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照輝 ,郭芳陽 ,李富欣 ,劉巧真 ,陳啟龍 ,桂炎偉 ,陳廷貴
(1.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中心,河南 許昌 461000;2.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河南 許昌 461000;3.河南省煙草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3;4.臨潁縣煙草分公司,河南 臨潁462600)
河南省特別是豫中地區(qū)為典型濃香型烤煙主產區(qū),所產煙葉是中式卷煙配方不可缺少的原料[1]。在20世紀80年代,河南種植長脖黃、凈葉黃等優(yōu)良品種,這些煙葉烘烤后色澤鮮亮、油分充足、香味濃郁、配伍性強,濃香型特色十分突出。80年代末到上世紀末,外引品種NC89在河南省大面積推廣種植,該品種對河南濃香型煙葉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近年來由于NC89種性退化,抗病、抗逆能力下降,逐漸被淘汰,而具有耐肥性好、抗病性強、易烘烤等特點的烤煙品種中煙100成為豫中地區(qū)主栽品種,栽培面積占總栽培面積的90%以上。品種單一使得大面積爆發(fā)毀滅性病害概率激增,同時中煙100的典型濃香型質量風格明顯弱于NC89?;谝陨锨闆r,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于2009年開展了具有典型濃香型質量風格煙葉新品種的篩選工作。根據2009年試驗結果,篩選出濃香質量風格較為突出的3個烤煙品種:NC297、KRK26、豫煙7號。新培育的烤煙品種必需匹配相關配套栽培技術,才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及推廣應用。氮肥的施用量是決定品種能否彰顯自身質量風格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2010年以上述三個品種以及本中心自育的具有典型濃香型質量風格烤煙新品種Y101為研究對象,研究氮肥施用量對其質量風格的影響,明確可充分顯現(xiàn)其濃香型質量風格的最佳施氮量。
供試品種為NC297、KRK26、豫煙7號、Y101、NC89(CK1)和中煙 100(CK2)。
試驗地點位于臨潁縣固廂鄉(xiāng)大田村大師自然村。土壤類型為潮土,灌溉條件為井灌,前茬作物為紅薯,pH值7.89,有機質0.92%,全氮0.061%,速效氮、磷、鉀分別為 52.90、7.16、97.50 mg/kg,氯 27.10 mg/kg,肥力中等,土壤質地中等稍輕。
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分為兩組,NC297、KRK26品種為第一組,豫煙7號、Y101為第二組。第一組設計施純氮量3.25、3.75、4.25 kg/667m2三個施肥水平。第二組設計施氮量2.5、3.0、3.5 kg/667m2三個水平。對照NC89施氮量為3.5 kg/667m2,對照中煙100為4.5 kg/667m2。每個處理氮、磷、鉀配比為1∶1.5∶3。試驗共 14 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 200 m2。2010年5月1日移栽,田間管理按當?shù)刈顑?yōu)方案進行。
根據YC/T142—1998《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標準要求,記載各處理生育期,在團棵期、現(xiàn)蕾期和圓頂期田間測量株高、莖圍、葉片數(shù)、最大葉長葉寬等農藝性狀。在下部、中部煙葉成熟時調查煙葉落黃情況。根據GB/T 23222—2008《烤煙病蟲害分級及調差方法》標準要求,各處理在現(xiàn)蕾期固定100株調查病害發(fā)生情況,計算病株率和病指。根據GB2635-1992《烤煙》標準要求,各小區(qū)分級后統(tǒng)計各處理煙葉產量、均價、產值、上中等煙比例。同時,調查每個處理的煙葉外觀質量。各處理煙葉樣品(C3F)采用“九分制”單料煙檢驗標準由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評吸委員會進行評吸,評吸指標包括香氣質、香氣量、濃度、刺激性、雜氣、勁頭、余味、燃燒性、灰色等九項指標。評吸結果采用不同專家對各項指標打分的加權平均值表示,加權方法為:(香氣質×0.25+香氣量×0.15+濃度×0.1+雜氣×0.12+勁頭×0.1+刺激性×0.13+余味×0.1+燃燒性×0.025+灰色×0.025)/9×100。
