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匯靜,李 超,王繼宗
(山東理工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255049)
學生公寓面臨的安防問題引起高校的重視,尤其是失竊、失火是學校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為此設計了一個學生公寓安防系統(tǒng)。本系統(tǒng)以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配合外圍電路進行檢測、顯示和報警,達到了防盜防火的目的,避免了火災和被盜事件的發(fā)生,保障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安[1]。
圖1所示為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原理方框圖。
圖1 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原理方框圖Fig.1 Functional absorber diagram of security and defense system
每個公寓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主要由煙霧檢測模塊、人體熱釋電檢測模塊、貴重物品檢測模塊、光電計數(shù)模塊、異地檢測模塊、聲光報警模塊、顯示模塊、鍵盤模塊和電源模塊等組成。整個系統(tǒng)用微機進行控制和操作,各學生公寓用單片機進行控制,用鍵盤操作,用LCD顯示相關信息。
2.1.1 人體熱釋電檢測原理及方法
普通人體會發(fā)射10 μm左右的特定波長紅外線,用專門設計的傳感器就可以針對性的檢測這種紅外線的存在與否。當人體紅外線照射到傳感器上后,因熱釋電效應將向外釋放電荷,后續(xù)電路經(jīng)檢測處理后就能產(chǎn)生控制信號。這種專門設計的探頭只對波長為10 μm左右的紅外輻射敏感,所以除人體以外的其它物體不會引發(fā)探頭動作。探頭內包含兩個互相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熱釋電元,而且制成的兩個電極化方向正好相反,環(huán)境背景輻射對兩個熱釋元件幾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產(chǎn)生釋電效應相互抵消,于是探測器無信號輸出。一旦人侵入探測區(qū)域內,人體紅外輻射通過部分鏡面聚焦,并被熱釋電元接收,但是兩片熱釋電元接收到的熱量不同,熱釋電也不同,不能抵消,于是輸出檢測信號[2]。
2.1.2 人體熱釋電檢測電路原理圖
如圖2所示,是人體檢測電路原理圖。
當有人靠近一定距離時,LHI778的輸出端S會產(chǎn)生一個較小的電壓信號,將這個電壓信號送入BISS0001信號處理電路,進行兩級放大、窗口電壓比較、雙向鑒幅后,輸出一個5 V的電壓信號,將此信號送入單片機,由單片機控制報警電路發(fā)出聲光報警[3]。
鑒于發(fā)生火災時伴隨產(chǎn)生的煙霧,在設計煙霧檢測報警電路時,使用MQ-2煙霧傳感器,設定煙霧濃度≥300 ppm時,發(fā)出報警信號,以使人們有所警備,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火災發(fā)生。如圖3所示,是煙霧檢測電路原理圖。
圖2 人體檢測電路原理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human detection circuit
圖3 煙霧檢測電路原理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moke detection circuit
圖3中,MQ-2是煙霧傳感器,當起火有煙霧時,煙霧傳感器會輸出一個電壓信號。通過調節(jié)電位器的阻值,可以調節(jié)煙霧傳感器輸出電壓的大小,從而調節(jié)煙霧報警濃度數(shù)值。本設計將輸出電壓調到1 V。當起火有煙霧時,發(fā)出聲光報警信號[4]。
貴重物品檢測模塊功能是檢測公寓內貴重物品的進出情況。應用電磁感應原理,在貴重物品上貼上磁條,采用固定安裝檢測支架,利用檢測線圈探測貴重物品上的磁條,實現(xiàn)自動報警。貴重物品檢測模塊主要由發(fā)射電路、接收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和兩個電感線圈組成。
2.3.1 理論分析及實現(xiàn)
1)發(fā)射線圈內電流及其相關參數(shù)的計算
選矩形線圈,其中 Il為線圈內電流,N為線圈匝數(shù),r為線圈線徑,a、b分別為矩形線圈的邊長,μ為磁導率,U為線圈的端電壓,C為輸出變壓器副邊電容。
根據(jù)分段法計算圓截面導線制成的矩形線圈電感,計算一匝線圈的電感為
2)發(fā)射線圈與接收線圈間磁場強度計算
將發(fā)射線圈與接收線圈正對,分別置于通道兩側。建立的磁場空間分布為
空間有一個點磁荷 Qm,距 r(x,y,z)處的磁感應強度,這里只需計算 Bz在接收線圈中的通量 φ(Bx,By的通量為 0),則 Bz和 φ 分別為
其中,S為接收線圈面積,可用高斯點面積分公式計算。設e為感應電壓,則
其中,a=-W/2,b=0, 及 a=0,b=W/2。 兩個差動線圈中的電壓相減是接收到的信號。通過試驗測試,接收線圈中的感應電壓值在幾十微伏至幾毫伏之間。
2.3.2 貴重物品檢測電路
貴重物品檢測模塊信號處理電路,采用兩級放大電路構成。第一級是小信號放大電路,采用自動校零型儀器放大器,放大增益為40 dB。第二級采用TLC2460集成運放,放大增益為20 dB。如圖4所示,是自動校零型儀器放大器電路原理圖。
圖4 自動校零型儀器放大器Fig.4 Automatic zero calibration instrument amplifier
