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的迎接
在湖北省武昌監(jiān)獄,有一位叫緩緩的男子,在這里已經(jīng)度過了18年。
緩緩是他的外號。1992年,他被送進監(jiān)獄時,因為“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的刑期,打破了該監(jiān)獄紀錄,成為刑期最長的人,服刑人員就給他取了這個外號。
2010年12月26日,是緩緩獲得新生的日子。18年間,因為表現(xiàn)積極、真心改過,他先后由死緩減刑為無期、由無期減刑為有期徒刑16年,然后又經(jīng)過3次減刑,終于等來了重獲自由的這一天。
監(jiān)獄大門打開,緩緩走出門,迎接他的人有妻子、女兒,還有一個陌生的男青年。男青年是緩緩女兒的男朋友。
沒有擁抱,沒有握手,準(zhǔn)女婿攔了一輛出租車,4個人鉆進車,便朝著漢口永清街家的方向奔去。車輪飛馳,摩天大樓、高架橋從車窗外不停地閃過,讓緩緩既陌生又惶恐。
到家了。緩緩看見,周邊已經(jīng)豎起了高樓大廈,只有自己家的那幢舊樓依舊。樓梯旁一間10平方米的房間,加上過道里與鄰居共用的一套8平方米的廚房和衛(wèi)生間,與他18年前離家時一樣,絲毫沒有改變。
晚上,妻子和女兒擠在房間里唯一的一張小床上睡了。緩緩在廚房里鋪了張單人床,安頓下來。
相比于對外面世界的陌生感,更讓緩緩恐懼的是妻子和女兒的態(tài)度。
獄外自由天空下的相見,他曾經(jīng)設(shè)想了千百種方式,可妻子給他的,只是一聲:“出來了?”除了尷尬的寒暄,竟再沒有什么話對他講。
女兒呢,沒有喊他一聲爸爸,每當(dāng)父女倆相處于同一房間時,她總是扭頭走開。她從不找爸爸主動說話,有事就留紙條。緩緩經(jīng)常是從貼在冰箱、床頭的紙條上,看到女兒對他說的話:“媽媽要你把菜洗了” “我今天要晚點兒下班”……
他想做點兒事情,可是,他拿起手機不會用,那些按鍵讓他眩暈。有一次,他想在妻子下班回來以前把飯煮上,電飯煲的內(nèi)鍋前一晚被妻子泡在洗碗池里,他竟然拿著外鍋,直接往里面放米放水,幸虧提前回家的女兒及時看到,否則就要發(fā)生一場觸電事故了。
緩緩甚至想再回到監(jiān)獄里去,他不知道要怎么做,妻女才能接受他?
回家的日子
“你要體諒你老婆,一個人的日子,她過怕了?!鄙┳拥脑捥嵝蚜司従彛澳阃蝗换貋?,她可能有點兒不習(xí)慣,要給她時間?!?/p>
晚上,緩緩試圖和妻子聊她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妻子只是淡淡地告訴他:“就那樣,還好?!笨墒?,18年的時光,是簡短的幾個字能概括得了的么?緩緩從親友街坊口中,陸續(xù)打聽到了妻子的艱辛。
緩緩入獄后,妻子拿出所有存款,按照別人的提醒,去找所謂的門路,想減輕丈夫的刑罰。結(jié)果,錢花光了,門路沒起一點兒作用。
母女倆眼看就要斷炊了,殘酷的現(xiàn)實讓妻子來不及傷感,匆匆回到廠里上班。她一邊承受著別人異樣的眼光,一邊照料幼女。兩年后,廠子效益不好,妻子下崗了。每個月的花銷不少,既要去探監(jiān)、給丈夫存100元生活費,還要繳女兒上學(xué)的費用、應(yīng)付日常開支、人情往來……一項都不能少,妻子只能靠打掃廁所為生。
家里沒男人,老鼠在半夜里經(jīng)常跑進跑出,吱吱的響聲讓母女倆不敢開燈,兩個人在黑暗中摟成一團。由于住的是老房子,老化的電線時常漏電。那天,電燈壞了,妻子換燈泡時,手臂感覺一陣生疼。巨大的電流將她從凳子上甩到地上,她不省人事。年幼的女兒見狀大哭,驚動了街坊,大家將她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過搶救,妻子這才轉(zhuǎn)危為安。
緩緩很心疼,他不知道,妻子這些年受的傷,他怎么償還,他還得了么?