由圖1、圖2可以看出,試驗區(qū)域內各品種病毒病和黑脛病發(fā)病率均較高,其中NC297病毒病的發(fā)生程度略高于其他品種,KRK26黑脛病發(fā)生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從總體趨勢上看,在本試驗中氮肥的施用對于病毒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C297、Y101和豫煙7號的病毒病發(fā)生程度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減輕。在所有處理中病毒病發(fā)病最重的為NC297施氮3.25 kg/667m2處理,其發(fā)病率為14%,病情指數(shù)為7.5。KRK26對于黑脛病較為敏感,其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均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其在施氮4.25 kg/667m2處理時黑脛病發(fā)病率達28%,病指為28。NC297和Y101隨施氮量的增加黑脛病的發(fā)生有所減輕,而豫煙7號則不受影響。
圖1 不同處理病毒病發(fā)病情況
圖2 不同處理黑脛病發(fā)病情況
由圖3可以看出,KRK26的產量和產值明顯低于其他品種,減產的主要原因是其不耐黑脛病。NC297的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產值、均價和上等煙比例均以施氮3.75 kg/667m2處理表現(xiàn)最好。Y101煙葉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施氮3.5和3.0 kg/667m2處理明顯高于施氮2.5 kg/667m2處理。豫煙7號煙葉產量隨施氮量的變化不明顯,Y101和豫煙7號在施氮3.0 kg/667m2的產值、均價和上等煙比例較高。無論何種施氮量處理,供試品種產量和產值均低于對照品種中煙100(CK2),另一個對照品種 NC89(CK1)的產量和產值則相對較低。
圖3 各處理主要經濟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供試各品種烤煙煙葉煙堿含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KRK26和NC297變化趨勢較明顯,豫煙7號次之,Y101最小。KRK26和NC297煙葉總糖和還原糖在施氮3.75 kg/667m2處理時最高,在施氮3.0 kg/667m2時Y101和豫煙7號煙葉的總糖和還原糖則明顯低于其他兩個處理。KRK26和NC297煙葉總氮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供試各品種烤煙煙葉鉀含量隨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供試各品種烤煙煙葉氯含量均低于對照中煙100,其中Y101煙葉氯含量最低,不論何種施氮處理,其煙葉氯含量均低于兩對照。KRK26煙葉糖堿比、氮堿比和兩糖比的最高值均出現(xiàn)在施氮3.75 kg/667m2處理時,所以在此處理時KRK26煙葉化學成分最為協(xié)調;NC297煙葉糖堿比、氮堿比、兩糖比和鉀氯比的最高值均出現(xiàn)在3.75 kg/667m2處理,所以在此處理時NC297煙葉化學成分最為協(xié)調;豫煙7號和Y101在2.5 kg/667m2處理時糖堿比、氮堿比和兩糖比均最高,而鉀氯比則最低,煙葉化學成分較為協(xié)調。
表1 不同處理C3F煙葉的化學成分
由評吸結果看(圖4),Y101品種表現(xiàn)最好,濃香特征明顯,香氣質好,煙氣濃郁飽滿,在三個施氮處理中以3.0 kg/667m2施氮量處理表現(xiàn)最佳;NC297在施氮3.75 kg/667m2時總體評吸質量稍次于 NC89(CK1),高于中煙 100(CK2);豫煙 7 號在三個施氮量處理中僅3.0 kg/667m2評吸質量較好,比NC89稍次,好于中煙100,其他兩個處理總體評吸質量均比對照差。另外,由于KRK26對黑脛病敏感,產量低,樣品量少,未進行感官質量評價。
圖4 濃香型新品種不同施氮量處理C3F煙葉評吸結果
