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舟 張映忠
征地補償補出千萬元巨貪
文/江舟 張映忠
地處海南三亞的海棠灣開發(fā)區(qū),是一個占地98.78平方公里、定位為國家海岸海南重點開發(fā)的國際休閑度假區(qū),從2007年獲批開發(fā),迄今已有五個年頭。
然而,就在開發(fā)區(qū)如火如荼大規(guī)模開發(fā)之際,2011年6月,卻曝出了腐敗窩案。據(jù)海南省官方披露,截止2012年8月,檢察機關(guān)受理、查處職務犯罪案23件27人。其中,三亞海棠灣管理委員會主任、海棠灣鎮(zhèn)人民政府鎮(zhèn)長(正處級)李驥利用職務便利,10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1440萬元,是窩案中典型一案。
此案經(jīng)三亞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終結(jié),向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12年7月31日,法院以李驥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扣押的211萬元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一個正處級的管委會主任、鎮(zhèn)長,省、市、鎮(zhèn)三級人大代表,卻是一個令人不恥的千萬元巨貪,權(quán)勢與貪欲在他身上融為一體,變成一股難以駕馭的瘋狂力量,最終走火入魔、自取滅亡。
海南三亞海棠灣開發(fā)區(qū)征地面積之大、補償金額之高、開發(fā)時間之長,在海南開發(fā)建設(shè)都是前所未有的。為使征地拆遷補償工作做到公開公正快速高效。2008年8月,組織上任命年僅40歲的在職研究生李驥出任海棠灣管委會主任、海棠灣鎮(zhèn)政府鎮(zhèn)長(正處級)一職,專門負責被征地公司及種植、養(yǎng)殖戶經(jīng)土地丈量、等級確認、補償標準、填表審核程序之后,審批轉(zhuǎn)付征地補償款。
自李驥登上海棠灣管委會主任、鎮(zhèn)長寶座,轉(zhuǎn)眼間,他的人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李驥上任那天起,唱贊歌、抬轎子的人比比皆是。一些下屬整天盯著李主任臉上的陰晴圓缺;一些被征地拆遷的公司老板、個體種植、養(yǎng)殖戶也把貪婪的目光盯住了他,都想從他身上獲得利益,得到好處。
一時間,李驥受到各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得意忘形,變得飄飄然了。后來,他竟將權(quán)力和金錢融為一體,不經(jīng)意中,思想發(fā)生了蛻變導致行為的丑陋。直到后來,面對金錢的誘惑,難以自制,很快成為了金錢的俘虜。這正是權(quán)力一旦和金錢結(jié)為孿生兄弟,權(quán)力就墮落了。
案卷資料顯示:早在2009年底,養(yǎng)殖戶董國民、黃召練、林進付(李驥的姐夫)等六人開始在三亞市海棠灣鎮(zhèn)鐵爐村非法搶建石斑魚池,圖謀獲取國家征地賠償款。2010年開始,海棠灣鎮(zhèn)對環(huán)湖路征地項目陸續(xù)補償,主要是針對鮑魚池、石斑魚池、蝦塘等養(yǎng)殖戶的補償,董國民等人非法搶建的石斑魚池也混入補償之列,補償金額2390余萬元。
為盡早拿到這筆補償款,2011年年初,董國民找到李驥,說他們的鮑魚場被海棠灣鎮(zhèn)政府征用了,希望李主任關(guān)照他,讓他盡快拿到補償款。李說,你去找征地組,讓征地組幫你盡快制表,出表后會按程序辦。不久,征地組工作人員就將董國民的拆遷補償表和統(tǒng)計表及一張2300多萬元的報銷支付憑證送給李驥審核,當他看到補償表和統(tǒng)計表上有征地組、分管領(lǐng)導、制表室審核人的簽名,報銷支付憑證上也有相應的簽名,手續(xù)齊全,于是,李驥沒有多問什么就在報銷支付憑證上簽字同意。
