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剛,路 云
(1.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2;2.山東誠信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隨著國家節(jié)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發(fā)電企業(yè)都在挖掘自身潛力,優(yōu)化各項經濟和環(huán)保指標。對于燃煤鍋爐,運行氧量是一項主要指標,也是運行人員調整的主要參數,其與飛灰含碳量、爐渣含碳量、排煙熱損失、風機電耗和NOx排放量等各項指標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尋求運行氧量的最優(yōu)值即基準運行氧量值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目前,現(xiàn)場運行規(guī)定的氧量值多針對額定負荷,一般根據鍋爐的燃用煤種憑經驗選取,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國內科研技術人員對基準運行氧量值的獲取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分兩種方法:一種為建立數學模型的軟測量方法[1-4];一種為現(xiàn)場試驗對比測試方法[5]。
以660 MW超超臨界機組鍋爐為研究對象,通過現(xiàn)場變氧量試驗測試,得出其對鍋爐熱效率、風機電耗和NOx排放量等經濟和環(huán)保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進而確定基準運行氧量。
某電廠3號機組鍋爐為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固態(tài)排渣、全鋼懸吊∏型結構、露天布置、超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螺旋管圈直流燃煤鍋爐,型號為SG-2031/26.15-M623。
制粉系統(tǒng)為正壓直吹式,配6臺HP1003型中速磨。燃燒方式為四角切圓方式,配24只直流式燃燒器,分6層布置于爐膛下部四角。燃燒器上部設5層SOFA風,以降低爐內NOx的生成量,同時在省煤器出口與空預器入口之間配置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脫硝裝置,深度降低NOx的排放量。
過熱器汽溫通過煤水比調節(jié)和三級噴水來控制。再熱器汽溫采用尾部煙道檔板、燃燒器擺動和過量空氣系數調節(jié),高溫再熱器進口連接管道上設置事故噴水。
鍋爐配2臺型號為AN33e6的靜葉調節(jié)軸流式引風機、2臺型號為ASN-2875/1250的動葉調節(jié)軸流式送風機、2臺型號為AST-1792/1120的動葉調節(jié)軸流式一次風機。
設計煤種為神府東勝煤田活雞兔煤,校核煤種為晉北煙混煤。
煤種為影響鍋爐經濟性、環(huán)保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煤炭賣方市場的大環(huán)境下,也是較難控制的試驗條件。試驗期間,利用電廠輸煤皮帶的實時采集器進行取煤,試驗結束后進行混合縮分并化驗。從表1可看出,試驗期間煤質參數波動較小,因此,可認為試驗煤質穩(wěn)定。
表1 試驗煤質參數
為了提高試驗結果的全面性和實用性,本次試驗電負荷確定為100%、80%、70%和60%額定負荷,同時為了對電廠習慣運行氧量值進行評估,在每一電負荷下,采用單因素法分別進行習慣運行氧量的增減試驗,以確定常規(guī)運行氧量的合理性,同時挖掘機組的節(jié)能潛力。此次試驗共進行12個工況,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試驗工況安排
2.3.1 運行氧量對鍋爐熱效率的影響
由反平衡熱損失法可知,燃煤鍋爐熱效率主要取決于排煙熱損失q2和固體未完全燃燒熱損失q4,而運行氧量為這兩項熱損失的主要影響要素[6]。隨著運行氧量的增加,飛灰含碳量和爐渣含碳量減小,即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q4減小,而排煙熱損失q2增大,因此,其對鍋爐熱效率的影響取決于q2+q4的耦合結果。由圖1、圖2可看出,運行氧量與q2+q4為同向變化,與鍋爐熱效率為反向變化。
在各試驗工況下,主汽溫的變化范圍為603.55~607.77℃,滿足汽溫變化(605±5)℃的要求;再熱汽溫的變化范圍為599.29~604.88℃,滿足汽溫變化(603±5)℃的要求;過熱器減溫水流量在 4.17~15.43 t/h;再熱器減溫水流量在5.52~25.58 t/h??煽闯觯\行人員為了維持汽溫參數使用的減溫水量較多,這也是影響機組經濟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以后運行中應適當采用燃燒調整、改變燃燒器擺角和利用尾部煙氣擋板等手段作為調節(jié)汽溫的首選手段,進一步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性。
圖1 運行氧量對q2+q4的影響
圖2 運行氧量對鍋爐熱效率的影響
2.3.2 運行氧量對風機電耗的影響
調節(jié)運行氧量主要是通過改變送風機出力實現(xiàn)的,因此,氧量變化時,風機耗功也會隨之變化。由圖3可看出,在不同電負荷下,隨著運行氧量的增加,風機電耗隨之增加。
圖3 運行氧量對風機電耗的影響
2.3.3 運行氧量對NOx排放量的影響
由于該爐設計為分級送風降低NOx,SOFA的風門開度變化會影響NOx的排放量,為了掌握運行氧量對NOx排放量的影響規(guī)律,此次試驗中,同一電負荷下變氧量時的風門開度保持不變,如表3所示。
由圖4可看出,在不同電負荷下,隨著運行氧量的增加,NOx排放量隨之增加。因為氧量增大時,煤粉燃燒器區(qū)域火焰溫度上升,熱力型NOx生成量增加;同時,也為燃料氮的中間產物與氧的反應提供了可能,燃料型NOx二次生成量隨之增加,導致總NOx排放量增加[7]。試驗中NOx的測試值在34.37~63.87 mg/Nm3范圍內變化,處于較低的水平??梢?,爐內分級送風和爐后SCR脫硝裝置配合利于控制NOx的排放量。
表3 燃盡風風門開度
圖4 運行氧量對NOx的影響
2.3.4 基準運行氧量的確定
通過對運行氧量的單因素試驗研究可看出,運行氧量與鍋爐熱效率反向變化、與風機電耗和NOx排放量同向變化,綜合考慮鍋爐的經濟性和環(huán)保性,確定基準運行氧量值,如圖5所示。
圖5 機組基準運行氧量值
由表6可看出,電廠習慣運行氧量高于基準運行氧量值,因此,運行人員應根據表5給出的基準運行氧量值進行氧量調整。
圖6 機組運行氧量對比
電廠運行人員按表5給出的基準運行氧量進行調整,660 MW電負荷時,供電煤耗率可降低0.56 g/kWh;530 MW電負荷時可降低0.38 g/kWh;460 MW電負荷時可降低0.65 g/kWh;396 MW電負荷時可降低1.03 g/kWh,具有明顯節(jié)能效果。
建議電廠定期利用等截面網格法對表盤氧量值進行標定,以利于運行人員調整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