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宇
一頭母豬現(xiàn)價100元,把它分成100份股票出賣,每股應是一元。這一小學生都不會算錯的題目在股市上就會走樣了。假設將這頭母豬注冊成鳳凰大集團,發(fā)行100股鳳凰大集團的股票,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將這些股票上市,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會以什么價錢交易?
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錢的價格交易,因為股民會認為母豬會老、會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價位交易,因為他們也會想象到母豬每半年能生10只小豬,而小豬長大后又會生小豬,真是財源滾滾,永無止境!
只要養(yǎng)這頭母豬的張嫂,也就是鳳凰大集團的張董事長,能說服股民們相信這頭母豬的生育能力奇強,而她經(jīng)營管理能力又是特高!鳳凰大集團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無疑問,鳳凰大集團的公司介紹上不會說只是一頭母豬,它會告訴股民們集團從事的是“飼料購銷、良種培育”之類挑戰(zhàn)性的業(yè)務。
到底股價和股票所代表的價值有什么關(guān)系?華爾街流傳這樣的故事:兩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魚罐頭,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高的價錢從對方手中買進這罐沙丁魚,不斷交易下來,雙方都賺了不少錢。有一天,其中一位決定打開罐頭看看,了解一下為什么一罐沙丁魚要賣這么高的價錢?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這罐沙丁魚是臭的。他以此指責對方賣假貨。對方回答說:“誰要你打開的?這罐沙丁魚是用來交易的,不是用來吃的!”
摘自《投資與理財》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