當董國民拿到這筆2300多萬元的補償款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感謝李驥,因為他慶幸?guī)兹寺?lián)手投了百余萬元搶建的魚池,得到的補償卻翻了十多倍。四月下旬的一天,董國民和黃召練一起請李驥在三亞水晶宮吃飯,席間,董國民和黃召練向李驥表示他們的鮑魚場已經(jīng)拿到補償款,全靠李主任幫忙,一定要好好感謝。飯后,在一樓停車場,黃召練將李驥叫到一旁,拿出一張銀行卡,對李驥說這張卡里有100萬元,是我們大家送給你的。李客氣了一番就收下了。
是年五月中旬,三亞市紀委到海棠灣調(diào)查鮑魚池補償存在的相關(guān)問題,李驥擔心收受了100萬元的事情暴露,一連好幾天,他坐立不安。到了六月初端午節(jié)期間,李驥打電話約黃召練和董國民到三亞水晶宮吃飯。飯后,只見李驥用十分嚴肅的口氣說:“情況不妙,現(xiàn)在市紀委的人正在查鮑魚場征地補償?shù)氖?。”黃召練讓他放心:“這張卡我們絕不會講出去告訴其他人。”“要不你們先把卡拿回去。”但他們還是堅持不收回這張卡。李又說:“要不先把卡交給我姐夫林進付保管?!甭犂钸@么說后,黃召練就先把卡收下了。
其實,李驥心里矛盾極了,他既想收錢,又怕將來敗露毀了前程。然而,他雖然自作聰明地退了贓款,可他那里曉得退了贓款退不了罪的道理。
據(jù)辦案檢察官回顧,李驥在接受訊問交代所犯罪行過程中還算老實,他交代了朋友蝦池被征用后,求他盡快審批支付補償款時,他先后三次向朋友陳兩安要了150萬元的事實。
緊急傳喚陳兩安,反貪局長一聲令下,很快陳兩安被請到檢察院詢問室,面對辦案人員的詢問,陳兩安道出了實情。
那是2010年5月間,征地組人員分別到陳兩安青蛙養(yǎng)殖場和鮑魚池,對他的養(yǎng)殖場進行丈量清點。經(jīng)過兩次丈量清點,全部工作就完成了。到了11月份,海棠灣鎮(zhèn)政府開會討論同意了對他的養(yǎng)殖場進行補償。為了盡快拿到征地補償款,他多次找到朋友李驥說:自己的石斑魚池被征用了,希望能夠盡快幫我拿到補償款,陳還對李驥表示事成后會感謝他的。李驥對他說,按程序走他會幫忙的。
2010年12月初,征地組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陳說,他的補償表已經(jīng)制定出來了,讓他去核對。后來經(jīng)過核對,他在拆遷補償表上簽名確認。他又聯(lián)系李驥,對他說,我的補償表都已經(jīng)做好了,你要盡快幫我簽字。李驥說,只要工作人員把材料報過來,我會及時簽字的。到了12月下旬,經(jīng)過李驥的審核批準,陳兩安順利拿到了兩筆共3100多萬元的征地補償款。
拿到補償款后不久,他約李驥喝茶,說:“補償款3000多萬元已經(jīng)拿到了,很感謝你的幫助,準備送你30萬元?!崩铙K問:“能不能多給一點錢?”“要多少錢?”“100萬元?!标惵牶?,猶豫再三,想到李驥得罪不起,也許以后還有石斑魚場要征用,需要他的關(guān)照。于是,陳兩安勉強同意。翌日,陳兩安備好100萬元現(xiàn)金裝進事先準備好的旅行袋,電話約見。兩人見面后,陳兩安將裝有100萬元的袋子遞給李驥,李驥點頭示意后,便匆匆離去。
2011年清明節(jié)前的一天,陳兩安接到李驥電話,說他在陵水縣老家準備過清明節(jié),需要10萬元現(xiàn)金,并約好在陵水縣城文化路慶隆達酒店附近見面。見面后,陳兩安從隨身攜帶錢中拿出10萬元用袋子裝好送給李驥。
沒過多久,李驥又給陳兩安打電話,讓他再拿20萬元送過去,陳開車到陵水縣城多美麗餐廳門口,將裝有20萬元的袋子送給李驥。令陳兩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2011年5月下旬的一個晚上,李驥約陳兩安去他家喝茶,臨走時,李驥用袋子裝了100萬元讓陳兩安先拿回去。
“你是怎么了,錢是我自愿給你的,怎么又不要了?”
