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鳥
“他當初是打錯電話才認識我的?!蔽乙呀?jīng)不止一次,聽到浪漫之戀的開頭是這樣的。
“你曾經(jīng)盲目地撥打過陌生人的電話嗎?我有。”這是網(wǎng)絡里一個熱帖的標題,跟者云集,原來同好千千萬萬。諸如此類的熱帖還有“尋同年同日生的朋友”。我曾借去泉州市出差之便,順路看望了一個“同日同時生”的男孩,與我同姓氏,黃,23歲,某警官學校畢業(yè),考公務員沒考上,正在家待業(yè),很彷徨……
小黃提前1個小時就在我登記的賓館大堂等我,我們握手的那一刻,他覺得這樣“天大的巧合”,太珍貴了,我心有戚戚焉,但為減輕他的激動,我轉換話題表揚他年輕、有才情,而且超帥……他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露出燦爛的笑。
我們一見如故,一起吃了個飯,然后海聊起來。我漸漸理解他,仿佛看見年輕時候的我,青春其實也孤單。
差錯是人為的,巧合則是神干的。我總這樣認為。
2004年夏天,鄭麗霞女士三代單傳的兒子在醫(yī)院實習時,不幸從宿舍墜樓身亡。每當思念和悲傷襲來,她習慣性拿出自己的手機,撥打兒子生前曾經(jīng)用過的手機號碼……這個后來被傳媒稱為“打往天堂的電話”,持續(xù)一年多后,“天堂”那邊居然有人接聽!
他叫陳威,剛選的手機號,也正籠罩在喪母之痛的陰霾中。善良的陳威將心比心,對她進行勸導和安慰,并表示,以后還可以打他電話,他隨時都可以接聽。
兩個在黑暗里的人,終于在對方身上看見了光亮。感同身受,以及一連串的人生巧合,讓兩顆失愛的心越貼越近。
2005年9月的一天,鄭麗霞得知陳威在騎摩托車時不慎將腿摔傷了,他們見面了。
看著眼前這位慈母頭上過早的白發(fā),他忍不住對鄭麗霞說:“要是你不嫌棄的話,我可以做你兒子嗎?我好想有個媽媽再來喚我?!甭牭健皨寢尅眱蓚€字,鄭麗霞止不住淚流滿面。鄭麗霞當即應允,認陳威為干兒子……
4年來,從傾訴、交流到彼此安慰、關心、幫助,這對天賜母子,用真誠和愛心織補著彼此心靈的創(chuàng)口,相互鼓勵、扶持,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這是巧合之奇、是緣分之美。我們?yōu)槭裁磿绱顺撩?、堅信、陶醉這樣的巧合與緣分呢?因為寂寞。為什么寂寞呢?因為都愛著或者缺愛、無愛。拯救寂寞的唯一途徑,仍是愛,去愛。
我突然回想起小時候,大家圍著一火堆、伸手取暖的鏡頭,火光映紅彼此的臉,每人都獲取到溫暖,卻不影響到他人,只有分享的美好與快樂。
我們都有一顆圍火取暖的初心,單純、潔凈。緣由愿生,愿隨心生,有了愛的心,你會遇見更多的巧合與緣分,然后,伸手即是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