉兩得。
這樣的閱讀、寫作、作文點評的整套方案三年堅持下來,并養(yǎng)成習慣后,學生閱讀了大量的優(yōu)秀著作,為學習語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寫作已變成一種快樂,一種需要,仿佛秋風拂過的原野,碩果累累。據(jù)統(tǒng)計:三年以來,在同學的不懈努力下,有的同學的讀書筆記達到了30多萬字,最少的也有10多萬字。日記寫得最多的達6萬多字;作文寫了40多篇。大量的積累和寫作訓練,終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廣播站投稿量我班最多,受到學校領(lǐng)導好評。
[1] 孫占林.中學語文教學的若干問題[M].2008(01).
[2] 邢福義.語法知識在語言問題思辨中的應(yīng)用[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