“你先拿回去,我用時再找你拿。”這一問一答外人確實不明其意。后來,陳兩安見李驥情緒不好,就沒有拒絕,接過旅行袋裝的100萬元走了。
兩天后,李驥對陳兩安說:“如果你手上有錢,明天拿120萬給我。”陳當時想,他剛給我100萬元,才過兩三天又要120萬元,比原來多出20萬元,陳想不通是怎么回事。不過,李驥近來情緒一直不好,陳不想得罪他。很快湊夠120萬元,用兩個袋子分裝好送給李驥。如此算來,李驥三次索要了150萬元。
陳兩安后來才明白,李驥之所以退100萬元,是怕事情敗露以掩人耳目,幾天后見沒有出事,便膽大妄為地向陳又要120萬元。
幾年來的官場生涯,權(quán)錢游戲,使李驥悟出一條真理,那就是:只要別人有求于自己,只要能為別人辦事,只要涉及征地補償及工程之類的事,必定能招財進寶。
那是2009年8月,海棠灣鎮(zhèn)石斑魚養(yǎng)殖戶林陳瑜通過海棠灣鎮(zhèn)后海村委會書記梁振富認識了李驥,從此,一來二往,關(guān)系很快建立起來。沒過多次,林陳瑜的石斑魚養(yǎng)殖場因海棠灣國際風情小鎮(zhèn)項目被征用,林陳瑜為了確保順利拿到補償款,在2010年春節(jié)期間,給李驥拜年時,請李驥在他的石斑魚養(yǎng)殖場征用補償?shù)氖律隙噘M心關(guān)照。李驥點頭同意。林陳瑜借機送給李驥20萬元。李驥沒有推讓,欣然收下。
2010年下半年,林陳瑜請求李驥幫忙提高其鮑魚養(yǎng)殖補償標準,為此在三亞市埃德瑞酒店前送給李驥20萬元。李驥接過錢只是說,無功不受祿,先給錢心里不踏實。2011年春節(jié)期間,林陳瑜想請李驥關(guān)照其拆遷補償獎勵的事,為此請李驥吃飯。一陣推杯換盞、酒足飯飽后,臨走時林陳瑜又送給李驥10萬元。
然而,正當李驥大喜過望之際,突然聽到紀檢部門在調(diào)查海棠灣鮑魚池補償?shù)膯栴},一連幾天,他都不得安神,害怕其收受林陳瑜50萬元的事情敗露,為防意外,李驥備齊50萬元交給他的好友梁某,讓梁某將50萬元退給林陳瑜。梁某因找不到林陳瑜,便將50萬元交給林陳瑜的朋友張某,反復叮囑張某將錢退給林陳瑜。后來,梁、張兩人在被三亞市紀委找去談話后,將這50萬元上繳給市紀委。
辦案人員在核實證據(jù)時,傳喚了林陳瑜,并開門見山地說問:“你前后三次送錢給李驥,你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幫忙嗎?”林陳瑜回答說:“第一次給李驥20萬元是希望他將來在我養(yǎng)殖場征地補償?shù)氖虑樯辖o予關(guān)照,讓我能順利拿到征地補償款;第二次給李驥送20萬元,是希望他能抬高對我養(yǎng)殖場的征地補償標準;最后一次給李驥送10萬元,是希望他在征地補償獎勵的事情上給予幫助?!?/p>
“你托李驥幫你辦的事情,他都給你辦好嗎?”