氮素是影響煙株生長發(fā)育和煙葉產量、品質最重要的營養(yǎng)元素,整個生育期,煙株生長和內部生理代謝都對氮素十分敏感[2-3]。氮肥用量過少,煙株生長不好,煙葉身分輕,煙堿含量低,香氣差,刺激性不夠,勁頭不足,影響產量和質量的形成[4-5];氮肥施用過多又會造成煙葉品質的下降,尤其烤煙在后期生長中吸氮過多會導致上部煙葉化學成分不協(xié)調,品質變差,工業(yè)可用性差[6]。董艷等[7]認為在氮素含量正常時,烤煙抗病性最強,氮過低或過高均使烤煙抗病性下降;趙芳等[8]研究了不同施氮量煙株接種黑脛病后的發(fā)病率及病情指數(shù)后發(fā)現(xiàn),隨施氮量增加,煙株黑脛病發(fā)病率增加,病情加重。本試驗中氮肥的施用對于病毒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C297和Y101隨施氮量的增加黑脛病的發(fā)生有所減輕,而豫煙7號則不受影響,KRK26黑脛病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品種,不適于豫中地區(qū)煙葉生產,建議淘汰。供試各品種烤煙煙堿含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這與前人研究的結果一致[9]。在本試驗條件下,供試的烤煙新品種感官質量均在中間施氮量時表現(xiàn)最好,說明適宜的施氮量是保證烤煙感官質量的關鍵條件之一。
不同品種烤煙適宜的施氮量不僅取決于品種,同時還受土壤、降雨、地形、溫度等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即使在同一地區(qū),也因為氣候的變化而產生差異。降水是影響烤煙種植的主要氣象因子之一[10]。降水是光、熱、水的綜合反映,與日照、氣溫關系密切。當降水多時,往往對應日照少、氣溫低、晝夜溫差小,反之亦然[11]。賈軍鋒等[12]研究表明降雨量與烤煙煙堿含量、總氮含量和施木克值三者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在本試驗中,試驗地區(qū)臨潁縣5月份常年平均降水量為73.9 mm(1985~2008年),而2010年5月份降水量達到149.4mm,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多一倍。在移栽到團棵這段時間,降雨引起溫度低、日照少,使得煙株生長發(fā)育緩慢,吸氮量下降,氮肥的淋失量高于常年。因此,本試驗具有一定特殊性,平常年份可適當降低各品種的施氮量。
[1] 李雪君,孫 煥.河南省農科院煙草育種回顧與展望[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9):99-101.
[2] 陳江華,劉建利,李志宏.中國植煙土壤及煙草養(yǎng)分綜合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57-175.
[3] 李春儉,張福鎖,李文卿,等.我國烤煙生產中的氮素管理及其與煙葉品質的關系 [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7,13(2):331-337.
[4] 史宏志,韓錦峰,劉國順,等.烤煙碳氮代謝與煙葉香吃味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1998,4(2):56-63.
[5] 戴 勛,王 毅,年夫照,等.不同施氮量下云煙85不同成熟度煙葉的烘烤特性[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7,46(4):552-555.
[6] 戴 勛,王 毅,廖小琳,等.不同施氮量對云煙85烤煙品種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8):12291-12293.
[7] 董 艷,董 坤,范茂攀,等.氮鉀營養(yǎng)與氮鉀平衡對幾種烤煙病害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1):302-304.
[8] 趙 芳,趙正雄,徐發(fā)華,等.施氮量對煙株接種黑脛病前、后體內生理物質及黑脛病發(fā)生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1,17(3):737-743.
[9] 李文卿,陳順輝,江榮風,等.不同施氮量對烤煙總氮和煙堿積累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07,13(4):31-35.
[10] 肖金香,劉正和,王 燕,等.氣候生態(tài)因素對烤煙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及植煙措施研究 [J].中國農業(yè)生態(tài)學報,2003,11(4):158-160.
[11] 周 翔,董建新,張教俠,等.降水與烤煙感官評吸質量的關系[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2):53-56.
[12] 賈軍鋒,王 毅,李正風,等.降雨量對云南相似海拔烤煙煙堿、總氮含量及施木克值的影響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15):9077-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