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延,王振成
(中州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河南鄭州450044)
PID控制即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它是建立在經典控制理論上的一種控制策略,在工業(yè)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常系數PID控制器為線性控制器,將誤差的比例、積分、微分通過線性組合構成控制量,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其對大多數單輸入單輸出線性過程具有令人滿意的控制效果,而對于復雜過程卻無能為力[1-2]。為了改進PID控制效果,出現了多種改進型PID[3]。變系數PID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形式,模糊推理為變系數PID系數提供平滑切換的方法。模糊推理與PID結合的模糊PID控制器在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3-6]。
模糊PID的整定往往采用試湊法,整定過程慢,控制性能無法得到保證。文獻[7]將模糊PID的整定分為非線性和線性兩級整定,非線性級為模糊規(guī)則庫的整定,線性級為量化因子的整定。模糊規(guī)則庫決定了控制器的非線性性能,本文著重介紹了基于相平面法的規(guī)則庫。根據控制對象的動態(tài)響應特征,在相平面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將不同區(qū)域映射到規(guī)則庫,由此整定規(guī)則庫內容[4,8-10]。該整定方法直觀,通用,方便實施。
圖1是模糊PID控制器結構原理圖,KP、KI、KD為比例、積分、微分系數,e,△e為誤差及誤差變化率。其利用模糊推理理論建立參數KP、KI、KD與e,△e之間的模糊邏輯關系,不同的e和△e要有不同的KP、KI、KD與之相對應,以使系統在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達到最優(yōu)。
模糊PID的離散形式為
圖1 模糊PID控制器參數整定原理圖
上述模糊推理過程如果采用帶有乘積推理機、單值模糊器、中心平均解模糊器的模糊推理系統,則的解析表達式如式(3)~式(5)所示。其中的隸屬度函數,KPij、KIij、KDij為單值模糊器所對應的 KP、KI、KD的模糊值,即模糊 PID 規(guī)則庫。
控制對象的典型階躍響應曲線如圖2所示。階躍響應在相平面上的軌跡如圖3所示。根據(e,△e)在相平面上所處的象限,將階躍響應曲線分為A、B、C、D、E 區(qū)語言變量取{NB NS ZE PS PB},分別表示負大、負小、零、正小、正大,隸屬度函數取對稱三角函數,中心均勻分布在[-1,1]語言變量取為{B S Z},分別表示大、小、零,采用單值模糊化,中心分別在[0 0.5 1],其隸屬度函數如圖4所示。語言變量將相平面分為5×5的區(qū)域,根據動態(tài)響應過程又可分為起動區(qū)、加速區(qū)、制動區(qū)和回調區(qū),如圖4所示。
圖2 控制對象階躍響應
圖3 5×5語言相平面及響應軌跡圖
圖4隸屬度函數
KP、KI、KD的作用分別為:KP越大,系統的響應速度越快,但易產生超調,甚至會導致系統不穩(wěn)定;KI越大,系統的靜態(tài)誤差消除越快,但KI過大,在響應過程的初期會產生積分飽和現象,從而引起響應過程的較大超調;KD是在響應過程中抑制偏差向任何方,但KD過大,會使響應過程提前制動,從而延長調節(jié)時間,而且會降低系統的抗干擾性能。
為使系統階躍響應較高的動態(tài)性能、超調小,并能消除穩(wěn)態(tài)誤差,對應于圖4相平面,在各個區(qū)域分別有:
(Ⅰ)在起動區(qū),為加快系統響應速度,KP系數取B;為防止積分飽和,KI系數取Z;△e為負值,抑制了加速過程,KD系數取Z。
(Ⅱ)在制動區(qū),為防止超調,KP系數取Z;KD系數取B。
(Ⅲ)在加速區(qū),為使PID系數光滑過渡,KP系數取S;KD系數取S。
(Ⅳ)在回調區(qū),為使輸出回到參考值,KP取B,KI取B。
(Ⅴ)在穩(wěn)定區(qū),為降低對噪聲的敏感性,KP取S,KD取S;為消除靜差增大KI,KI取B。根據性能要求,穩(wěn)定區(qū)應靈活取值,若是“緊控制”,KP取B,KD取B;若是“近似控制”,KP取Z,KD取Z,僅有積分起作用。
(Ⅵ)在右上與右下區(qū)域,為(e,△e)軌跡遠離給定的方向運動,KP取B,KI取B,KD取B。