“除了征地補償獎勵的事情沒來得及辦理,其余幾件事情李驥都幫我辦好了?!绷株愯ふf。
“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辦案人員不解地問。
“這是一項優(yōu)惠政策。大概在2011年初,當時我已拿到征地補償款近2億元,但我打聽到,拆遷戶有獲得拆遷獎勵的優(yōu)惠政策,最高獎勵額度甚至達到10%。按這個比例粗略算下來,我可能還可以拿到2000萬元的獎勵。這樣我又準備了10萬元現(xiàn)金,我將補償獎勵的情況告訴了他,并請他多關(guān)照。李驥說大家都是朋友,事情他會辦的。隨后,我將事先裝著10萬元現(xiàn)金放到李驥的車里,對李驥說,這是10萬元。請他收下,李驥沒說什么就收下了?!?/p>
早在2008年年初,海棠灣鎮(zhèn)規(guī)劃所所長楊時權(quán)與村民王書謙、楊進等人合作以王書謙、楊進的名義在海棠灣鐵爐村建設(shè)石斑魚養(yǎng)殖場。2010年,海棠灣鎮(zhèn)環(huán)湖路開發(fā)項目征用到楊時權(quán)等人的養(yǎng)殖場,補償金額達3000多萬元。楊時權(quán)為盡快得到補償和王書謙等人商量后,由楊時權(quán)去找李驥打點關(guān)系,請求李驥幫忙,并許諾,事成之后一定重謝。李驥一聽,又有錢進賬,于是滿口答應,很快在王書謙、楊進的補償材料上予以審批。
2011年5月間,楊時權(quán)為了感謝李驥幫忙,拿了80萬元鈔票到三亞市委對面一茶店送給李驥。
沒過幾天,李驥聽到市紀委調(diào)查海棠灣鮑魚池補償存在的問題后,他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他怕東窗事發(fā),更怕受牢獄之災,便約楊時權(quán)到三亞市海港酒店將80萬元退給楊時權(quán)。
令辦案人員大惑不解的是,李驥三番五次地收錢,聽到紀委調(diào)查的風聲后,又匆忙退錢,既然怕事情敗露,又何必收人錢財?其實李驥的這些作為,就是:在物欲與人格失衡之后,權(quán)力和金錢就成了邪惡的催化劑。
俗話說,貪婪的靈感一經(jīng)演變成行動,便如水銀瀉地般再難收回了。那段時間李驥瘋狂收受巨款,已陷入利令智昏的怪圈。
據(jù)從事種植業(yè)的神龍公司老板云天明介紹,他在海棠灣租了幾百畝地搞瓜果苗木種植。2010年,惠普公司等一系大型公司落戶海棠灣的項目征地工作啟動后,云天明神龍公司種植的土地也在征地范圍內(nèi)。
2010年9月的一天,云天明約李驥喝茶時說,神龍公司有幾百畝地被征用了,因為他資金很困難,希望李驥能盡快操作補償事宜,使他盡快拿到賠償款。李驥答應,只要符合規(guī)定就會支持的。之后,李驥要求征地組對神龍公司的征地工作加快清丈量,風險控制、制表審查等。不久,神龍公司的賠付材料上報給李驥,李驥看到神龍的賠付程序資料齊全,不做其他審核就簽名同意撥款了。
因此,云天明的神龍公司在2010年底就如愿收到了征地款項。如此快便收到補償款,出乎云天明意料之外,他高興的一夜沒合眼。不過,他心似明鏡,這全靠李驥費心幫助。2011年1月的一天晚上,云天明打電話約李驥去三亞埃得瑞酒店喝茶。李驥剛到酒店停車場,站在酒店門口的云天明急忙趕過來說:神龍公司能這么快拿到征地補償款,我要用行動來感謝李主任,說著把裝有100萬元的旅行包放在李驥車上。只見李驥一腳油門,消失在夜色中。
提審李驥時,辦案人員問李驥:“云天明為什么給100萬元?”“云天明感謝我在神龍公司賠地事情上給他幫忙,使得賠償工作進度加快,他拿到了賠償款后,才給我100萬元?!崩铙K大言不慚地說。
這一問一答,折射出的是,李驥將權(quán)勢和貪欲融為了一體,變成了一股難以駕馭的瘋狂力量,在他眼里,什么黨性原則,什么黨紀國法,什么制度規(guī)章,都可以被扭曲、被褻瀆。權(quán)勢的能量在李驥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妙用。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原來,李驥瘋狂收受巨款,卻是揮金如土,慷國家之慨。
2012年7月24日上午,海南省三亞市法院開庭審理李驥受賄一案,三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歷數(shù)李驥涉嫌受賄犯罪的事實,并通過多媒體示證系統(tǒng),將偵查人員依法訊問被告人李驥的全過程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檢察機關(guān)指控了李驥先后10次受賄1440萬元的犯罪事實,旁聽觀眾聽后,無不感到震驚。一個正處級的管委會主任、鎮(zhèn)長,省、市、鎮(zhèn)三級人大代表,卻是一個令人不恥的千萬元巨貪。
盡管如此,庭審中,李驥的辯護人竟然一再表白,被告人一貫表現(xiàn)良好,工作盡職盡責,沒有劣跡前科,應當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李驥收受的賄賂數(shù)額雖然巨大,但大部分均為行賄人主動送,而非被告人索要,且收受的贓款基本上沒有用于個人揮霍(主要用于投資或出借給親戚朋友),由此可見被告人的主觀惡性小,社會危害性小,應酌情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2012年7月31日,法院作出宣判:被告人李驥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扣押的211萬元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