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婷
陳婷:女,本科,護師
跌倒、墜床是住院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危險因素。跌倒即患者不是自己的意志發(fā)生的突然或非故意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是患者生理、病理、藥物、心理、環(huán)境、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2]。5% ~15%的跌倒會造成腦部損傷、軟組織挫傷、骨折和脫臼等傷害[3]。跌倒、墜床不但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加重患者的痛苦,延誤治療時間,也增加了家庭經濟上的負擔,而且成為護理安全糾紛的隱患。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為臨床護理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指標。衛(wèi)生部也把防范患者跌倒與墜床作為評價醫(yī)院醫(yī)療護理質量的重中之重。我院于2011年開始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1年1~12月我科住院患者4185例為試驗組,男2106例,女2079例。年齡23~74歲。其中跌倒、墜床2例。將2010年1~12月我科住院患者3639例為對照組,男1820例,女1819例。年齡22~75歲。其中發(fā)生跌倒、墜床9例。
1.2 評估方法 自2011年1月起,我院在入院患者評估單的基礎上增加了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使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常規(guī)化。若住院患者跌倒、墜床評分≤2分者,應在患者床頭掛相應標識,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宣教,并嚴格交接班。評分3~4分者,須填寫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報告表,除在患者床頭掛相應標識外,將評分及溫馨提示牌放在床頭柜上,并嚴格交接班。責任護士每周評分,護士長督查。跌倒、墜床評分≥5分者,由責任護士填寫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報告表,一式兩份,一份留存在科室,另一份交科護士長,除以上科室督查外,還要科護士長隨機督查并記錄。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見表1。
表1 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
1.3 制定使用患者跌倒、墜床評估表的護理措施
1.3.1 低?;颊叩淖o理防范措施 如果表1的評分≤2分者,做好入院宣教,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在患者床頭掛“防跌倒或防墜床”的標識,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病情、跌倒或墜床發(fā)生可能的危險因素和護士采取的措施,以取得家屬的配合,必要時可以爭取家屬的幫助。
1.3.2 中?;颊叩淖o理防范措施 評分3~4者,需在病房內、患者床頭、衛(wèi)生間等地方貼上“小心滑倒”、“小心臺階”等警示牌,完善夜間輔助照明設施,向患者及家屬提供1份跌倒、墜床防范措施告知書,由護士詳細講解內容。具體內容如下:(1)因您已步入高齡(70歲以上),請您24 h留陪,以便及時為您提供幫助,防止危險發(fā)生。(2)請您在上下樓梯、乘坐電梯或在走廊散步時,一定要使用扶手或助行器。(3)請您將自己的物品規(guī)范放置,保持過路通暢。(4)請您在活動時穿合腳的鞋,在更換衣、褲、襪時取坐位,避免單腿獨立時發(fā)生跌倒。(5)請您在走廊時一定要注意地面是否有水漬,如有,請您避免在水漬處行走,以防不慎跌倒。(6)請您在如廁遇有高臺階或行動不便又無家屬陪伴時,一定及時、主動尋求醫(yī)務人員協(xié)助,便池旁已提供扶手供您使用。(7)如您感覺頭暈、乏力,在臥床的情況下請不要自行下床活動,在行走過程中突然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扶物站立或蹲下,防止跌倒。(8)如果您正在服用鎮(zhèn)靜安眠、降糖、擴冠或治療前列腺疾病等藥物亦可引起頭昏、步履不穩(wěn),請您活動謹慎,特別在夜間起床時動作要慢。(9)如您在活動時需要拐杖、助行器等輔助用具,應有家屬陪同。(10)如果在住院時,護士為您使用雙護欄,防止墜床,請您不要翻越,如下床小便請及時按呼叫鈴通知護理人員幫忙協(xié)助。(11)當您因病情原因,醫(yī)務人員對您實施適當的肢體約束,會事先與您溝通,我們將您發(fā)生墜床或跌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3.3 高?;颊叩淖o理防范措施 評分≥5分者,除做到以上護理措施外,還需對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做到更高要求的改善,在患者活動時提供必要的幫助。每周或病情有變化時,再次評分,隨時為患者的危險因素打分,嚴格交接班,將評分表1一式兩份,一份留存科室,另一份交科護士長,科護士長隨機督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2 兩組患者跌倒、墜床、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及滿意率比較(例)
3.1 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的實施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大部分低年資護士責任心不強,普遍認為患者跌倒或墜床是自己不小心,與護士無關,從而放松警惕。科室通過科會、例會將“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進行講解,分析以往發(fā)生過跌倒或墜床的病例,并予以警示。護理部根據每月的督查表隨機查看,將此作為護理安全培訓內容之一,各科護士再組織學習,達到開放式的資源共享、共同防范的目的。實施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可預見性識別、評估和防范患者潛在的危險因素,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防范意識,保證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
3.2 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的實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跌倒、墜床風險的認識,有效地預防跌倒或墜床的發(fā)生 護士通過對住院患者危險因素的評估,向患者及家屬采取的措施及發(fā)放的告知書,可以讓患者及家屬更為直觀地認識到發(fā)生跌倒或墜床的可能性和危險性,從而有利于患者自身的防范,也有利于護理人員更好地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3.3 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的實施消除了醫(yī)療糾紛隱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患者法律意識在增強,院內發(fā)生跌倒等意外越來越受到重視。患者從入院開始,就由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的危險因素風險,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告知,采取各項防范措施,從而有效降低了跌倒、墜床發(fā)生率,密切護患關系,將護理安全糾紛防微杜漸。
3.4 護理安全是醫(yī)院質量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人員要以人為本,注重患者安全 住院患者跌倒或墜床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患者跌倒后果輕重不一,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脅患者的安全。在目前夯實基礎護理的護理改革背景下護士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并且護理工作具有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直接性和具體性特點,因此,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責任最大,任何一項措施執(zhí)行不當均可影響患者安全[4]。隨著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理念不斷深入,加強各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管理,保證患者跌倒、墜床護理防范措施的落實到位,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安全因素。
[1]陳巧玲.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護理質量控制[J].護理學雜志,2010,25(17):44 -46.
[2]王慧芬,李宇紅.住院患者發(fā)生跌倒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A):29 -30.
[3]King MB,Tinetti ME.A multifactorial approach to reducing injurious fall[J].Clin Geriatr Med,1996,12(4):745 -759.
[4]張文嫻,崔妙玲,應燕萍.構建醫(yī)院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42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