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燕 柴建萍 田梅金 白興榮 劉永光 江秀均 黃 平 羅雁婕
(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的防效及家蠶的安全性評價
謝道燕 柴建萍 田梅金 白興榮 劉永光 江秀均 黃 平 羅雁婕
(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為明確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對家蠶的安全性評價,采用葉片浸漬法和田間常規(guī)噴施法測定了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卵、成蟲的防效及施藥后不同時間的桑葉對家蠶的安全性。結果表明:在試驗室中稀釋3 500倍液的對桑粉虱卵的孵化抑制性最強,處理后120 h的孵化率為1.78%;稀釋5 000倍液的次之,120 h后的孵化率為13.46%。田間施藥后7 d對桑粉虱的防治效果是3 500倍>5 000倍>10 000倍;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家蠶的毒性是1 250倍>2 500倍>5 000倍液,噴藥后5 d的桑葉對家蠶添食的中毒率分別為61.11%、46.67%和3.33%,但藥后8 d的桑葉對家蠶添食無中毒蠶現(xiàn)象,藥后11 d的桑葉飼喂家蠶,能顯著降低家蠶的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藥后14 d的桑葉對家蠶和繭質(zhì)均無影響。因此,桑園中使用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防治桑粉虱時,可稀釋3 500倍噴施,施藥后14 d方可采葉飼喂家蠶。
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桑粉虱;田間防效;家蠶;殘毒期
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屬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是一種常見的桑園葉部微小害蟲[1]。桑粉虱主要分布于中國和泰國的各植桑區(qū),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或通風不良的桑園中易發(fā)生危害[2-3]。桑粉虱的寄主植物有200余種,主要危害桑樹的新梢嫩葉,若蟲分泌物滴在下部葉面會誘發(fā)煤污病并導致桑葉不適宜家蠶取食[4]。往年桑粉虱的發(fā)生量小,被認為是次要害蟲;但近年來由于受氣候、間作不合理、防治方法單一等影響,桑粉虱在我國各大植桑區(qū)已大面積暴發(fā)。云南蒙自地區(qū)桑園均有不同程度的桑粉虱危害,近年來已上升為該地區(qū)桑園的主要害蟲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浙江省北部蠶區(qū)桑園桑粉虱大暴發(fā),經(jīng)各地植保部門篩選試驗,采用20%滅多威乳油和24%滅多威可溶性液劑對桑粉虱進行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桑粉虱的危害[5]。但長期連續(xù)地使用滅多威,桑園內(nèi)的鱗翅目害蟲對其已產(chǎn)生嚴重的抗藥性,白錫川等[6]研究發(fā)現(xiàn)浙江省海寧蠶區(qū)與江西省永新蠶區(qū)的桑螟對40%滅多威乳油(桑寶)的抗性倍數(shù)已達到4.1倍,滅多威在桑園害蟲防治中使用的稀釋濃度從初期的3 000倍左右提高到現(xiàn)在的1 000~1 500倍,對養(yǎng)蠶生產(chǎn)的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大。據(jù)此,為明確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防治效果及施藥后不同時間的桑葉對家蠶的安全性。我們于2011年測定了不同稀釋濃度的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卵、成蟲的防治效果,并采集不同施藥時間后的桑葉飼喂家蠶,觀察其中毒情況及對家蠶的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的影響,以期篩選出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在桑園中有效防治桑粉虱及對家蠶的安全使用的濃度和殘毒期。
供試藥劑: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由江蘇省南龍化學有限公司生產(chǎn);桑品種:湖桑32號,樹齡22年,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科研試驗桑園;蠶品種:菁松×皓月,由云省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家蠶良種推廣中心提供。
1.2.1 殺卵活性測定 殺卵活性測定采用葉片浸漬法[7],即2011年6月從桑園里采集有較多桑粉虱卵的新鮮桑葉,剪取一定數(shù)量帶桑粉虱卵的葉片。將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分別稀釋成3 500、5 000、10 000倍液3種濃度,用清水作對照共4個處理區(qū),每個處理3個重復。將帶桑粉虱卵的葉片分別浸入供試液中,輕輕振蕩5 s后取出,用濾紙吸去多余藥液,然后放入墊有濕海綿的培養(yǎng)皿中,蓋上皿蓋置于(25±1)℃、75% ~85%相對濕度條件下的人工氣候箱內(nèi),培養(yǎng)120 h后調(diào)查各處理區(qū)的孵化情況。
