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鋒 朱紅 劉靜
(宜春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江西宜春 336000)
非甾體抗炎藥廣泛用于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多種發(fā)熱和各種疼痛癥狀的緩解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為老年患者常用藥物。本研究旨在觀察雷貝拉唑預防老年患者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上消化道粘膜損害的療效。
所有對象均為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門診患者,共328例。年齡60~80歲;所有患者均為初次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無上消化道癥狀,預計服藥時間≥4周。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1)治療組:共180例,其中男130例,女50例;年齡60~79歲;(2)對照組:共148例,其中男110例,女38例;年齡60~80歲。
治療組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同時使用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10mg(10mg/粒,珠海潤都民彤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日1次口服。療程4周。對照組僅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4周后均進行Olympus GIF-V70型電子胃鏡檢查,評價上消化道粘膜損傷情況。
2組患者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期間如出現(xiàn)明顯上消化道癥狀或上消化道出血,則立即進行胃鏡檢查。
由表1可見,治療組病人上消化道粘膜損害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非甾體類抗炎藥是引起上消化道粘膜損傷的常見原因。上海的一項回顧性調查顯示,66%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不良反應集中在胃腸道[1]。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長期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并于餐后服用。對老年人應慎用或避免使用。老年患者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胃粘膜易受損傷,這與老年人血管硬化、血管彈性和血管收縮功能差、常伴高血壓病有關。對于必須長期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老年患者,應加以胃腸道保護措施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預防措施包括合并使用PPI或前列腺類似物、H2受體拮抗劑等。米索前列醇可降低上消化道粘膜損傷的發(fā)生,但因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而H2受體拮抗劑,常需要大劑量才可有效預防,故美國胃腸病學會推薦采用PPI預防上消化道粘膜損傷[2]。本研究表明,老年患者使用NSAID聯(lián)用雷貝拉唑,其上消化道粘膜損傷率為2.78%,明顯低于對照組22.3%。因此,對于老年NSAID使用者,聯(lián)合應用雷貝拉唑能有效預防上消化道粘膜損傷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
表1 2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1]施文,王永銘,程能能,等.上海地區(qū)非甾體類抗炎藥不良反應回顧與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4,20:144~148.
[2]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Wilcox CM,Allison J,et al.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on the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including cyclooxygenase-2 enzyme inhibitors and aspirin[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4:1082~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