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dá)明
馬蘇德·侯賽尼是法新社的攝影記者,2011年被派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沒多久,就遇上一件讓他心驚肉跳的事,并因此榮獲新聞界的最高獎——普利策新聞獎。
讓侯賽尼獲此殊榮的,是阿富汗小女孩塔拉娜·阿卡巴麗。2011年12月6日,11歲的塔拉娜和家人去喀布爾參加“阿舒拉節(jié)”。那天,塔拉娜無比開心地穿上母親為她特別縫制的綠色長袍,一大早就坐上開往喀布爾的公交車。與此同時,侯賽尼也急忙趕往喀布爾。然而,僅僅4個小時后,兩人的命運(yùn)卻因一場災(zāi)難發(fā)生了改變。
中午11時,正沉浸于節(jié)日氣氛中的人們渾然不知,一場災(zāi)難已悄然而至,混在人群中的一名自殺襲擊者突然引爆炸彈,有80人被炸死。而距襲擊者最近的塔拉娜一家,就有7人遇難,11人受傷。塔拉娜雖逃過一劫,但小腿骨、胳膊和腹部卻被彈片炸傷。看著剛才還在一起歡笑的親人頃刻間倒在血泊中,塔拉娜站在死人堆里驚恐地大聲尖叫……這一幕,被不遠(yuǎn)處的侯賽尼盡收眼底,他快速摁下相機(jī)快門,用了短短20秒,就將那令人震撼的慘景拍攝下來。侯賽尼回憶說:“當(dāng)時我很想沖上去將塔拉娜抱到安全地帶,但職責(zé)告訴我,必須將這一幕記錄下來,以揭露恐怖分子的殘忍暴行。”
塔拉娜身著沾滿血跡的綠色長袍、站在死人堆里大聲哭泣的照片,很快登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以及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頭版,侯賽尼和塔拉娜的名字也隨之傳遍全世界。
2012年4月16日,第96屆普利策新聞獎揭曉。侯賽尼憑借塔拉娜站在死人堆里哭泣的照片,贏得2011年普利策突發(fā)新聞圖片獎,并獲獎金一萬美元。
侯賽尼沒有忘記給自己帶來榮譽(yù)的塔拉娜,于獲獎后的第二天去喀布爾老城看望這個小女孩。在看到塔拉娜的一瞬間,侯賽尼禁不住大驚失色:僅僅不到一年,12歲的塔拉娜竟變得十分滄桑。只有一點沒變:她的眼神依然帶著原來的驚恐!塔拉娜告訴侯賽尼,母親和哥哥都在那次恐怖襲擊中不幸身亡,是父親帶她安葬了遇難的7個親人?!拔視r常在噩夢中驚醒。由于小腿骨被炸傷,至今仍未痊愈,因此沒有重返學(xué)校。我希望能早點好起來,然后去上學(xué)。”談到未來時,她臉上浮現(xiàn)出甜甜的笑容:“將來我想當(dāng)一名老師,教授我最喜歡的達(dá)利語?!?/p>
塔拉娜的父親說:“女兒非常喜歡讀書,在30人的班級里,她的成績排名第4。如果沒有那次爆炸,她現(xiàn)在一定坐在教室用達(dá)利語朗讀課文?!睂τ谖磥硭麉s憂心忡忡:“看看我們的國家,我的心就碎了,活在這里,我極度灰心,難道生活就是這樣嗎?”
侯賽尼拿出一萬美元獎金要送給他們:“我不能說自己獲得的這個榮譽(yù)有多崇高,但卻是用你們悲傷換來的,如果這點錢能幫你們做點什么,我的良心也許能得到一絲安慰。”
塔拉娜的笑容轉(zhuǎn)瞬即逝,她拒絕了侯賽尼的好意:“我不能用親人的血換取美元,建議你用這筆錢設(shè)立一個‘阿富汗女童基金,以幫助更多阿富汗女童重返學(xué)校?!?/p>
侯賽尼采納了這個建議,遂以塔拉娜的名字設(shè)立了基金會,目前已募款8萬美元幫助100多名阿富汗女童重返學(xué)校,此舉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yáng)。侯賽尼感慨道:“我慶幸沒有疏忽塔拉娜的建議,讓我獲得這個非常榮譽(yù),她的份量遠(yuǎn)在我獲得的普利策新聞獎之上,將激勵我繼續(xù)以新聞?wù)叩娜烁聍攘?,為反映苦難繼而拯救苦難奮不顧身?!?/p>
崔嶸摘自《鹽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