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煙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山東煙臺 264006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日益滿足物質(zhì)、文化需求的同時,對美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眼睛是人體重要器官,從美學角度中看,眼睛是人體表達情感、心靈、面容、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單眼皮往往給人以一種單調(diào)、臃腫、缺乏生機的感覺[1],雙眼皮可使人的眼神更加明媚、鮮活、清秀。因此,重瞼成形術成為眼部整形中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切開法是重瞼成形的主要方法,但以往的切開雖有維持時間長的優(yōu)點,但其對組織損傷大、腫脹明顯、恢復時間長等缺點,為患者造成一定痛苦[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該科自2008年12月—2011年1月采用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 216例,女 202例,男 14例,年齡19~38歲,平均(24.6±3.3)歲,所有人員均有重瞼美容要求,行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151例為雙側單眼,65例為單側單眼;在外院或美容院埋線后復發(fā)者97例,無內(nèi)眥贅皮、皮膚松弛等。隨機抽取該科行傳統(tǒng)切口切開重瞼成形術的207例受術者為對照組。
1.2.1 設計 根據(jù)每個人的臉型、眼型和眼瞼情況進行測量、劃線設計,一般重瞼高度在7~8 mm,囑受術者輕輕閉眼,使上瞼皮膚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用Bowman氏探針在眼瞼皮膚上輕輕上推,并囑睜眼平視,觀察其要成形的重瞼是否滿意,滿意后以此點為中心,分別向內(nèi)外眥平行于上瞼緣延伸各0.5 cm,并用甲紫藍標記,畫線成弧形,用鈍頭探針輕壓此線,囑患者再次睜眼后出現(xiàn)與之相吻合的重瞼皺褶。
1.2.2 方法 以2%利多卡因(1/20萬腎上腺素)作局部浸潤麻醉,每側注入0.2~0.5 mL,沿切口線分段切開2~3個長約2 mm的皮膚切口,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顯露并輕提眼輪匝肌,對上瞼飽滿、眶脂肪較多者,應先將眼球向后上方輕壓剪開眶隔,適當去除瞼眶內(nèi)的脂肪并充分止血,用眼科小剪剪除切口下緣與切口之間重瞼線下眼輪匝肌條,顯露瞼板或瞼板前筋膜,清理切口皮膚與瞼板筋膜之間的疏松組織,妥善止血,再將眼科小鑷深入切口夾住瞼板上部,5-0號絲線將切口上、下緣皮膚與瞼板上部或瞼板前上部筋膜縫合,分別固定1針。內(nèi)切口操作時應著重注意調(diào)整內(nèi)眥處重瞼外形,盡量使切口處流暢、自然。術后上瞼用小塊無菌紗布覆蓋適當加壓包扎,冰袋冷敷30 min。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愈合時間、術后反應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愈合時間、術后反應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出血量(mL)愈合時間(d)術后反應(例)微創(chuàng)小切口組傳統(tǒng)小切口組35.8±4.4 39.1±5.0 41.8±6.2 39.5±10.1 6.8±1.1 9.3±1.5 38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愈合時間、術后反應比較中,微創(chuàng)組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效果及隨訪比較,所有受術者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術后11例患者出現(xiàn)眼瞼腫脹,但未有明顯影響,重瞼線明顯,自然流暢,效果滿意。術后隨訪3~15個月,微創(chuàng)組重瞼外形效果持久、顯著,有3例重瞼線變淺,雙側重瞼寬窄不一致;傳統(tǒng)組有14例術后粘連較差,重瞼線變淺,5例雙側重瞼寬窄不一致,兩組在遠期效果比較中,微創(chuàng)組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對美學意識的不斷增強,重瞼成形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手術方式。埋線和切開是重瞼成形術的主要方式,埋線法雖然操作簡單,術后反應輕微,但術后維持時間短,幾個月內(nèi)眼瞼溝就可變淺或消失,再加上埋線法是將縫線埋藏于皮下組織內(nèi),沒有直接與瞼板相粘連,長期可形成皮下囊腫,甚至引起皮下感染等不良反應[3];傳統(tǒng)的切口切開法容易使被切斷的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導致術后眼瞼局部青紫腫脹,恢復時間長,而且會遺留較明顯的瘢痕,對受術者心理造成影響[4]。隨著醫(yī)療美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微創(chuàng)小切口在重瞼成形術的治療效果和持續(xù)時間中都取得了巨大的優(yōu)勢。
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與傳統(tǒng)切開重瞼的原理相似,將切口皮膚直接與瞼板或上瞼提肌腱縫合固定,達到重瞼持久的效果。微創(chuàng)小切口在重瞼成形術上瞼做2~3個不相連的小切口,使每個小切口之間與內(nèi)、外眥之間保留有正常上瞼組織[5],減少了術后切口下緣眼瞼組織對靜脈和淋巴回流的影響,有效減輕了術后眼瞼腫脹的發(fā)生,而且術后無縫線存留,減少了由于異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使眼瞼瘢痕細小不明顯,腫脹消退快,有效減低了術后不良反應和患者的心理負擔,更有利于美觀、平滑的重瞼形成。
由于受術者上瞼皮膚、眼皮張力、皮下肌肉組織不同,在進行成形術時要注意:①術前要根據(jù)受術者的身體和眼瞼情況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②進行局部麻醉時注意要在雙側對稱位置注射,注入深度為皮下層,不需注入深層組織。③各切口長度不易過長,以免留下疤痕,切除切口下各段眼輪匝肌時,盡量將此段肌束全部夾起至瞼板,仔細剪除,以確保皮膚切口與深層組織準確相吻合時再進行縫合固定[6]。④每個切口縫合時對重瞼寬窄、外形不理想者應剪除縫線重新進行調(diào)整,打結要緊,使組織與瞼板上緣形成牢固的粘連,以便在術中達到滿意的美學效果。⑤雙眼瞼依次進行,以完成一側作為標準,使雙側眼瞼在寬窄、長短、形態(tài)中達到對稱。
由于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不能有效對上瞼組織進行廣泛、復雜處理,對有明顯上瞼皮膚松弛、內(nèi)眥贅皮和眼瞼肥厚者術后效果不明顯,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經(jīng)臨床資料研究表明,上瞼皮膚越薄,皮下組織肌肉越少,其粘連越牢固,遠期效果越好越理想[8]。資料顯示,微創(chuàng)小切口在愈合時間、術后反應、術后隨訪、遠期效果中均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切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是單瞼者行重瞼成形術的有效方式,值得應用。
[1]柴梅,尹超,計玉強,等.小切口重瞼成形術926例臨床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綜合版),2011(5):75.
[2]林偉,樊映川.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的改進與臨床應用[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0(11):153-154.
[3]周麗艷.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0,19(11):165-166.
[4]劉小容,劉凱.改良橫切縱縫內(nèi)眥贅皮矯正同期重瞼成形術[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1,17(1):339.
[5]牛進寶,李高中,申鴻.小切口重瞼成形術同期內(nèi)眥贅皮矯正[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2):501-502.
[6]常樹東.內(nèi)眥贅皮矯正同時小切口重瞼成形術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0):107.
[7]張輝,郝平.兩種新興重瞼成形術的臨床比較[J].中外健康文摘,2012(1):135-136.
[8]朱占魁,祁向峰.近瞼緣切開重瞼成形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