時值冬天,妻子和女兒每天要上班,緩緩就承擔(dān)了洗衣服和做飯的任務(wù)。厚厚的棉襖,笨重的棉被套,他一把一把用手搓洗得干干凈凈。當(dāng)母女倆下班回家時,桌上已經(jīng)擺上了熱騰騰的飯菜。這天夜里,家里又闖進一只大老鼠。緩緩讓母女倆別下床,他關(guān)上門窗,三下兩下就用鞋子將老鼠干掉了。
緩緩做的一切,母女倆看在眼中,記在心里。雖然她們嘴上不說,但臉色和心情明顯和緩。
清涼的夏天
春節(jié)快到了。經(jīng)人介紹,緩緩?fù)獬鲎隽藥滋煅b修活兒,掙了700元。他帶著妻子去商場,想給她買件過冬的衣服。妻子試穿了一件紫色棉襖,上身后顯得非常精神,可是到最后她都嫌貴不肯要。
緩緩做了他生平最浪漫的事情——獨自去了商場,將棉襖買回了家。
妻子看著心愛的棉襖,臉上露出了少女般的紅潤。緩緩情不自禁地將妻子摟進懷里,這次她沒有抗拒。緩緩的心里,一半是喜悅,一半是心酸。
剩下的錢,緩緩買了些木材,自己動手在房內(nèi)搭了個結(jié)實的閣樓,這樣夫婦倆可以睡在一起,把小床讓給女兒了。女孩子的物品多,他還給女兒打了個柜子,放在她的床頭。一家3口在這個貧寒又溫暖的家里,過了一個幸福的新年。
為了彌補對女兒欠缺的父愛,緩緩默默努力著。一天,緩緩發(fā)現(xiàn)女兒的高跟鞋壞了,他悄悄將鞋跟修好了。女兒回來后,以為是緩緩拿到鞋攤上修的,便掏出3元錢遞給他。緩緩尷尬地說:“這是爸爸自己修好的,沒花錢?!迸畠恒墩似?,不好意思地笑了。雖然她還沒有開口喊他一聲“爸爸”,可是在她心里,已經(jīng)開始覺得緩緩有些可愛了。
女兒歇班,她拉著緩緩去附近的商場買衣服。路上,緩緩主動談起了過去。他告訴女兒:“爸爸并不是生來就是個壞人,當(dāng)時也是一念之差,誤入歧途,后來也很后悔?!?/p>
女兒哽咽道:“你知道嗎?從小到大,都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我。想游泳,別人都是爸爸教,可是沒有人教我;別人欺負我,我也不敢告訴媽媽。我從記事兒起,就從來沒感受過父愛。我對你的印象,就是去監(jiān)獄隔著玻璃通過話筒和你講幾句話。前年,我被一家公司招聘了,可是審核檔案時因為你的事,我又被涮下來了,你知道當(dāng)時我有多恨你嗎?”
緩緩的眼眶泛紅了,他拉著女兒在街心花壇坐下。父女倆敞開心扉,聊了許久。
直到夜幕降臨,父女倆才并肩回家。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時,一輛闖紅燈的汽車從身邊呼嘯而過。女兒緊緊地拉住他的胳膊:“爸,小心!”這是緩緩出獄后,女兒第一次開口叫他“爸爸”。
女兒開始感受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父愛,她不再害怕上班途中突然下雨了,因為每當(dāng)她走下回家的公交車,緩緩肯定在站臺上撐著雨傘等她;她不再害怕受傷,有一次扭傷了腳,緩緩背著她樓上樓下地奔忙。
武漢的夏天酷熱難耐,為了能給家里裝一臺空調(diào),緩緩來到一個小型印刷廠應(yīng)聘。老板得知他從獄中出來,劈頭就說:“品行是最重要的,你的惡習(xí)改了嗎?”緩緩坦然地說:“人是可以改變的,為人做事行不行,要看實際行動?!?/p>
廠里給緩緩的工資并不高,每月1000元。但是,為了爭一口氣,緩緩還是接受了。搬紙,送貨,洗機器,上油墨,他都搶著干。
許多年輕人在廠里干了一段時間后,嫌累,紛紛跳槽走了。49歲的緩緩堅持了下來,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他一刻也不閑。一月下來,工資加獎金有1200元。這些錢,他一分也舍不得用,全部交給了妻子。
2011年6月8日,武漢的氣溫開始攀高。緩緩實現(xiàn)了諾言,買了一臺1.5匹的空調(diào)。外面高溫酷暑,屋內(nèi)分外涼爽,嶄新的空調(diào)吐出徐徐的清風(fēng),沁人心脾。緩緩正在擺弄一鍋排骨藕湯,等著妻子和女兒回家,而他走了18年的回家路,也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摘自《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