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高血壓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的特點,不能根治。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發(fā)病率已達18.8%[1],而且有逐年增加之勢,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無度,吸煙,酗酒,肥胖,缺少運動,精神壓力等,造成高血壓病呈低齡化趨勢,由于病人對高血壓的知識不夠,導致高血壓治療控制不能達標,治療依從性差,并發(fā)癥增多。健康教育是高血壓病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90例高血壓病患者為對象,通過對患者開展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探討強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意義。
1.臨床資料: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壓病患者。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6.7歲。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強化教育組給予的系統(tǒng)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對照組分為常規(guī)健康教育組和強化健康教育組,常規(guī)健康教育組只包括常規(guī)交代患者用藥及飲食,運動,注意事項。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發(fā)放宣傳冊,健康教育處方,進行出院宣教等。強化健康教育組在以上基礎上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
(1)首先對醫(yī)務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包括講座及短期培訓班。醫(yī)務人員掌握現(xiàn)代高血壓的病因,治療預防措施,為進行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2)重視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維持心理平衡,避免不良刺激的影響,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掌握,倡導教育主動。
(3)加強醫(yī)患溝通,充分了解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程度,針對患者的行為習慣制定有效的教育計劃,包括告知高血壓病得一般知識,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良好的生活方式,對控制血壓的意義,降壓及預防藥物的機理及不良反應,教育患者自我檢查血壓,根據(jù)患者血壓水平定期門診隨診。
(4)延伸教育計劃,為出院后病人提供電話隨訪,上門隨訪,包括答疑解惑,測量血壓,用藥指導,為患者提供合理性建議,以保持教育計劃的延續(xù)性。
3.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分析軟件采用SPSS13.0,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
1.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的比較:從本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表1),兩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水平平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全程強化健康教育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更為明顯,兩組之間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全程強化教育組和對照組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比較(mmhg±s)
表1 全程強化教育組和對照組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比較(mmhg±s)
注:*為組內(nèi)比較。兩組患者在教育前后血壓水平有明顯差異(P<0.05)。
組別檢測指標教育前教育后1個月對照組*收縮壓151±19 138±16舒張壓101±17 85±13強化教育組*#收縮壓159±18 126±15舒張壓106±15 81±11
2.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從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全程強化教育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強化教育組42(93.3%)36(80%)31(68.9%)36(80%)P值P<0.01 P<0.01 P<0.05 P<0.01
健康教育是高血壓治療中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患者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高血壓,糾正不良行為習慣,有效控制高血壓。
目前,健康教育的定義和內(nèi)容是多種多樣的。由于人們對健康教育理解的不同也是導致最終結果有所不同,甚至于部分患者在進行過健康教育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仍然不能正確認識,導致血壓控制仍然十分不理想。本次研究證實,盡管兩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水平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與常規(guī)健康教育相比較,對患者開展強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壓水平明顯下降(P<0.05)??梢?,強化健康教育能幫助患者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增強患者對高血壓相關因素掌握并積極進行護理干預,從根本上改變不良行為習慣,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最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 Li sheng Liu.The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J] .Blood Pressure,2004,1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