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亮 安 路
(1遼寧省阜新市植保站 123000; 2沈陽市農業(yè)機械化技術學校)
甘藍菜青蟲是一種世界性害蟲,在我國各地都有發(fā)生,由于其一年發(fā)生代數多,繁殖率高,世代重疊非常嚴重,成為甘藍、大白菜、油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蟲。甘藍菜青蟲在阜新市周邊菜田均有發(fā)生,對蔬菜品質及產量造成很大影響,極大威脅了蔬菜生產。近年來,甘藍菜青蟲的發(fā)生面積較大,而長期以來農藥生產廠家混雜,傳統(tǒng)藥劑連續(xù)、頻繁、高劑量使用,致使害蟲抗藥性逐漸增強,甘藍菜青蟲一直未得到有效防治。為了切實保證廣大菜農利益及蔬菜生產安全,我們篩選出0.3%印楝素乳油、1%甲維鹽水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和100g/L蟲螨腈懸浮劑四種農藥,開展防治甘藍菜青蟲幼蟲田間藥效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介紹如下。
參試藥劑為0.3%印楝素乳油,成都綠金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1.8%阿維菌素乳油,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甲維鹽水乳劑,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生產;100g/L蟲螨腈懸浮劑,山東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供試作物為白菜,品種為遼白7號。施藥器械為臺州市黃巖澄江禾豐植保器械廠生產的18L八角電動噴霧器。
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0.3%印楝素乳油,1%恒田甲維鹽水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和100g/L蟲螨腈懸浮劑,噴施等量清水為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重復5次,共計25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約20m2,共 500m2,隨機區(qū)組排列。
試驗設在遼寧省阜新市扎蘭營子鎮(zhèn)上扎蘭村農戶白菜地,地勢平坦,甘藍菜青蟲危害嚴重,試驗期間未施用其它殺蟲劑,藥后24h內無降雨。參試藥劑濃度均為1000倍。施藥時間為2011年6月20日,白菜生長處在苗期,為甘藍菜青蟲幼蟲發(fā)生盛期。將備用藥液均勻噴施在白菜植株葉片表面與葉心內,每667m2用水量60L,對照區(qū)噴等量清水。施藥前調查各小區(qū)甘藍菜青蟲幼蟲蟲口基數,藥后1d、2d和6d調查殘存幼蟲數量,共調查3次。每小區(qū)采用對角線法取5點,每小區(qū)共調查25株。采用DPS數據處理系統(tǒng)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在1%和5%水平上進行Duncan法差異分析。
由表1可知,噴藥1d后,4種藥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效在1%和5%水平上未出現(xiàn)明顯差異 (P>0.05),但與清水對照比較,4種藥劑均抑制了甘藍菜青蟲的發(fā)生,除1%甲維鹽水乳劑防效為53.8%外,另外3種藥劑的防效保持在40%~50%之間。清水對照蟲口數上升。噴藥3d后,4種藥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均有所上升,并且在5%顯著水平上出現(xiàn)顯著差異 (0.01<P<0.05),1%甲維鹽水乳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效較高,達到84.6%,高于其他3種農藥的防效;100g/L蟲螨腈懸浮劑的防效其次,0.3%印楝素乳油較低。同時,清水對照蟲口數量繼續(xù)增加。噴藥7d后,4種藥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仍有所上升,1%甲維鹽水乳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效仍然最高,達到90.8%,極顯著(P<0.01)高于其他3種農藥的防效,0.3%印楝素乳油的防效最低,仍有77.4%。同時,清水對照蟲口數量大幅增加。
表1 各參試藥劑對甘藍菜青蟲的防效
農作物害蟲防治在農業(yè)生產中勞動強度大、用工多、技術含量高、作業(yè)風險大,是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實現(xiàn)規(guī)?;藴驶a業(yè)化過程中的難點。低毒高效農藥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可有效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大面積發(fā)生,達到很好的綜合防治效果。本試驗針對幾種低毒高效生物農藥對甘藍菜青蟲幼蟲的藥效進行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供試的4種藥劑中,1%甲維鹽水乳劑防治效果最好,100g/L蟲螨腈懸浮劑次之;0.3%印楝素乳油及1.8%阿維菌素乳油的速效性較差,但其持效性較好。可根據實際適當推廣應用這幾種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