1.2.2 田間藥效試驗 在桑粉虱的發(fā)生期,選擇施藥次數(shù)較少的桑園,將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分別稀釋成3 500、5 000、10 000倍3個濃度噴施桑樹,用噴施清水作為對照,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噴施5株桑樹,3個重復。2011年7月6日進行試驗,噴藥時做到從上到下,葉背、葉面及枝條都均勻噴濕為止,分別于噴藥后1、3、5、7 d調(diào)查不同處理對桑粉虱的防治效果。
1.2.3 滅多威對家蠶的安全性評價 安全性評價參照參考文獻[7]的試驗方法,將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分別稀釋成1 250、2 500、5 000倍,常規(guī)噴霧法噴施桑樹,用噴施清水作為對照,共4個處理,2011年7月24日開始噴藥,每個處理噴施60株桑樹。7月20日收蟻,1~2齡幼蟲常規(guī)飼養(yǎng),3齡起蠶開始添食藥葉;挑選大小一致的3齡起蠶稱量后置于飼養(yǎng)盒內(nèi),采集施藥后 5、8、11、14、20 d 的桑葉分別飼喂,每區(qū)30頭家蠶,3個重復。觀察取食24 h后不同處理及藥后不同天數(shù)的桑葉對家蠶的中毒情況,確認不同濃度的藥劑對家蠶的安全間隔期。存活的家蠶繼續(xù)飼喂噴藥后的桑葉飼養(yǎng)至上蔟結繭,結繭7 d后調(diào)查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試驗于(25±1)℃、75% ~85%相對濕度的條件下進行。
所有的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均采用SPSS軟件(SPSS17.0)進行,方差分析依據(jù)Duncan新復極差法,并結合Excel(2003)進行圖表繪制。
從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不同濃度對桑粉虱卵孵化的影響看(圖1),培養(yǎng)120 h后,3 500倍液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孵化率僅為1.78%,與其他處理存在顯著性差異;其次是 5 000倍液的處理區(qū),孵化率為13.46%,而稀釋10 000倍的處理區(qū)孵化率為67.59%。因此,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桑粉虱卵的毒殺效果依次為3 500倍>5 000倍>10 000倍。
圖1 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不同濃度對桑粉虱卵孵化的影響
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稀釋3 500、5 000和10 000倍液噴施桑園后,藥后1 d至藥后5 d桑粉虱的蟲口減退率均在90%以上,藥后7 d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88.30%、71.25%、-78.43%,3 500液處理區(qū)與其他處理存在顯著性差異(表1)。
表1 田間不同施藥濃度對桑粉虱的影響(2011年7月)
2.3.1 滅多威對家蠶的殘毒期 不同濃度的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噴施桑葉后,采集藥后不同時間的桑葉飼喂3齡家蠶,其取食后24 h的中毒致死情況如表2所示。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對家蠶的殘毒致死率隨著噴施濃度的降低而遞減。飼喂稀釋1 250、2 500和5 000倍液噴藥后5 d的桑葉,家蠶的中毒死亡率分別是61.11%、46.67%、3.33%;噴藥8 d后的桑葉,家蠶均無中毒死亡現(xiàn)象。
表2 滅多威藥后不同采葉時間對家蠶的殘毒期測定(2011年7月)
2.3.2 滅多威對家蠶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的影響 將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稀釋1 250、2 500和5 000 倍液對桑樹噴施,采集施藥后 5、8、11、14 和20 d的桑葉飼喂家蠶,其不同稀釋倍數(shù)及施藥后不同時間的桑葉對家蠶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的影響見圖2。
圖2 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施藥后不同時間的桑葉對繭質(zhì)成績的影響
