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魯迅先生住在北京時,每天晚上都會有客人來訪,他總是熱情接待,親自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給客人吃。當客人告辭的時候,他總是要端起燈來,將客人送出門外??腿俗鲃e離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著燈站著,直到客人走遠看不到了,才回屋關(guān)上門。未名社成員作家王冶秋曾在《懷想魯迅先生》一文中這樣寫道:“深夜,他端著燈送出門外,我們走了老遠,還看到地下的燈光,回頭一看,燈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個海洋中孤島上的燈塔,倔強地聳立在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時是說出來的,有時是做出來的。體現(xiàn)在細節(jié)中的尊重,是一種更加讓人感動的尊重。
翻譯家黃源早年與魯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經(jīng)常去魯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飯。魯迅先生對于一天所發(fā)生的事,都記在日記中。黃源先生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記在日記里,但黃源先生看過魯迅先生的日記,上面只記著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來、河清(黃源先生別名)來”,而對于在家里吃飯的事,魯迅先生卻從來不記。有一回,黃源先生又去魯迅先生家,給他買了兩盒點心。那天晚上,兩人便一邊吃點心一邊聊天,事后,黃源先生在魯迅先生的日記中看到了這樣的記錄:“夜河清來并贈蛋糕兩盒?!秉S源先生因此感慨道:“從這一瑣事上,我卻領(lǐng)悟到魯迅先生做人的一條規(guī)律,就是凡是他對別人付出的,從不記賬,而別人給予他的,他都記在賬上,即使兩盒蛋糕?,嵤氯绱?,大事也一樣?!备冻龅模挥浽谛纳?;得到的,卻永遠記得。雖然只是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覺到了先生的無私精神和博大情懷。
有一回,蕭紅到魯迅先生家吃飯,從福建菜館叫了一碗魚丸子,吃的時候,海嬰先吃的,吃了一個后就說:“不新鮮,不好吃?!痹S廣平就夾起一個來吃,感覺很新鮮,于是就批評海嬰,并給海嬰又夾了幾個。海嬰吃了以后,依然說不新鮮,許廣平就生氣了,更加嚴厲地批評海嬰。見此情形,魯迅先生便把海嬰碟子里的魚丸夾起來嘗了嘗,發(fā)現(xiàn)果然不新鮮,原來,這碗魚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鮮的,還有一部分是不新鮮的,海嬰吃的是不新鮮的,而許廣平吃的恰巧是新鮮的。于是魯迅先生說:“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边@就是魯迅先生,即使是這樣一件小事,也極其認真。誠如許廣平事后感慨的那樣:“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們學不了的。哪怕一點點小事?!遍L期以來,魯迅先生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戰(zhàn)士形象,我們所關(guān)注的,都是他吶喊呼號的一面。其實,細節(jié)中的魯迅先生,會讓我們從一個特殊的視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過這些細節(jié)化的東西,我們能夠走近一個更加真實,親切的魯迅。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養(yǎng)品行與內(nèi)心境界,永遠值得我們仰望。
(月月鳥摘自《清遠日報》2012年1月8日,黃永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