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珂
Orem自理模式也稱自我照顧模式,強調自理的概念,認為自我照顧的需要是護理重點。通過全補償系統(tǒng),部分補償系統(tǒng),支持教育系統(tǒng)來幫助患者實現自己治療性自理需求。喉癌作為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手術后可出現包括失去發(fā)音功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頻繁咳嗽,嗅覺、味覺減退,內心焦慮、抑郁,經濟收入、人際交往受到影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變化,從而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紊亂而導致生存質量下降[1]。2007~2011年間我科對32例全喉切除術患者采取Orem的自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確診喉癌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年齡45~75歲,平均61歲,所有病例均行術前病理活檢證實喉癌診斷。所有患者被隨機分為Orem自理模式觀察組(觀察組)和分級護理組(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并發(fā)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全喉切除術,出院后患者均未帶氣管套管(造瘺口)。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觀察組同時運用Orem自理理論,根據不同階段的自理能力和需求采用不同護理系統(tǒng)進行護理及指導。出院時對家屬和患者關于疾病掌握情況進行問卷調查。
1.2.1 術前評估 以Orem自理模式為指導思想,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采取不同的護理系統(tǒng)進行護理。首先進行客觀評估,內容包括意識狀態(tài)、生命體征、機體耐受力、洗漱、營養(yǎng)、排泄、個人衛(wèi)生、活動及接受能力等[2]。找出患者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了解有關疾病及預后的相關知識,明確進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消除患者不利的心理因素,告知Orem自理模式的方法,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屬能夠配合參與其中,恢復自護能力,實現自我護理。
1.2.2 術后護理 ①完全補償性護理:全喉切除術是全麻手術,要求護士在24 h之內實行完全補償性護理。a.臥位護理:全麻未清醒前為防止胃內容物返流誤吸,特別保護氣管切開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按摩背部,上下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形成褥瘡。b.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患者呼吸情況,及時抽吸口腔,鼻腔,氣管內分泌物,觀察顏色,量,注意血氧飽和度,不能低于95%,血氧飽和度過低,給予氧氣吸入3~4 L/min,我科行全喉切除術后氣管口有一圓形造瘺口,觀察瘺口大小,有無紅腫,分泌物,并以濕紗布覆蓋,濕度以手擰不滴水為宜。切口局部保持清潔干燥,給予氯霉素眼藥水每1~2 h氣管內滴藥,以濕化氣道。頸部敷料加壓包扎,注意有無滲血,皮下氣腫。c.引流管的護理:保持各引流管的通暢,防止扭曲,擠壓,脫落。留置胃管通暢,12時禁食水,觀察胃內容物顏色,量,注意有無出現應激性潰瘍。②部分補償性護理:24 h后患者病情比較穩(wěn)定,由護士輔助患者完成部分自理需要。a.環(huán)境要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通風換氣。b.體位護理:協助患者進行主動和被動運動,術后第1天可以變換臥位,在床上進行一些簡單活動,如握拳放松,伸腿屈曲,病情許可的話可以半坐臥位,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多做呼吸運動。教會家屬叩背方法,促進痰液排出,咳出痰液后用紗布及時擦掉,避免粘連在瘺口上。48 h后可在護士或家屬的協助下離床,如散步,做操等。c.飲食護理;由于全喉術后胃管保留12~16 d,營養(yǎng)為鼻飼飲食,指導家屬了解合理飲食搭配及每日需要量,采用混合流食,溫度為38℃ ~42℃,每次鼻飼量不超過200 ml,每次間隔時間不少于2 h,6~8次/d,每次鼻飼后注入少量溫開水沖洗管腔,避免堵塞。留置胃管一般50~60 cm,做好標記,鼻飼后應將胃管頭端包裹紗布,固定于肩部或耳后。在此階段護士應多鼓勵患者及家屬,要有耐心,協助掌握相關要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③支持教育系統(tǒng):從氣管造瘺口拆線到患者出院這一階段采取輔助教育方法,由患者自己完成護理需要。a.造瘺口護理: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清潔造瘺口方法,洗凈雙手,用棉球涂抹少量紅霉素眼藥膏以切口為中心,向外擦凈,不反復,2~3次/d,防止痰液粘連,外出時可附于一小塊紗布。b.語言康復訓練:準備手寫板,文盲的話可以交一些簡單的手語。囑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盡量減少公共場所活動,經常自查頸部有無包塊的出現,有無瘺口破潰,紅腫,如有異常及時就診,定期隨診。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軟件采用SPSS 17.0軟件包。所有數據比較均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出院前1 d2組患者對喉癌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見表1。
表1 出院前1 d 2組患者對喉癌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例,%)
Orem的自理模式,改變以往傳統(tǒng)護理觀念,降低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性,使患者由被動的接受護理,治療,到主動的參與治療和護理,激發(fā)了患者的自信心,維護其自尊,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3]。通過兩組對比分析:運用Orem的自理模式針對全喉切除患者不同階段的自我護理能力的改變,確定患者不同階段的自我護理需要,使患者及家屬對于喉癌護理工作要點的掌握,藥物知識的應用有明顯的提高,同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輕經濟負擔,縮短住院時間。通過護士耐心的指導,增加了護士與患者的交流,尤其是補償性教育系統(tǒng)和支持教育系統(tǒng)更充分調動患者積極性,使患者及家屬積極地參與其中,較大程度的實現自我護理,發(fā)揮護理最大效能,使患者能更早融入社會,提高生存質量。在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護理工作中,強調護士學會“思考”護理,掌握多方面知識,而不是單一的執(zhí)行常規(guī)護理操作和完成任務。更加顯示護理工作的專業(yè)性和獨立性。
[1] 馮莉梨.用Orem自理模式提高喉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33):5207-5208.
[2] 王蕾,楊麗華.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術后護理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4:632-633.
[3] 李紅霞.自理理論的應用現狀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