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扶有
很多人都喜歡在午飯后休息一會兒,這是因為我們體內的生物節(jié)律在起作用,午睡是人體保護生物節(jié)律的一種方法。
研究者認為,睡眠周期是由大腦控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某種變化;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個部分;午休已經逐漸演化成為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最初,午休可能只是人們?yōu)榱硕惚苷绲牧胰眨髞碇饾u變成一種習慣;那時的人類是生活在暖熱的地區(qū),戶外勞動是人們維持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午休成為人們避免遭受熱浪襲擊的方法。
研究睡眠的專家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午5時,有3個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時的高峰較明顯。也就是說,人除了夜間睡眠外,在白天有一個以4小時為間隔的睡眠節(jié)律。專家們認為,人白天的睡眠節(jié)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學習和緊張的情緒所掩蓋,或被茶酒之類具有神經興奮作用的飲料所消除。所以,有些人白天并沒有困乏感。然而,一旦此類外界刺激減少,人體白天的睡眠節(jié)律就會顯露出來,到時候會有困乏感,到了中午很自然地想休息。倘若外界的興奮刺激完全消失,人們的睡眠值亦進一步降低,上、下午的兩個睡眠節(jié)律也會自然地顯現(xiàn)出來。這便是人們?yōu)槭裁匆缧莸牡览怼?/p>
“午睡”是專家最推薦的“健康生活習慣”之一,其好處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
(1)防止疲勞過度。午睡是白天最好的休息方式,可防止過度疲勞,有利于身心健康。人的精力在早晨起床后到上午10點左右最為充沛,以后逐漸下降。午睡后,精力又開始回升。資料顯示,健康長壽的老人大都有午睡的良好習慣。午餐后半小時開始午睡,是比較科學的。
(2)提高免疫力。午餐后為幫助消化,身體會自動改由副交感神經主導,這時睡個短覺,可以更有效地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躍性。
(3)預防冠心病。每天午睡30分鐘,可使體內激素分泌更趨平衡,使冠心病發(fā)病率減少30%。地中海各國冠心病發(fā)病率較低與午睡習慣有關,而北歐、北美國家冠心病發(fā)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午睡。成人睡眠不足4小時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8小時的人高180%。這就提示人們,晚間睡眠不足,如能在午睡中適當補充,也將有益于延年益壽。
(4)心情更舒暢、精力更旺盛。許多人都有午餐后疲倦的煩惱。研究者發(fā)現(xiàn),每日午后小睡10分鐘就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間多睡2個小時好得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午餐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人體緊張度,緩解壓力的效果就像睡了一整夜(8小時)。
老人午睡需注意以下幾點。
(1)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睡覺。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yǎng)明顯下降,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一般應食后休息十幾分鐘再午睡。
(2)睡姿應取頭高腳低、右側臥位。這樣可以減少心臟壓力,防止打鼾。需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覺會減少頭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現(xiàn)頭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腦缺血、缺氧的癥狀。有的人用手當枕頭,伏在桌上午休,這樣會使眼球受壓,久而久之易誘發(fā)眼疾。另外,伏在桌上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也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fā)麻、刺痛。
(3)午睡時應避免受較強的外界刺激。因
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也應注意免受風寒。
(4)醒后輕度活動。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黏稠度。不要馬上從事復雜和危險的工作,因初醒時常使人產生恍惚感。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