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玥,李平
?
腕踝針臨床優(yōu)勢病種的文獻研究
潘玥,李平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0193)
歸納腕踝針的臨床治療病癥,總結腕踝針臨床優(yōu)勢病種。采用文獻研究法對中國知網數據庫、維普全文期刊數據庫中,所有1994年至2010年的有關腕踝針的文獻進行分析歸納,并統計每一個病癥的篇數(即頻次)、有效率。通過本次文獻研究,共得到8個科90種疾病的腕踝針疾病譜。腕踝針臨床各病種的總有效率大都在80%以上。腕踝針的優(yōu)勢病種主要集中在骨科、神經科疾病中,骨科疾病優(yōu)勢病種為扭傷、肩周炎、頸椎病、關節(jié)痛;神經科優(yōu)勢病種為中風及其后遺癥、神經性疼痛、面神經麻痹、頭痛。腕踝針對急性痛癥的治療具有優(yōu)勢。腕踝針對經筋病具有優(yōu)勢。
針刺療法;腕踝針;優(yōu)勢病種;文獻計量學;綜述
本文從文獻入手研究腕踝針療法的發(fā)展狀況。文獻的發(fā)表年代和數量與臨床病例的時間、數量以及科學研究的集中程度呈正相關。分析1994年至2010年腕踝針療法在臨床治療中各類疾病的治療量和臨床份額的發(fā)展變化趨勢,進而總結腕踝針療法的臨床優(yōu)勢病種。
本次研究選用的文獻檢索數據庫以中國知網·清華同方《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全文期刊數據庫為資料源。
1.2.1 收集文獻策略
按照《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的檢索程序,全面收集有關腕踝針的文獻。采集時在檢索入口處鍵入“缺省”,輸入檢索詞“腕踝針”,共得到1994年至2011年文獻237篇。收集到的文獻以人工閱讀的方法,按納入、排除標準決定取舍[1]。
1.2.2 文獻納入標準
①臨床療效觀察類論文;②至少有自身前后對照的療效對比;③有一定的樣本數,不少于10例;④不分醫(yī)學類別,中醫(yī)、西醫(yī)、蒙醫(yī)、藏醫(yī)等全部納入。
1.2.3 文獻排除標準
①個案、驗案報道類文章只能統計文獻頻數;②動物實驗類文章;③綜述類文章;④其他非療效觀察類論文。
1.3.1 病名
文獻統計中按西醫(yī)病名診斷進行分類統計,對中醫(yī)病名文獻經查看原文按照其內容分別納入歸類。但對部分西醫(yī)不作為疾病診斷的癥狀或中醫(yī)病名也納入到了病譜中,如麻木癥、牙痛、嗜睡等。
1.3.2 疾病系統
文獻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2],根據實際情況,共計分為11大類,即運動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五官科疾病、外科(與手術相關)疾病、婦科疾病、皮膚科疾病、兒科疾病和精神和行為障礙類疾病。
1.3.3 疾病頻次統計
對文獻中每一個疾病所報道的次數進行統計,稱為頻次。個案、驗案類視為1次[3]。
1.3.4 疾病有效率統計
對每個病癥進行總有效率統計[4]。
圖1 1994年至2011年腕踝針臨床文獻病種分類比例
由圖1可見,腕踝針在臨床疾病治療中應用的范圍十分廣泛,但是優(yōu)勢病種分布極不平衡,特別是骨科居各科之首,神經科、內科次之[5-7]。
圖2 腕踝針治療神經科病種分類比例
圖3 腕踝針治療骨科病種分類比例
由圖2可見,①腕踝針療法對神經性疼痛的治療有優(yōu)勢[8];②腕踝針療法對中風及其后遺癥的治療有優(yōu)勢;③將肢體痛、頭痛、神經痛合并為痛癥,共占33%,提示腕踝針的鎮(zhèn)痛作用占有一定優(yōu)勢。由圖3可見,①腕踝針療法在骨科中應用的范圍最為廣泛,共計15個病種,其中肩周炎總文獻量最高,但將扭傷和急性扭傷合并,共占30%,居首位,提示扭傷病為腕踝針在骨科的優(yōu)勢病種;②腕踝針療法對經筋病的治療作用有特異性,急性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肌筋膜炎、腱鞘炎、腰肌勞損等占1%~3%,雖比例不高,但均屬中醫(yī)學“經筋病”范疇[9]。
