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躍
10. 昂山素季(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
提倡非暴力民主的昂山素季在1990年贏得緬甸的選舉,但在選舉票數統(tǒng)計出來之前,她就被軍政當權者軟禁起來,直到2012年被獲準出境。在軟禁期間,她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她不懈的努力為緬甸以及全世界人民樹立了一個榜樣。
9. 赫爾曼·約瑟夫·穆勒(194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穆勒通過果蠅實驗推斷出輻射能夠造成人體的基因變異。他的發(fā)現以及日本廣島發(fā)現的輻射造成人體變異的實例讓人們了解到應當更加小心、謹慎地對待核能。
8. 克里克、沃森和威爾金斯(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他們發(fā)現了脫氧核糖苷酸的分子結構,并且確認了它們在傳遞生命信息方面的作用。這樣的發(fā)現讓遺傳學上升到分子層級,改變了今后遺傳學的發(fā)展方向。
7. 馬丁·路德·金(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
馬丁·路德·金不僅提倡人人平等,同樣也反對暴力,堅持以集會、演說等方式來為黑人和其他種族爭取權益。在1968年被刺殺前,他行程600多萬英里,發(fā)表過2500多次有關種族平等的演說。他的舉動使其成為最年輕的諾獎獲獎者。
6. 伊萬·巴甫洛夫(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他通過狗和鈴鐺的實驗發(fā)現了條件反射,為心理學和行為學打開了新的一扇門,改變了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認知?,F在,“條件反射”已經成為現代認知學的一個基本符號。
5. 特蕾莎修女(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
在去世之前,特蕾莎修女為慈善事業(yè)工作了40年,被稱為慈善的代名詞。她于1950年創(chuàng)立的“仁愛修女傳教會”現在已經在130多個國家建立了分部,有數千名修女致力于幫助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飽受戰(zhàn)爭、饑餓及其他災難折磨的難民。
4. 弗萊明、柴恩和弗洛里(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三人無意中發(fā)現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讓抗生素正式進入人類的生活,讓人們能夠戰(zhàn)勝肺結核、壞疽等病菌。另外,二戰(zhàn)期間,青霉素拯救了數萬傷者的性命。
3. 國際紅十字會(1917、1944和1963年諾貝爾和平獎)
紅十字會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致力于讓參戰(zhàn)國遵循《日內瓦公約》。志愿者定期檢查戰(zhàn)俘營的條件,努力讓戰(zhàn)俘與家人取得聯系,讓人們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而現在,任何在人為或自然災害中受難的人都能通過紅十字會得到其他人的關懷和幫助。
2. 愛因斯坦(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改變的不僅僅是世界,而是整個宇宙。他證明了光是由粒子組成的,為光電管的誕生鋪好了道路。而他有關E=mc2以及相對論的研究拓寬了人們的思路,使人們勇于嘗試以前不敢嘗試的東西。核能、黑洞、時光隧道等激勵著人們向更高層次的科學境界前進。
1. 居里夫人(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06年諾貝爾化學獎)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對放射現象的研究和對釙和鐳兩種放射性元素的發(fā)現,在物理、化學界都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更重要的是,她顛覆了當時以男性為主導的科學界,成功地改變了人們對女科學家的看法,為女性在科學界贏得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