在圖4中,IC1A是主放大器,IC1B是輔助放大器。IC1B配合IC1A完成自動校零功能[5]。當開關S1打在1,開關S2打在1時,完成自動校零;當開關S1打在3,開關S2打在3時,完成小信號放大。其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Au=-R2/R1=-100倍(即40 dB),再由第二級放大,放大增益為20 dB。
系統(tǒng)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程序主要分為主控端程序與各監(jiān)控端程序。主控端程序,主要實現(xiàn)對監(jiān)測端傳來的信息的處理和保存,并及時反饋到監(jiān)控端,實現(xiàn)與下位機的通信。監(jiān)控端程序,主要對各傳感器監(jiān)測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并及時傳給主控端,實現(xiàn)與上位機的通信[6]。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測量控制系統(tǒng)除了提供相應的測量控制功能外,還必須有好的人性化的界面向導,因此設計了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采用多級層次菜單的設計方法,實時進行各個學生公寓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并及時的將各個公寓的信息進行存儲,實現(xiàn)了可以方便查詢監(jiān)測情況。當監(jiān)測到有異常情況時,發(fā)出聲光報警,具有輸入正確密碼方可解除報警的功能,提供管理員權限修改密碼。
圖5是主程序流程圖。
圖5 主程序流程圖Fig.5 Main program flow diagram
表1是學生公寓安防系統(tǒng)試驗數(shù)據(jù),包括煙霧測試、人體測試、貴重物品進出測試的試驗數(shù)據(jù),以及異地監(jiān)控和監(jiān)控多個學生公寓的試驗數(shù)據(jù)。調節(jié)煙霧濃度電位器可改變煙霧報警濃度,人體檢測距離可根據(jù)需要設置,報警蜂鳴器的響度可根據(jù)需要選擇和設置。
表1 試驗數(shù)據(jù)Tab.1 Test data
實現(xiàn)了學生公寓安防系統(tǒng)的設計改造,配合以后擴展的其他設計模塊,完成整個校園內部遠程安防控制以及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以構成完整的綜合安防系統(tǒng)。本設計為新一代高科技學生公寓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1]趙榮陽,楊祥,張遠翼.基于AT89C51單片機的家庭智能控制系統(tǒng) [J].桂林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1):142-143.ZHAO Rong-yang, YANG Xiang, ZHANG Yuan-yi.Based on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famil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J].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28(1):142-143.
[2]凌振寶,鄒得寶,徐民.教學樓智能照明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9,27(4):435-439.LING Zhen-bao, ZOU De-bao, XU Min.The teaching building illuminatio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2009,27(4):435-439.
[3]宋保業(yè).基于 BISS0001的熱釋電紅外開關[J].電子元器件應用,2007(7):1-3.SONG Bao-ye.BISS0001 based on pyroelectric infrared switch[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2007(7):1-3.
[4]張峰,周毅華.多功能家庭安全無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J].電測與儀表,2010,47(530):26-30.ZHANG Feng,ZHOU Yi-hua.The multifunctional home security wireless monitor system[J].Electrical Measurement&Instrumentation,2010,47(530):26-30.
[5]譚博學,苗匯靜.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6]TIAN Wen-Jie,GENG Yu.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household security robot based on wireless mesh network[C]//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s Secur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Trusted Computing,NSWCTC 2009, Wuhan, China:IEEE Computer Society Publishing House,2009: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