由表1可見,①扭傷高居腕踝針優(yōu)勢病種榜首,并且在各頻次中都有骨科疾病出現,提示骨科系統疾病在腕踝針臨床優(yōu)勢病種中占優(yōu)勢,且骨科出現的優(yōu)勢病種中以扭傷、肩周炎、急性軟組織損傷等均屬中醫(yī)學“經筋病”范疇,這與疾病的自身特點和腕踝針的施針部位和針刺特點有關。②某些疾病出現頻次不高,但同系統合并后優(yōu)勢地位上升,如頑固性呃逆雖然只有6次,但是將腹瀉、腸易激綜合征、呃逆等消化系統疾病合并,其出現頻次將升高為10次;冠心病、高血壓、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等循環(huán)系統疾病合并,出現頻次為13次;失眠、神經衰弱、嗜睡等情志病合并,其出現頻次為10次。③分布在非優(yōu)勢系統中的文獻量較大的病種的地位不容忽視,如痛經這種疾病出現的頻次不低,說明腕踝針在對婦科疾病的治療上應用集中,同時也說明腕踝針在臨床某些系統的疾病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表1 各疾病文獻量頻次情況 (n)
由表2可見,①尿道綜合證尿潴留、中風后遺癥尿潴留、婦科術后尿潴留、術后切口痛,共4種疾病總有效率低于80%,其中3種均屬尿潴留,提示腕踝針療法對尿潴留一病的治療效率不高,但是術后切口痛雖治療效率不高,而在臨床文獻的應用量中所占比例并不低,提示腕踝針療法較其他療法對此病種的治療效率不低[10];②有些疾病報道量不大但對其治療的有效率都不低,甚至有22種疾病有效率達到了100%,提示腕踝針療法對于某些疾病的療效能夠得到肯定的,但報道中大部分疾病的有效率都很高且較接近,故不能夠以有效率的高低區(qū)別疾病種的優(yōu)勢等級。綜上所述,提示腕踝針優(yōu)勢病種的評價不僅要考慮有效率還要結合系統的優(yōu)勢性和病種的頻次綜合考慮。
表2 腕踝針治療疾病總有效率比較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①腕踝針的優(yōu)勢病種主要集中在骨科、神經科疾病中,骨科病種分別為扭傷、肩周炎、頸椎病、關節(jié)痛,神經科病種分別為中風及其后遺癥、神經性疼痛、面神經麻痹、頭痛;②腕踝針對痛證具有優(yōu)勢;③腕踝針治療經筋病有優(yōu)勢。通過本次文獻研究揭示了腕踝針在臨床應用中的優(yōu)勢,為腕踝針的臨床應用和研究提出了方向。
[1] 費宇彤,楊德強,胡凌娟,等.當代針刺臨床優(yōu)勢病種的文獻計量學研究[J].中國針灸,2007,27(3):229-232.
[2] 協和醫(yī)院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合作中心編譯.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M].第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6:89-800.
[3] 左瑩,郭義,陳澤林,等.三棱針法治療疾病譜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11):1-2.
[4] 杜元灝,肖延齡.現代針灸臨床病譜的初步探討[J].中國針灸, 2002,22(5):347.
[5] 邸樹清,張帆,邸立偉.腕踝針治療梨狀肌損傷綜合征56例[J].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7,16(3):137.
[6] 張新成,曹擁軍.腕踝針治療面肌痙攣24例療效總結[J].針灸臨床雜志,2007,23(8):25-26.
[7] 賈曉莉.腕踝針治療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 2009,34(2):261-262.
[8] 王麗娟,劉敏玉.腕踝針加痛點針刺鎮(zhèn)痛80例[J].中國民間療法, 2003,11(5):11-12.
[9] 李萬瑤.經筋病針灸臨床治療方法探討[J].針灸臨床雜志,2004, 20(12):2.
[10] 徐麗萍.術后針刺止痛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5,21(7): 431.
2011-12-20
1005-0957(2012)08-0618-03
R245.3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8.618
潘玥(1982 - ),女,2009級博士生
李平(1962- ),男,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