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濟(jì)法
唐代名人三“鴻漸”
■ 竺濟(jì)法
茶圣陸羽字鴻漸,其姓、名、字來自《易經(jīng)》五十三卦“漸”卦:“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皾u”卦意為“漸之進(jìn)也”,另有鴻漸于干、鴻漸于磐、鴻漸于陸、鴻漸于木、鴻漸于陵 5種卦象。
已知除陸羽外,唐代另有 2位名人的名或字為“鴻漸”,并與陸羽事跡混淆,特作介紹。
除了陸羽,知名度最高、官職最大的是曾為唐代宰相的杜鴻漸。
杜鴻漸(709—769年),唐濮陽(今河南濮陽市)人。字之選,鵬舉之子。進(jìn)士及第,初為朔方節(jié)度判官。安史之亂中,他詣平?jīng)鱿蛎C宗上進(jìn)守之策,并參與擁立肅宗即位靈武,授兵部郎中知書舍人事,轉(zhuǎn)武部侍郎,又先后出任河西節(jié)度使、荊南節(jié)度使。入為尚書右丞、太常卿充禮儀使,議定泰建二陵制度,封衛(wèi)國公。廣德二年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jìn)中書侍郎。崔旰殺郭英又據(jù)成都并與蜀中諸將混戰(zhàn),他以宰相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劍南東川副元帥、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使職前往鎮(zhèn)撫,因憚肝雄悍,不敢詰責(zé),反而以禮待之。歸任門下侍郎。大歷三年兼東都留守,充河南淮西南東道副元帥。大歷四年(769年)病重,辭宰相職,罷三日而卒,年六十一歲,贈太尉,謚文憲。
杜鴻漸與陸鴻漸的混淆,源于北宋錢易的著名筆記——《南部新書》,該書“戊卷”輯有《故陸鴻漸與楊祭酒書》,大多文獻(xiàn)簡為《與楊祭酒書》。
杜鴻漸畫像
《與楊祭酒書》是陸羽給國子祭酒楊綰送紫筍茶時(shí),附送的一則短箋,內(nèi)容為:
顧渚山中紫筍茶兩片,此物但恨帝未得賞,實(shí)所嘆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
楊祭酒即楊綰(?—777),字公權(quán),華州華陰人。少年苦讀,精通文史,不好立名,玄宗、肅宗、代宗三朝為官,有善政,德高望重。
由于有“鴻漸”字號,還可能因?yàn)闂罹U也是朝廷高官,后世多人曾將陸鴻漸誤為同朝宰相杜鴻漸,如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二、明陳繼儒《茶話》、清陸心源《唐文拾遺》卷二十一、清陸廷燦《續(xù)茶經(jīng)》等文獻(xiàn),均將《與楊祭酒書》記在杜鴻漸名下,《全唐詩話》還將標(biāo)題標(biāo)為《故杜鴻漸與楊祭酒書》。
其實(shí),杜鴻漸在楊綰任祭酒的 770年的前一年,即 769年,已經(jīng)過世,不可能向楊綰送茶。杜鴻漸的生卒年為709-769年,歷代沒有異議。另外,從“顧渚山中紫筍茶”語句來看,也非陸鴻漸莫屬,雖然杜鴻漸貴為宰相,但其時(shí)紫筍茶尚未作為貢茶,一般認(rèn)為紫筍茶是在 770年之后上貢的。而在紫筍茶上貢之前,杜鴻漸也是很難得到此茶的,更談不上送給好友了。
1982年,浙江嵊縣(今嵊州市)毫石鄉(xiāng)大巖坂村出土了一方《唐故云騎尉呂公夫人周氏墓志銘并序》石碑,這方作于唐永貞元年(805年)末或二年年初的墓志銘,署名“沙門鴻漸述”,一些人認(rèn)為該墓志銘可能是陸羽遺文,由此對一般認(rèn)為陸羽卒于 804年的結(jié)論提出了商榷。2003年 5月,為考證陸羽卒年,筆者曾赴嵊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查看《唐故云騎尉呂公夫人周氏墓志銘并序》原碑及拓片,寫成《嵊州唐碑墓志銘與陸羽卒年》一文,傾向?yàn)殛懹鹗止P,認(rèn)為其卒年則至少在806年之后。
2009年年末,嵊州文史愛好者朱剛先生發(fā)來電子郵件,說與嵊州相鄰的紹興市考古部門,近年又發(fā)現(xiàn)了落款與《唐故云騎尉呂公夫人周氏墓志銘并序》完全相同、均為“沙門鴻漸述”的兩方唐代墓志銘,其中一方年代稍晚于《唐故云騎尉呂公夫人周氏墓志銘并序》,另一方《唐故孫府君墓志銘》則寫于唐長慶二年(822年),說明此“鴻漸”確系沙門僧人。
進(jìn)一步考證,此“鴻漸”乃稍晚于陸羽的一位越州僧人,日本《弘法大師正傳》中還有署名“大唐沙門鴻漸”、寫給日本高僧空海的同題送別詩一首——《奉送日本國使空海上人、橘秀才朝獻(xiàn)后卻還》:
繼1982年浙江嵊縣毫石鄉(xiāng)大巖坂村出土署名“沙門鴻漸述”的《唐故云騎尉呂公夫人周氏墓志銘并序》之后,紹興市文物部門于2000年代又發(fā)現(xiàn)另一方“沙門鴻漸述”的《唐故孫府君墓志銘》。
禪客一海隔,鄉(xiāng)路祖州東。
到國宣周禮,朝天得僧風(fēng)。
山冥魚梵遠(yuǎn),日正蜃樓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空海是806年回日本的,該詩應(yīng)該作于當(dāng)時(shí)。這說明沙門鴻漸是一位能詩善文、頗有學(xué)問的僧人。
“沙門鴻漸”另有其人,而隨著研究的深入,陸羽的卒年也日趨明朗,南宋祖琇撰于隆興二年(1164)的編年體佛教史實(shí)——《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元代念常著于至正元年 (1341)的《佛祖歷代通載》兩種佛教文獻(xiàn),分別記載陸羽卒于803年。2010年,筆者為此寫了《陸羽卒年再認(rèn)識》,對原來的錯(cuò)誤考證作了自我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