由圖2可知,不同稀釋倍數(shù)的藥液施藥后5、8、11 d的桑葉飼喂家蠶的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均顯著低于對照區(qū),1 250、2 500和5 000倍施藥后5 d的桑葉飼喂家蠶的全繭量分別為 0.61、0.79、1.16 g,隨著濃度的降低以及施藥后時間的延長,全繭量呈遞增趨勢(圖2-A),其繭層量和繭層率也存在相同的趨勢(圖2-B,圖2-C)。藥后14 d的桑葉飼喂家蠶后,其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與清水對照無顯著性差異。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室內(nèi)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稀釋3 500倍對桑粉虱卵孵化的抑制活性最好,處理后120 h的孵化率僅為1.78%。在田間對桑園噴施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3 500、5 000和10 000倍液,藥后1 d至藥后5 d的成蟲蟲口減退率均在90%以上,藥后7 d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88.30%、71.25%、-78.43%,3 500液處理區(qū)與其他處理區(qū)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建議在桑園中使用3 500倍液防治桑粉虱。
滅多威對鱗翅目昆蟲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常規(guī)推薦濃度下,滅多威對家蠶的安全間隔期在12 d左右,與該藥劑在其它作物上的安全間隔期相近[8]。本研究發(fā)現(xiàn),稀釋1 250、2 500和5 000倍液噴施桑葉后,藥后5 d對家蠶的中毒率分別是61.11%、46.67%、3.33%;用藥8 d后無中毒現(xiàn)象;采集施藥后5、8、11、14和20 d的桑葉飼喂家蠶,其不同稀釋倍數(shù)的藥液施藥后5、8、11 d的桑葉飼喂的家蠶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顯著低于清水對照,噴施14 d后的桑葉對家蠶繭質(zhì)無影響;因此,對家蠶的安全用葉間隔期為14 d。
滅多威屬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化學名稱為O-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硫基乙醛肟,其商品名稱較多,主要商品名有萬靈、快靈、衛(wèi)靈、藍靈、統(tǒng)安等。滅多威對害蟲具有很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殺蟲速效性好[9],其主要劑型有可濕性粉劑、可溶性水劑和乳油。從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可濕性粉劑為較環(huán)保的劑型,建議使用時選用可濕性粉劑。為了防止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建議在一個生產(chǎn)周期內(nèi)使用1~2次為好。
[1]高祖紃,余虹,張志鈺,等.桑粉虱形態(tài)研究[J].昆蟲學報,1998,41(2):157-162.
[2]任順祥,邱寶利.中國粉虱及其可持續(xù)控制[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8.
[3]Suh S J,Evans G A,Oh SM.A checklist of intercepted whiteflies(Hemiptera:Aleyrodidae)at the Republic of Korea portsof entry[J].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2008,11(1):37-43.
[4]Maketon M,Orosz-Coghlan P,Hotaga D.Laboratory and field evaluation of Beauveria bassiana for controllingmulberry whitefly Pealiusmori Takahashi(Homoptera:Aleyrodidae)inmulberry(Morus alba L.)[J].Journal of pest science,2009,82(3):251-259.
[5]朱黎明,徐錦松.桑粉虱藥劑防治試驗[J].蠶桑通報,1994,25(4):16-17.
[6]白錫川,楊海江,柳麗萍,等.桑螟對氨基甲酸酯類農(nóng)藥的抗性調(diào)查[J].蠶桑通報,2002,34(1):20-23.
[7]黃國洋.農(nóng)藥試驗技術與評價方法[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7:15-16.
[8]陳偉國,孫海燕,錢銀川,等.農(nóng)藥滅多威不同劑型產(chǎn)品對家蠶的毒性評價[J].蠶業(yè)科學,2011,37(3):574-578
[9]陳端豪,劉伯棠,馬秀康.桑粉虱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國蠶業(yè),1996,17(4):13-14.
S888.72
A
1007-0982(2012)03-0013-04
2012-05-14;
2012-05-25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編號CARS-22);2011年度繭絲綢發(fā)展專項。
謝道燕(1972—),女,云南楚雄,本科,實驗師。
Tel:15987354760,E-mail:xiedaoyan123@163.com
羅雁婕(1979—),女,云南普洱,碩士,助理研究員。
Tel:0873-3860176,E-mail:yanjieluo@126.com