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萬芾在中國畫壇上是一位難得的工筆花鳥女畫家,自小學習繪畫的她,天生一顆對大自然萬物生長極其敏感的心靈,更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幾位好老師,當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上海工藝美校畢業(yè)后,被留在母校教書,接過她所尊敬的老師們的接力棒,帶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萬芾早期的畫就已跳出傳統(tǒng)工筆畫拘謹、守舊的格局,新鮮活潑,洋溢恬靜、祥和的意境。在紙面上,原本喧囂的現(xiàn)代都市自動隱退,鋼筋輪廓,著名的地標性建筑忽隱忽現(xiàn),凸顯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祥和的純美的世界。
以往一說工筆畫,人們的腦子里就出現(xiàn)仕女圖,出現(xiàn)牡丹花金絲雀,甚至出現(xiàn)伏案描摹,長相古板的傳統(tǒng)畫師,而萬芾的花鳥工筆畫竟是那樣令人耳目一新,走近她,了解她習畫、鉆研繪畫的過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改革開放后,藝術界特別活躍,萬芾之前在中國美術學院工藝系裝潢專業(yè)學到的東西,在她的畫作中顯現(xiàn)了出來。一幅黃綠相間的大畫《久安圖》中有9只鵪鶉鳥或互相依偎,或單獨蹲守在碧桃中。畫面的組合運用當代設計構成原理,中國的盆景藝術、漏窗藝術與西洋繪畫的濃烈色彩相結合,效果出人意料地漂亮。這樣中西文化融合的當代工筆畫佳作還有她的《錦園碩果》,是艷麗的銀雞與野果組合;枝頭掛滿白雪,鳥兒顧盼其中的《雪帽子》。
“98上海百家藝術精品展”,萬芾的畫作《梧桐》經(jīng)過評選而入選,初試啼聲即獲專家首肯,此幕拉開后,便再也不能關上。萬芾緊接著頻頻參展,信心大增。“98海平線”、“慶祝上海解放50周年美術展”、“99青年美術大展”、“上海青年美術作品邀請展”、第一、三、五屆上海美術大展……每年都有重大賽事,每年都有好作品奉獻給觀眾。
新世紀之后的作品,萬芾在意境上更追求寧靜、祥和的氣息,筆觸柔和,沉穩(wěn)淡雅的光線,花鳥之間的協(xié)調融會。比如《和風》,湖中的蘆葦花、小草、水鳥,通通蒙在一望無涯的潔白朦朧的輕紗薄綃里,顯得縹緲、神秘而綺麗。又比如城市系列《市·影》、《市·曦》、《市·暮》幾幅畫,淡淡的色塊襯底,光影綽綽,絲草輕拂,幾只靈巧的小鳥姿態(tài)各異,跳躍其間,光影很有現(xiàn)代感。
萬芾利用幾何的塊面、線條組合畫面,新觀念帶來的工筆畫革新,展現(xiàn)在作品中,對于觀者來說,就會由粗淺的審美升級到高一層次,跟隨畫家進入畫境,去思索,去探索更美麗無垠的世界。
萬芾的畫中城市是朦朧的倒影,那靜謐如水、安詳如夢的場景正是人們想要尋覓的角落,而那圣地應該是存在的,缺少的是你發(fā)現(xiàn)的眼睛?!妒赝覉@》以水墨淡彩營造了和風輕拂的自然環(huán)境,那富于動感的枝條使畫面更加柔和,而影影綽綽之中仿佛也有繁忙都市的符號,只是那些繁忙與焦躁在天真的鳥兒面前自然退隱了,變成可以忽略的背景,這樣的寓意無疑相當治愈人心。
仔細觀察萬芾的近作,又有了變化。從《清風搖曳》到《野逸》與《芳汀》,畫面中小鳥站立的鋼筋水泥塊,輪廓線由堅硬漸漸變得虛化,有種融入的感覺。而她在畫幅中的處處留白,有你意想不到卻情理之中的巧妙。
而最近作品《五鵪圖》讓人視覺上產(chǎn)生超現(xiàn)實的效果。萬芾承認采用了新的手法處理那些幾何塊面,為使水景有一種波光瀲滟的效果。正是一些小小的,用心的變化,萬芾的工筆畫比之以往傳統(tǒng)工筆畫,比之一些常年墨守成規(guī)的工筆畫要豐富得多,立體得多,萬芾作品的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是不言而喻的。
2012年12月12日至18日,朵云軒四樓展廳舉辦萬芾花鳥畫展,這是獻給2013年的禮物,也是獻給民眾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