由此,制定KP、KI、KD模糊規(guī)則表,分別見表1、表2和表3。由表1所對應的曲面如圖5所示。e,△e經量化后為e^,△e^,取值限制在[-1,1],p.u.為標幺值。由表2所對應的曲面如圖6所示。將式(1)中積分項改寫為Ts×Σ (KI×e),式(1)具有分離積分的作用。由表3所對應的曲面如圖7所示。
表1 模糊規(guī)則表KP
表2 模糊規(guī)則表KI
表3 的模糊規(guī)則表KD
圖5 曲面
量化因子的作用是將e,△e量化到圖3所設定的區(qū)域中,使KP、KI、KD按照預先設定的切換。
對控制對象 P(s),給定為30,emax=30。超調不超過1,應將量化前e[-1 1]設定在回調區(qū)[-0.25 0]內,取量化因子Gc=0.1,e^隸屬函數中心對應量化前e為10×[-1 -0.5 0 0.5 1]。
P(s)穩(wěn)態(tài)增益為0.02,控制器輸入限幅[-25,25],采樣周期0.2 s,由此得到△emax=25 ×0.02 ×0.2=0.1,設量化因子Gc=10,△隸屬函數中心對應量化前△e為0.1×[-1-0.50 0.51]。如果控制對象未知,△emax也可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到。
圖6 曲面
圖7 曲面
通過仿真確定 KP、KI和 KD取值區(qū)間分別為 KPmin=0,KPmax=5;KImin=0,KImax=0.005;KDmin=0,KDmax=500。
P(s)階躍響應如圖8所示。模糊PID具有積分項,如果執(zhí)行器存在死區(qū)等非線性環(huán)節(jié)時,可很快消除靜差。P(s)有一個0極點,但積分項的存在并沒有引起大幅超調。
由仿真結果(見圖9)可知:模糊PID與常系數PID控制器(KP=3,KI=0,KD=500)控制效果相比,超調小,調節(jié)時間短。
圖8 階躍響應y
圖9 控制器輸出u
本文分析了在相平面上設計模糊PID規(guī)則庫的方法,給出了一般性的設計步驟,以相平面為工具克服了模糊PID規(guī)則庫設計的隨意性和盲目性[5-6,9,11-12]。規(guī)則庫可以根據對象的相平面上表現的動態(tài)特征靈活修改,從而正確描述對象的非線性特征。該設計方法直觀通用,對模糊PID控制器的整定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和工程價值。
[1]吳宏鑫,沈少萍.PID控制的應用與理論依據[J].控制工程,2003,10(1):37-42.
[2]Mohan B M,Sinha A.Analytical Strcture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Fuzzy PID Controller[J].Applied Soft Computing,2008,8(1):749-758.
[3]劉金錕.先進PID控制MATLAB仿真[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
[4]張立權.模糊推理系統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5]李強華,張根寶.模糊PID控制在水位控制中的應用與仿真[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4):49-51.
[6]李水良,杜迎慧,閆守成.電磁離合器電流的模糊自調整PID控制[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2):43-46.
[7]George K I M,Hu B G,Raymond G G.Two-Level Tuning of Fuzzy PID Controll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2001,31(2):263 -269.
[8]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M].4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9]張吉禮,歐進萍,于達仁.基于相平面軌跡特征的規(guī)則自調整模糊控制方法[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3,20(4):607-611.
[10]蓋曉華,劉叔軍.一種新的相平面分區(qū)控制器的分析與仿真[J].計算機仿真,2009,26(7):208-211.
[11]王述彥,師宇,馮忠緒.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1,30(1):166-172.
[12]王正林.MATLAB/Simulink與控制系統仿真[M].2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